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默
【摘要】美術教學“四要素”:教與學的師生關系一一人;理論與實踐的規(guī)律關系一一理;方法與效果生成關系一一法;資源技術與實效的操作關系一一技。“人”、“理”、“法”、“技”四要素可以運用在美術高考的教學之中。隨著美術高考的日益普及,更多的學生利用美術考試來彌補文化課成績的不足,達成美術高考素描的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趨于簡單化、隨意化,例如“三大關系五大調子”、“前實后虛”、“明實暗虛”等,不需要過多的話語去解釋,也不需要讓學生去理解為什么要這樣畫,只要按照這些名詞去做,這樣的說法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結論是有用的,但是這樣畫畫就如同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這樣的美術教育是不利于美術教學和學生的藝術發(fā)展進步的。這里將以素描教學為例,將美術教學中的“人”、“理”、“法”、“技”四要素結合在高考美術教育之中。
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美術教育,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將美術(藝術)定義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笨梢钥闯鲞M行美術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在這樣的固態(tài)環(huán)境下讓學生進行美術學習,這是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學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我們在教學中的“四大要素”可以窺見。四大要素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形成了幾大關系系統(tǒng):教與學的師生關系一一人;理論與實踐的規(guī)律關系一一理;方法與效果生成關系一一法;資源技術與實效的操作關系一一技。【1】“人”、“理”、“法”、“技”構成了教學中的四要素,也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陰陽變化。其中,技藝教育一方面表現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傳承;另一方面,技藝教育包含著技術程序意識的培養(yǎng),是美術知識、視覺思維物質化的重要途徑?!?】
重視技藝而忽視“人”、“理”、“法”三要素是我國美術教育長期存在的現象。這樣就會破壞教育內容的平衡,如同陰陽失調,學生只會做卻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長時間的技藝教學帶來的是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教學效率底下。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取將四種教學元素相結合的方式。采用犯錯式教學。教與學的師生關系中的學生,在這里,我們可以粗略分為兩種,能主動聽講和不能主動聽講的,主動聽講的也可以分為用心聽講和用“耳朵”聽講的。犯錯式教學可以讓用“耳朵”聽講的學生覺得老師說的不一定正確,反而他會更注意聽講,對于不主動聽講的學生也可以通過適當的互動問答來穿插犯錯式教學。使用“陰陽”、“太極”這種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集中注意力來聽內容,這樣既不會失去權威性也可以保證學生的聽講質量。
這里使用“陰陽”、“太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舉個例子,再說到黑白灰這樣的三大關系時引入了“五大調子”,而所謂的“五大調子”最主要的就是暗面中又分為反光、投影、明暗交界線。陰陽太極這時候就可以出現了,萬物負陰而抱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太極圖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來接受。首先,是暗面,其次才分為反光、投影、明暗交界線,而整體觀是大關系的塑造中最核心的部分。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后期的實踐中記住。
夸美紐斯認為,教學不應從事物的語言說明開始,而應從事物的觀察開始,他指出:“在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的事物都應該盡量地放在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見的東西都應該放到視官的跟前,一切聽得見的東西都應該放到聽官的跟前。氣味應當放到嗅官跟前,嘗得出和觸得著的東西應當分別放到味官和觸官跟前。假如有一件東西能夠同時在幾個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和幾種感官去接觸?!薄?】枯燥的重復著的定理,學生不一定能理解并付出與運用。像“陰陽”、“太極”運用在高考美術教學之中,生動又加強了印象,可以說是一步到位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程明太;《中小學美術教學論》;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7;第15頁;
[2]劉顯成;《美術文化概論》;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09;第236頁;
[3]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