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要:隨著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各方面日益融入到國際社會中,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在增加,各高校都在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旨在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發(fā)展的合格人才。隨著這些年英語教育的不斷深化,一些新的現(xiàn)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英語語言文化本身有著自身的特點,但是其融入到中國的高校中,就相應產生了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的特點了。通過對這種高校語言文化特點的解析,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中尚存在的問題,是提高我國整體教學水平的必要途徑。
關鍵詞:高校; 英語語言文化; 特點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5)09-0029-2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普遍太過注重書面上的學習,而在實際應用中,真正重要的聽說能力的練習卻被大量的書寫或者是背誦的時間給占用了,使學生不能很好地鍛煉自己的聽說能力。這一現(xiàn)象是從小學到大學相連貫的。雖然現(xiàn)在高校和教育部對各種考試中英語的聽說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不可改變的一個客觀的事實就是:高校大學生的聽說能力不佳。
語言文化的差異、文化課教育缺乏,這也是我們高校在英語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的不足。我們學習的只有英語的語法、句式、詞匯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卻并沒有接觸到英語本質的文化層次的內容,英語語言文化的課程在當今的高校教育中比例并不是很高。所以很多學生雖然學會了單詞,對話,但是卻不知道什么時候怎樣說。本來環(huán)境、語境對于語言的要求就不同,在課本上學習那單一的表達模式,基本上并不適用于現(xiàn)實中的表達。這造成了高校大學生的一個短板,學習的只有基本知識,卻沒有文化支撐。就像我們如果不知道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不知道其中的諸多典故的話,理解起成語那豈不是一片茫然?其實,這樣的道理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
高校的英語表達實際與社會的英語表達具有一致性。社會英語表達的群體主要也是高校畢業(yè)生,在校的高校生與這些畢業(yè)生之間在英語的使用上存在一種共鳴。大部分的高校生,無論是畢業(yè)的還是未畢業(yè)的,都存在“英語難”的心理,而一些特別簡單的表達,既可以表達出學習英語卻無處應用、不會實踐的遺憾,具有修補心靈缺憾的作用,也反映了一個新的希望,就是能在口語表達中用到的英語,其傳播效果還是很好的。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們的困境,聽說能力不強,另一方面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希望:那就是只要我們英語口語交際能夠上升到一定的水平,高校的英語聽說水平也會很快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在上文所說的關于英語結合中國語法的表達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對語言的影響作用之大。我們習慣性用文化來駕馭語言,“中國化英語”的盛行實際上說明,我們的文化語境還是比較封閉,必須更加開放,接受外界的文化、語言,融入到該種語言的氛圍中去,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水平才能夠不斷與世界接軌。
中國文化整體來說還是比較內斂的,最典型的就是在接受別人贊美,比如說“你真漂亮”,我們中國人往往會回答說“哪里哪里”、“你才漂亮”這樣的具有謙虛一類的詞語回答。但是英語的語言文化是怎么樣的呢?有人贊美,人家肯定會說“謝謝”。我們相對而言比較內斂謙虛,崇尚矜持,有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化傳統(tǒng)基本是以禮為根本,在數(shù)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低調不顯露。而英語文化,卻喜歡直接的表達,不晦澀,實事求是,這也許和他們的思想啟蒙運動以及近代的自由民主的運動相關。他們植根的是現(xiàn)代的民主以及理想主義,而我們植根傳統(tǒng),以禮為根本的保守的情結比較嚴重;所以在接受西方的表達方式時,一是并不習慣那樣的表達習慣,也許就看不見英語語言文化的特殊的美,另一方面,由于我們“羞于表達”,實際上就造成了學習多而聯(lián)系少,實際能力與學識不匹配的狀態(tài)。這種文化的差異,對英語學習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自由開放的思想狀態(tài)是最好的滋養(yǎng)劑,在堅持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的吸取英語的語言文化精髓對我們文化大發(fā)展是有著重要意義的,這不僅為我國更好的融入國際社會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可以吸納其它的優(yōu)秀文化,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英語語言文化本身具有自己的特征,但是其在中國高校當中,難免與中國的某些特定的文化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從而造成了獨特的中國高校英語文化現(xiàn)象。本文通過教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國化、文化差異以及與國際接軌五個方面對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的特點進行了論述,旨在指出問題,以利于使其得到更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張韻斐.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2]王薔.英語教師行動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張正東.外語立體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