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 ? ?要】《逃家小兔》是表達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的故事,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述,不但能深深打動孩子的心,更能開發(fā)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創(chuàng)編出自己的故事情節(jié),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幼兒已十分喜愛并熟知《逃家小兔》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們就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來設計各領域不同的生成課程。本文就開展《逃家小兔》這個主題活動,讓各領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兔及兔媽媽 ?創(chuàng)編故事 ?五個領域 ?靈活使用 ?全面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90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的內(nèi)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領域,還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逃家小兔》的作者,創(chuàng)作的都是非常貼近孩子心理的,從她的創(chuàng)作中,就可以看出她擅長用精簡、游戲性、有韻律的優(yōu)美文字來鋪陳故事,不但能深深打動孩子的心,更能開發(fā)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創(chuàng)出自編出自己的故事情節(jié)。她創(chuàng)作的《逃家小兔》是表達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的故事,是一個讓一代代孩子倍感溫暖的睡前故事,在這本繪本中你會感受到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的溫馨而又俏皮的對話,配合著生動的圖畫,你會感受到這其中的溫馨,這本繪本是值得每個小朋友閱讀的。是表達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的故事。
鑒于我在幼兒園大中小班均輪換帶了許多不同年齡階段的小朋友,在給幼兒講這個故事時,除了按原文講述外,也按照教育目標的不同自己改編一些故事的內(nèi)容或情節(jié)。因此每次當我為孩子們講述《逃家小兔》的故事時,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一、給小班幼兒講故事的原文
教師在幼兒反復多次傾聽故事原文后,可將小兔變成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等。這時小班幼兒喜歡反復多次的聽一個故事,并將自己想象成是這只小兔子。小兔子顏色的改變激發(fā)了幼兒新的傾聽欲望,并開始跟講故事。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二、給中班幼兒講故事的原文
在幼兒充分熟悉故事原文的基礎上,教師可開始改編小兔的角色,如:小白兔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小黑兔發(fā)生了什么故事等。不同顏色的兔子發(fā)生了不同情節(jié)的故事。這時中班幼兒聽完故事后能理解故事中的角色關系、事情的前因后果。喜歡傾聽教師略作改編的故事,能簡單說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初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三、給大班幼兒講故事的原文
在幼兒充分熟悉故事原文的基礎上,教師也可開始改編小兔的角色,兔媽媽的角色,乃至改編故事的情節(jié)、對話及其故事的結尾。然后逐步引導大班幼兒開始嘗試自己創(chuàng)編,按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想象續(xù)編出故事的下半部分及結尾。這時大班幼兒在多次聽完故事原文后,能基本概況出故事的大意,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在聽了教師改編的故事后能初步感受教師的巧妙構思,并開始嘗試按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想象續(xù)編出故事的下半部分及結尾。
新《綱要》同時也指出: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jù)幼兒已有經(jīng)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nèi)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jīng)驗。因此,由于幼兒已十分喜愛并熟知《逃家小兔》這個故事,教師們就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來開展各領域不同的生成課程。
小班:語言領域,原文故事欣賞《逃家小兔》;健康領域,親子游戲《抓小兔》,家長跟在小朋友后面過四種障礙物后抱回寶貝;藝術領域,涂不同顏色的兔子;科學領域,圖片配對《小動物愛吃什么》;社會領域,親子活動:《聽媽媽講故事》,體驗、增進親子之情。
中班:語言領域,改編故事欣賞討論《逃家小兔》;健康領域,體育游戲《小兔子旅行》,幼兒當小兔子玩各種體育區(qū)域活動;藝術領域,畫自己喜歡的《逃家小兔》單幅畫;科學領域,找圖片游戲《誰能找到小兔子》;社會領域,為媽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恩和熱愛。
大班:語言領域,嘗試續(xù)編故事《逃家小兔》;健康領域,體育游戲《小兔子比賽》,幼兒分組當小兔子舉行各種比賽,如比賽跑步、比賽雙腳跳、單腳跳等;藝術領域,嘗試制作《逃家小兔》的連環(huán)畫;科學領域,試驗《小兔子只吃蘿卜嗎》;社會領域,親子活動《采訪媽媽》,了解媽媽的喜好和喜歡寶貝什么等。
四、結束語
《逃家小兔》是表達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的故事,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述,不但能深深打動孩子的心,更能開發(fā)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創(chuàng)編出自己的故事情節(jié)。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幼兒已十分喜愛并熟知《逃家小兔》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們就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來設計各領域不同的生成課程。開展《逃家小兔》這個主題活動,讓各領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逃家小兔》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
[3]《兒童社會性發(fā)展》 張文新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4]《兒童發(fā)展心理學》 曹中平 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5]《幼兒教育心理學》 劉金花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6]《學前教育學》 黃人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