周厚勝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如何科學合理的利用網絡技術,從而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針對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開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高職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1、網絡化境遇下高職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挑戰(zhàn)
當下已進入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時代,網絡在給高職學生提供諸多便利的同時,其負面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得愈發(fā)明顯,高職學生表現(xiàn)出了一些新的問題,這給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1.1 導致學生思想混亂
網絡是無國界的。因此它具有全球性特征。所謂網絡“新人類”的身上本來就帶有很強的國際化色彩,而互聯(lián)網的使用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增強了人們作為地球村村民的意識,有利于人們在日益“一體化”的世界中生存。但與這種“一體化”意識相伴的是,種族、民族意識的弱化,民族認同感減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民族觀念和愛國主義思想逐漸淡薄。在網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有用與無用的、正確與錯誤的、先進與落后的信息充斥網絡,淫穢、色情、暴力、丑惡、反動的內容也在網上廣為傳播,腐蝕著學生的靈魂。而高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處于成長期。很容易受網上不符合我國國情的思潮所影響。因特網的日益普及,西方文化暢通無阻,多種觀念相互激蕩.多種思潮相互影響。對于在封閉環(huán)境中長大、在說教式的意識形態(tài)體系中受教育的高職學生來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如果不加以正確和有力地引導,必將出現(xiàn)思想混亂的狀況。
1.2 導致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雖然網絡環(huán)境可以幫助高職學生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但是,由于網絡環(huán)境的虛擬化、隨意性和隱蔽性,使高職學生容易在網絡中產生不真實感。所以也造成高職學生在網絡世界失去了真實性,而且高職學生對網絡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較為陌生,高職學生很容易就會不計后果地瀏覽一些非法網站,或者利用網絡的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和聊天,從而使高職學生的網絡犯罪不斷增多。目前,關于網絡的法律和法規(guī)還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高職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變得沒有自律性,隨意性大,從而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1.3 導致學生道德情感冷漠。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進行直接的交往,面對面的交談。而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改變了,變成“人—機器一人“的間接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越來越少,這容易導致人際關系淡化、人情冷漠。當代高職學生往往關注自我,崇尚獨立、自主和個性。缺乏人際溝通經驗和交往能力.他們更容易沉醉于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體驗著虛擬的情感。同時,網絡的虛擬性特點,使網絡中人人都可以匿名存在。難以形成真實的人際關系。這更容易使高職學生產生封閉、恐懼、防范心理,最終不敢面對現(xiàn)實社會的人際交往。
2、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2.1 轉變理念,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面對網絡的嚴峻挑戰(zhàn),教師要樹立寓教于樂的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論”“靶子論”等教育觀念,扭轉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說教、嚴肅、枯燥無趣的印象,尊重學生的感性行為和娛樂傾向,提供個性化、層次化、多樣化的教育內容和形式,并學會利用新媒體,將教育內容和教育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娛樂之中,使之更具興趣性和吸引力,讓學生能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主動而快樂地學習。
2.2 加強建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面對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誘惑和垃圾信息的中擊,高職院校應因地制宜地建立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服務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然后再校園網的主頁上設計相應網頁的導航或者鏈接,使得學生可以容易地進入思想政治教育網頁;同時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可以把趣味性較好、教育性較強、知識性較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內容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網頁專題設計上,可以采取校園網主頁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輔導員和班級主頁、高職學生個人主頁等層次劃分,創(chuàng)建一種以校團委、學生處以及各系處為中心,由輔導員、網絡管理員一起協(xié)調配合,積極地對高職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網頁上多設置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欄目,比如學習欄目、心理咨詢欄目、交際欄目、法律援助欄目等,豐富網頁的內容,多發(fā)表優(yōu)秀的文章,多宣傳正能量的事跡,以正確的思想理論知識來指導學生。
2.3 強化教育,提高高職學生的道德自律水平
在網絡技術迅速發(fā)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注重高職學生網上信息辨別能力和網上行為的自控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高職學生道德自律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會高職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去分辨網上信息的精華和糟粕,并能正確地對其迸行取舍。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教會高職學生克制自己,抵御各種誘惑,引導高職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把網絡變成知識的來源和學習的手段.而不是作為獵取不良信息的途徑。此外,還應教會高職學生以自覺的態(tài)度進行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節(jié)、自我反省、自我批評.力爭在網絡的使用中做到“慎獨”。
2.4 完善制度,加強對網絡監(jiān)督和管理
近年來.我國相繼頒布了一些有關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這些法律法規(guī)對于規(guī)范人們的網上行為和凈化網絡環(huán)境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作為網絡發(fā)展極快的高職院校.加強網絡的監(jiān)控和管理顯得尤其重要。當前.高職院校應該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在認真學習有關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的同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網絡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使網絡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利用技術手段對網上腐朽、反動、黃色、不健康的信息進行屏蔽和清理.力求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
2.5 提高素質,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者隊伍建設
網絡時代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既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又能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同時還具備較高的網絡道德意識。首先的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建設一支政治性很強,技術上過硬的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懂現(xiàn)代管理與網絡技術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其次.營造有利于年輕的政工干部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和選拔他們充實隊伍,競爭上崗;再次,創(chuàng)造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只要我們把握時代的脈搏.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日新月異的科技更好地結合起來.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不斷地開創(chuàng)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總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程,不僅肩負著使高職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信息、避免網絡消極影響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承擔著幫助高職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責任。這就要求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及時了解網絡時代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正確應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zhàn),為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覃德喜,彭春麗,謝偉峰,等.高職學生思想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S1):57.
[2]王家平,新時期農林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3(04):45.
[3]謝秋生,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重點的探討[J].上海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0(01):78.
[4]任祥,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分析與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04.(1)
[5]閆艷,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內涵及其確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