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英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 對學生的閱讀量也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高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相當于高年級的語文課本5本書左右。而且還特別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不應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而應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特別注重組織學生開展好課外閱讀活動,努力讓他們在浩瀚的書海中盡情遨游。那么,對于這一重要活動,我們應如何來開展呢?下面我想結(jié)合自己多年來的實際工作談一下自己的思索。
一、積極營造氛圍,激起學生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行ЫM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先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氛圍,以此來真正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展出名人名言、經(jīng)典詩文乃至優(yōu)秀學生的讀書自創(chuàng)“小名言”。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浸潤著文化氣息,飄溢著濃濃書香。同時也可巧妙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來激發(fā)起學生廣泛的讀書興趣。例如:我們可以巧用故事懸念誘發(fā)興趣;或以身示范,適時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從而以師道的“示范”作用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此外,還可以采用“賞識激勵法”,通過開展“讀書小明星”“課外知識小博士”“書香小姐”等榮譽評比活動來激發(fā)閱讀愿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多方創(chuàng)設條件,開辟綠色閱讀通道
當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起來后,我們還要積極為他們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良好條件,努力為他們開辟綠色閱讀通道。例如: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我們可以積極發(fā)動他們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他們自己管理借閱。試想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這樣,方便學生課間課余隨時借還。當然,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他們整理編寫的宣傳書籍的資料。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xiàn)課內(nèi)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yè),為他們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
另外,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育需要,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避免他們不加選擇、不辨優(yōu)劣地進行課外閱讀。課外讀物的選擇應以思想內(nèi)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青少年閱讀為標準。堅決杜絕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書刊在學生中傳閱,造成種種不良影響。總之,積極從各個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條件。
三、全力傳授方法,促進有效閱讀
要促使學生真正進行有效閱讀,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自主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充分調(diào)動多種感官,發(fā)展多種思維,從而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來提高閱讀能力。下面我簡要介紹幾種: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jù)學生在課內(nèi)學習或?qū)懽魃系哪撤N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guān)書報的有關(guān)篇章或有關(guān)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對于一本書中的重點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我們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diào)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fā)音、不辨讀、不轉(zhuǎn)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地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
4.摘錄批注法。此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guān)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qū)﹂喿x的重點、難點部分畫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做到讀與思共,思與讀隨。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傊x書要做到“手腦并用”閱讀才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四、培養(yǎng)良好習慣,打好人生底色
除了上述三方面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質(zhì)量同樣有著非常積極作用。因為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形成,則會成為一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我們同樣不能忽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為此,我們不妨嘗試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讓他們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指導他們到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此外,還可以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口頭交流信息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信息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信息。還有就是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閱讀后用“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體會、見解,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qū)鄭莊子鎮(zhèn)安各莊村安各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