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英
【摘 要】關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說是當前國內外教育界矚目的熱門課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把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養(yǎng)成自覺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習慣。中學數學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
【關鍵詞】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改帶來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轉變角色。高效課堂中,關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是當前國內外教育界矚目的熱門課題。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 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教、學”合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習慣。許多教師在這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下面就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與同仁探討。
一、要轉變教師的思想
教師首先要透徹地理解學生主體性的含義,其含義包含三個方面: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自主,是指學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獨立的意識及見解;主動,是指學生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和主動精神;創(chuàng)造,是指學生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品格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明確了學生主體性的含義以后,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才可以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張揚和發(fā)揮。然后教師就應該轉變自己的思想,不能一味教給學生知識,而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探討應從何入手、怎么發(fā)揮,才能更好地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樹立起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尊重、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離不開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教師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只有師生之間平等了,學生的主體性才能發(fā)揮,或者說學生才敢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把自己定位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支持和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強調了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探討時,教師走下講臺和同學們一起交談,傾聽他們的解題思路,適當加以點撥,并且對他們的發(fā)現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加以鼓勵和贊賞,切忌對學生橫加指責,更不能語罰學生。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激勵、喚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語)。
三、建立生生之間的合作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組內分成優(yōu)等生、中等生、差生,每個組內的優(yōu)生都可以進行講解一些題型,差生可以跟優(yōu)生學習,中等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每組都是一個整體,無論是每節(jié)課的評比,還是平時測驗、期末考試、期中考試評比,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這就建立生生之間的合作關系。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機會,這種方法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又能夠放手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然后才能進行小組討論、自主探究。在討論過程中,優(yōu)生為了想方設法讓其他組員聽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開拓了他的思維,而其他組員為了本組的成績必須學會知識,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學起來,真正做到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自主活動時間是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fā)揮的首要條件,如果自學、自主活動時間被占用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成為一名空話。只有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學生才能有所領悟,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新。作為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引導學生怎樣學習,對于難題只給學生進行點撥,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實在解決不了,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傊鳛榻處?,首先應明白誰是課堂的主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不能喧賓奪主。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是主角。作為教師,應時刻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職責:教師是服務于學生的,并不是課堂的主宰。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蔽覀兘處熞郧霸谥v課時,對學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夠,總怕學生聽不懂。在講到某些重、難點時,由于對學生潛力估計不足,所以教師講道理多,而學生說的不多,更不要說自學了。有些學生在長期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自身的自學能力已經被埋沒。因此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松學”。宗旨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作為一名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責,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處處要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