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娣
〔關鍵詞〕焦點解決短期咨詢;高中;心理輔導
我國學校心理輔導工作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一般以醫(yī)學模式為主,較少關注學生本身的發(fā)展特點。在這種模式下,輔導教師容易給學生貼上不恰當?shù)臉撕?,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國內(nèi)外學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構建更有效的學校心理輔導模式,如發(fā)展性輔導、積極心理學等。這些理論和策略反映了一種新的趨勢和需求:學校心理輔導需要給學生注入正能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全球范圍迅速發(fā)展的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模式正符合這樣的理念和需求,日益受到廣大心理學研究者,特別是教育領域的心理學工作者們的關注和青睞。
焦點解決短期咨詢(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Therapy,SFBC/SFBT)是指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核心的短程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它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由Shazer 和Berg 夫婦以及一群有多元訓練背景的工作小組成員在美國密爾瓦基短期家庭治療中心共同發(fā)展起來的一個短期咨詢學派。雖然焦點解決短期咨詢的歷史很短,但它已經(jīng)廣泛被運用于解決多種臨床問題。在我國,焦點解決短期咨詢的興起和發(fā)展是近十年的事,但它已經(jīng)引起充分關注。
本文將介紹焦點解決短期咨詢的理念和技術,并探討該技術在高中學校心理輔導工作中的運用,以期推動高中心理輔導工作的發(fā)展。
一、與眾不同——SFBC的基本理念
隨著短期咨詢的興起,受后現(xiàn)代哲學觀的影響,焦點解決短期咨詢關注正向思考和目標導向,強調(diào)來訪者自己建構解決方案。SFBC提出了事出并非定有因、“問題癥狀”也具有正向功能、合作與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當?shù)慕鉀Q方法是造成問題的根本、來訪者是自身問題的專家、從正向的意義出發(fā)、雪球效應、通過找例外來解決問題、重新建構個案的問題、時間及空間的改變有助于問題解決等十種基本假設。結合高中的實際情況,我們把這十項假設概括和總結成以下四種基本理念。
1.從正向思考出發(fā)
SFBC從正向、積極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個案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去看他們的缺陷和不足;關注他們成功的經(jīng)驗,而不是失敗;關注個案發(fā)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們的限制……SFBC從正向的角度來擬定咨詢目標,強調(diào)做什么能夠解決問題,保持有效的方式、方法。Shazer夫婦主張發(fā)展取向,一改傳統(tǒng)治療從原因入手、努力減少黑的做法,而從解決入手、努力增加白,白越來越多,黑自然越來越少(這里的黑白主要是陰陽太極中的黑白兩部分,黑表示消極、不足、缺點等,白則指正向、積極等)。這種努力啟發(fā)、引導個案看到自身已有價值的咨詢方法,促使個案相信自己并利用自身資源去解決問題,使個案有勇氣跳出自責、負性的談話與想法,轉(zhuǎn)向積極的面談,談論他們以往的成功經(jīng)驗,思考還能再做些什么來改變現(xiàn)狀。
2.個案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SFBC認為,每個個案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個案了解自己的情況,具有很多潛在資源和支持,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咨詢師要充分相信個案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咨詢師關注個案的優(yōu)點,協(xié)助來訪者澄清問題,尋找能改變現(xiàn)狀的資源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從缺點著手,思考如何彌補不足。這一理念體現(xiàn)了SFBC技術的實用性與靈活性,以來訪者為中心,因人而異,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重點關注個案的特性、力量與偏好等。SFBC認為問題解決的方法來自個案本身,咨詢師的任務只是促使個案運用自己的能力及經(jīng)驗產(chǎn)生改變。
3.事出未必定有因
SFBC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是事出并非定有因。許多問題發(fā)生的因果關系常常很難確定,問題是互動模式下多種因素影響的產(chǎn)物,原來的因演變成后來的果,后來的果又變成因,不斷循環(huán)下去。如果一味進行原因分析,容易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之中,耗時、耗力而毫無成效。在治療中,與其耗費時間去尋找原因,不如指向目標,盡快尋找解決之道。所以,SFBC強調(diào)建構解決方法而不是尋找問題原因,咨詢的核心任務是幫助個案想象他所期望的情形是什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實現(xiàn)等。
