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是課文閱讀,它具有雙重性:一是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其閱讀理解能力;二是通過閱讀,使學生不斷學到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理解能力 語言因素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22
影響閱讀理解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閱讀能力不僅受到詞匯、語法、固定短語、句型結構等語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還受到閱讀方法、文化背景知識、知識結構等非語言因素的影響。
一、影響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問題及障礙
1.語言因素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
語言因素包括諸多方面的知識,其中之一就是基礎的語言知識,詞匯量是閱讀理解的關鍵,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所讀材料中生詞太多都將無法準確理解原文內容。所以說詞匯量是閱讀理解中的“攔路虎”,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擴大詞匯量,為閱讀掃除障礙。擴大詞匯量的方法有:(1)構詞法,不但能擴大詞匯量,還有助于記憶。如否定前綴un-,dis-,il-,im-,in-等。(2)聯想記憶法,通過用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對比的方式來擴大詞匯,如quantity和quanlity、turnup和turndown、adapt和adopt等等。
2.非語言因素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
影響閱讀理解能力的非語言因素是多方面的,閱讀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會有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1)抓住關鍵詞、句。高考英語閱讀文章的題材頗為廣泛,各種各樣的文章都有。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特點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讓他們明白各種文章的特點后,再去進行閱讀。(2)在閱讀訓練中要逐步培養(yǎng)先看題,然后再看文章的習慣,帶著問題去進行閱讀,這樣針對性強,準確性高。(3)閱讀時還要克服速度過慢、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將每句譯為母語進行理解的不良閱讀習慣,這些閱讀方式不利于從總體上把握文章內容。(4)學生在閱讀訓練中要注意運用并熟練掌握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技能。
3.影響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表征。
通過分析,我發(fā)現影響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詞匯解碼困難。閱讀過程首先是對單個詞匯的解碼過程。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者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往往因為對某一單詞的解碼失敗而導致閱讀過程中斷,目光在陌生單詞上停留時間太長,從而使先前保留在工作記憶中的信息無法連貫,甚至全部消失。閱讀文章中的生詞越多,閱讀者大腦中對文章的意義就越不連貫,也就越難以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2)長難句分析困難。由于英漢兩種語言表達習慣的差異,英語中倒裝、省略、意群中主次信息出現的次序,從句的懸垂現象等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有時即使在閱讀過程中單詞解碼沒有障礙,也很難對一個長句或某個意群的意思順利解碼。(3)文化背景知識短缺?!坝⒄Z中有不少詞帶有豐富的文化涵義,從字面上是難以領會的。
二、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鑒于以上原因,結合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的相關研究成果,我們嘗試著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策略。
1.記憶與推理并重,克服詞匯學習心理障礙。高中階段的學生大多已初步具備了抽象思維的能力,更喜歡那些對于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的,需要探索現象之間本質規(guī)律的學習任務,純機械記憶性的學習任務已很難調動其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我們可通過引導學生探究英語構詞規(guī)律以及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意義等途徑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他們的詞匯量。具體操作過程中可針對具有不同思維特點或個性特征的同學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導他們識記單詞。對于擅長邏輯推理的同學,可以鼓勵他們在平時閱讀中遇到生詞時努力通過上下文猜測詞意,沒有必要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或遇到生詞就中止閱讀。詞匯學習是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如果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詞匯記憶方法,擁有了一定數量的基本詞匯,就奠定了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基礎,還可以在客觀上有助于減輕學生對閱讀的焦慮心理。
2.區(qū)分主要信息、次要信息,把握長難句理解規(guī)律。除詞匯外,影響學習者閱讀成功的因素,還有長句或難句的理解,這里所謂的長難句是指那些含有較多附加信息的句子,難句則不僅是長句,有時可能只有一兩個單詞的句子(如省略句),也很難一下子理解出含義,還有如倒裝句,含有歧義的句子等都可能導致理解偏差。對于長句,應首先找出它的主要信息部分,如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然后進一步分析附加信息,找出附加信息所修飾或說明的對象。附加信息多以從句、不定式、分詞短語,介詞復合結構等形式出現,他們可以是修飾主語的,也可以是修飾謂語或賓語的,有時附加信息還會含有次附加信息,如從句中套有從句。
3.在學習中不斷積累,打破背景知識瓶頸。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應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語言中的文化方面的指導。在文化背景知識教學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學習的廣度,既要學習社會知識范疇的內容,也要學習自然科學范疇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要關注文化學習的深度,讓學生通過學習、思考提高自身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嘗試讓學生閱讀各種體裁,不同領域的英語文章,配以適當的練習,使學生熟悉各種體裁及題材的文章的特點,掌握必要的閱讀策略及解題策略。同時,還讓學生定期將讀過的文章歸類,不斷地豐富自己在各個題材的內容方面的知識總量,積累經驗,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提供不斷增長的知識儲備。在學習中積累,在積累中提高。
4.細節(jié)信息與語篇聯系,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培養(yǎng)學生以語篇為背景,意群為單位,對句意進行合理判斷。具體體現在課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通讀文章,找出文章中心大意,然后將文章劃分段落,找出段落大意,然后再對一些關鍵句子,中心詞進行具體理解。最后再讓學生將具體細節(jié)信息與段落文章中心思想的關系總結出來。這樣的理解應是透徹、全面的。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鉆研教學大綱,分析評估手段,科學利用教材,結合學生特點,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對于有效教學,我們的理解就是指能夠根據大綱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識特點,以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活動。以上是我對于如何進行有效地閱讀教學的一些思考和實踐,我期望會有更多的人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深入地研究,以提高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