4.小改變帶來大變化
SFBC提出雪球效應,也叫骨牌效應,認為小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的改變可以激發(fā)個案解決行動的信心與動機,特別是最先出現(xiàn)的小改變是曾發(fā)生過的成功例外時,行動起來就更容易。所以,SFBC咨詢師在咨詢治療過程中,要引導個案看到小改變的存在,看重小改變的價值,促進小改變的發(fā)生與持續(xù),從而引起大改變,實現(xiàn)咨詢目標。為此,SFBC通過提出賦予個案以積極想法與行為的目標,來強化個案已有的、改善處境的成功經(jīng)驗(無論這些經(jīng)驗多么微?。?,幫助個案意識到他們對自己的問題擁有比想象中大得多的控制力,他們的所作所為肯定會有意義。
二、完美搭檔——SFBC與高中心理輔導
1.SFBC符合高中心理輔導的特點
高中是義務教育向高等教育的過渡階段,是背負高考升學壓力的特殊時期。鑒于高中學校的特殊性,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對寄予了厚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們迫切希望高中的心理輔導是快速、有效的,希望輔導老師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最好是一次就把學生的問題解決了。實踐也發(fā)現(xiàn),學生會因這樣、那樣臨時的重要事情,無法準時赴約接受咨詢。這不僅對心理輔導老師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對傳統(tǒng)的咨詢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模式正好能解決以上難題,不在尋找問題根源上花時間,更關注學生的問題和咨詢目標,能比較快速地達到咨詢效果,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期待和需要。
2.SFBC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高中心理輔導主要以高中生為對象。高中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高中學生在生理上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而心理上的發(fā)育還不完全成熟,情緒自控能力有待提升,人格正在完善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高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常見的有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困惑、青春期階段問題、生涯發(fā)展等問題。這些問題一般都屬于發(fā)展性問題,都是暫時的或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很少有嚴重的心理問題。endprint
SFBC提倡正向思考和目標取向,這十分適合解決學生的發(fā)展性問題。而且,高中生很需要成人感和受尊重,SFBC的人性化和建構性的問題思考方式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控制感,能為學生所接受,有效提升咨詢效果。
3.SFBC關注學生擁有的資源
從人際關系來說,學生往往擁有豐富的資源,其背后是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首先,家庭是學生最忠實的支持系統(tǒng)。教育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與家庭有脫不開的關系;在問題的發(fā)展和解決中,家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jù)SFBC的觀點,我們應該把家庭納入學校的心理輔導中,至少要邀請家庭共同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其次,對于高中生來說,教師和同學的影響也不可低估。良好師生關系可以減少很多師源性問題的產(chǎn)生,同伴關系作為學校中的支持網(wǎng)絡對學生產(chǎn)生著日益巨大的作用。因此,高中心理輔導努力發(fā)揮好家庭和學校兩大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對于咨詢成效具有關鍵作用。
三、相得益彰——SFBC在心理輔導中的運用
1.正向思考,轉(zhuǎn)變輔導觀念
受傳統(tǒng)文化和教育的影響,“糾錯”思維已經(jīng)深入教師、家長的內(nèi)心,已成為一種習慣。面對學生,教師借著“全是為你好”的幌子,不自覺地去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足,以期促使他們更好、更全面地成長。可是,當肯定變得微不足道,學生聽到的全是不足時,我們的學生何來自信?何來成長?教師應學習焦點解決短期咨詢,理解和體驗SFBC的基本理念,利用SFBC基本理念來轉(zhuǎn)變輔導觀念,學會從正向、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確立“問題癥狀”的背后也具有積極意義的信念。
小李,高一女生,父母離異后各自重組了家庭。小李判給了父親,實際跟著母親生活。剛進高中時,她很聽話、乖巧,與班級同學相處較融洽,有事也會和老師交流。期中考試前,班主任發(fā)現(xiàn)她手臂上有傷疤,建議她來咨詢。針對小李的情況,輔導老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展示正向思考,例如:“今天,你能主動來找老師,我感覺你愿意去作一些改變,是嗎?”“看著這些傷痕,你希望改變什么呢?”“你覺得用刀來割自己,是希望會有什么不一樣呢?”……通過一系列的詢問,引導學生看到自己行為背后的積極涵義。
2.相信學生,他們能解決問題
SFBC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個案是自己問題的專家。輔導老師要充分相信這一點,學生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學生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他們只是暫時迷失了、迷茫了。而且學生的問題也只能他們自己解決,輔導老師無法代替他們?nèi)ソ鉀Q。輔導老師只有堅信這個觀點,才不會越界,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無論接待怎樣的學生,不管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輔導老師的任務是通過探討幫助他們澄清問題,尋找自己的資源和成功例外,從而引起改變,促使學生解決問題。
小蔣,高三女生,一個曾被筆者轉(zhuǎn)介的學生。高一時,她來咨詢,覺得學習沒有動力了,看不進書,非常努力地學習卻毫無成效,希望老師給她一些建議。筆者當時陷入問題中,且給她提出了幾條建議。那次輔導后她高興地回去了,可第二次咨詢時她反映所有建議都無效,經(jīng)過商量決定轉(zhuǎn)介。沒想到時隔一年半,她又來咨詢了。這次,小蔣還是講述她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筆者在傾聽、理解的同時,適時提出了一些問題:“這一年多來,你沒有接受咨詢而挺過來了,相信你一定有辦法應對這個問題,我很好奇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你講述的這些方法效果怎樣?哪些有效果?”“好,我聽到你說整理知識比較有效,那么,你可以怎樣多做一些?”“你覺得我們還可以作哪些嘗試呢?”……經(jīng)過輔導老師與小蔣的交流,小蔣慢慢發(fā)現(xiàn)她自己有應對辦法。
3.目標導向,關注問題解決
對于任何問題,我們都習慣會問“為什么”,習慣去尋找原因,好像只有當我們找到為什么這么做的時候,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墒聦嵅皇沁@樣。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要找到他們問題的原因已經(jīng)很難,很多錯綜復雜的原因糾纏在一起,真是剪不斷理還亂。退一步說,即使找到原因了,大多時候?qū)W校輔導老師也無能為力。因此,輔導老師應把輔導目標定在問題解決上,而不是在探索原因上。根據(jù)學生的問題,輔導老師與學生共同探討什么方法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做了哪些、還可以做哪些等,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輔導效果更好。
一次在咨詢室值班時,小躍來找我。一坐下,她就開始侃侃而談,從自己的成績不好說到老師,從同伴關系緊張說到父母離婚,從同學奶奶過世說到自己的外婆……小躍一直盡情地講了近四十分鐘,把高中階段所有可能的問題都講了,感覺非常復雜。對此,筆者只能通過詢問來澄清:“你說了很多,老師很好奇,你這次來咨詢最想解決什么問題呢?”“哦,是與好友相處問題。那我們來評估一下,如果說0分是你們相處非常糟糕,10分表現(xiàn)相處非常愉快,你覺得你們的現(xiàn)狀是幾分?你希望達到的目標是幾分呢?”“那我們思考一下,你進行哪些嘗試可以為你們的關系加分呢?”……在交流中,我們商定了小躍的咨詢目標。
4.探尋例外,帶動問題解決
例外是指個案的問題沒有發(fā)生或嚴重程度較低、發(fā)生次數(shù)較少等較不被個案注意的特定情境。SFBC認為,個案所抱怨的問題一定有例外存在,只是個案深陷困境,沒有看到而全盤地否定自己。輔導老師的責任就是協(xié)助學生找出例外,引導學生去覺察所詢問的問題沒有發(fā)生或沒那么嚴重時的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事件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資源,找到問題解決的可能,從而帶動問題解決。在探尋例外時,輔導老師引導學生盡量追求細節(jié),講述得越詳細越好。
小輝,高二男生,主動來尋求咨詢,因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頭暈、心痛,無法繼續(xù)在學校學習。醫(yī)院檢查結果顯示,小輝生理上沒有病變。根據(jù)小輝的描述,問題看似非常嚴重,筆者決定探尋例外。“看起來,這個問題很嚴重了,那么,我很好奇,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身體會好受一些?”“當你在家時,感覺好很多,那會有哪些不一樣呢?”“你做些什么或沒做什么,讓你的頭不那么痛呢?”……類似這樣的例外詢問,讓小輝看到了自己的能量,經(jīng)過三次咨詢,小輝的情況明顯好轉(zhuǎn)。
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是一個新興的咨詢流派,很適用于高中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目前,SFBC在學校心理輔導中的運用還處在一個嘗試階段。輔導老師需要深入學習,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和反思,爭取更好地讓它發(fā)揮實效。
(作者單位:浙江省桐鄉(xiāng)市鳳鳴高級中學,嘉興,314500)
編輯/丁堯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