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瑜
〔關(guān)鍵詞〕教學思想;教學實踐;運用
二十年前,在華南師大校園里,我“結(jié)交”了孔子、陶行知和葉圣陶先生;為了完成教育史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在圖書館里,我初次與杜威先生“交流”。這些教育家的教育教學理念深刻地影響著我的教育生涯,使我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教學風格。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學習資源、大數(shù)據(jù)隨時隨地可得,“翻轉(zhuǎn)課堂”不再遙遠,課堂教學究竟還有何價值?
廣州市“中學名教師”培養(yǎng)項目培訓令我重新審視個人的教學思想?;仡欁陨硎畮啄甑慕逃虒W經(jīng)歷,從中等師范教育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從傳統(tǒng)教學到新課程改革,從單一課堂到綜合實踐活動,從心理問題預防到積極心理品質(zhì)培養(yǎng),在不斷追逐變遷的時代中,我逐漸踏上了“不教見教,學以致用”的教學之路。
一、不教見教
1.“不教”也是一種“教”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苯虒W生,不到他想了解而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表達意見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鬃犹岢觥皢l(fā)式”教學思想,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fā)、開導。這一方法即使對今天的教學法仍有深遠的影響。教育是一種等待,等待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安唤獭钡牡却侵档玫模@種教學法將會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更大渴望,激發(fā)學生更大潛能。尤其是目前學校教學時間緊、課程多、進度趕,耐得住等待真不容易。
當然,世上沒有絕對“不教”的教育。我以為,“不教”不是教育者什么都不管不問,而是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的條件,教師的勞動價值首先體現(xiàn)在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不教”的情景。不作過多的指導,讓學生自己在自由的空間里去觀察去體會,產(chǎn)生疑惑,自己嘗試解惑。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教”,“不教”見“教”。
2.“不教”的原因
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經(jīng)驗的繼續(xù)不斷地改造”,主張根據(jù)兒童現(xiàn)有的直接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陶行知先生認為,人接受教育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書本知識(間接的),一種是直接的,即從實踐獲得。簡而言之,教育的本源是人自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教”還是“不教”、“教什么”都由孩子說了算。為人父母的都知道,我們的“甩手”,能讓孩子“跑”得更快,即使磕磕碰碰。柏拉圖在《理想國》里這樣寫,若把“強制”與“嚴格”訓練少年們孜孜求學的方式,改為以引導興趣為主,他們勢必勁力噴涌,欲罷不能。聯(lián)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guī)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fā)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在小學前的“惟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我認為,“不教”是為了讓學生主動地從生活、書本、網(wǎng)絡等渠道獲取大量的經(jīng)驗,當直接經(jīng)驗或間接經(jīng)驗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時才開始“教”。
另外,“不教”還是“教”的目的。上世紀60年代,葉圣陶先生非常明確地提出了“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觀點。通過“教”,讓學生不僅“學會”——學懂現(xiàn)實世界(已知世界)的知識,并且“會學”——有能力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秘?!皶W”的能力包括了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學以致用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生活在當代的科技、移動時代中,教師的勞動價值更多地體現(xiàn)在“授人以漁”。我認為,新時代的教師可能只是學生求學之路的陪伴者,從而讓學生實現(xiàn)“不教→教→會學”的循環(huán)發(fā)展。
二、學以致用
1.學習內(nèi)容的更新
什么課程是能滿足學生需要的、值得學生學習的、有用的,是促進學生素質(zhì)提高的?杜威認為:“學??颇肯嗷ヂ?lián)系的真正中心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边@正如目前我國高中新課程改革中增設的“通用技術(shù)、信息技術(shù)和研究性學習課程”。除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以外,學校課程開發(fā)時必須思考上述問題。部分學校的校本課程開設就很有特色,例如有銜接課程、德育心育活動課程、學科拓展課程、創(chuàng)新實驗課程、國際交流課程、大家講堂和學生講壇等。百花齊放的實用型校本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拓寬了學習空間,充分滿足了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
2.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身
“知行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觀點,他認為“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認為,有了真正的方法,還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它。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習不是從課本中來到課本中去,學生不是知識的儲存器。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做中學、教授他人和對所學內(nèi)容的立即運用等學習方式是最高效的,兩周后的平均學習保持率在75%以上。新型的學習方式應是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并積極解決實際問題?;顚W活用,化學為用,以用促學。
三、二者的關(guān)系
不教見教與學以致用表達了我對教與學的主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彼^的做,我理解就是體驗、實踐。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校訓是:“因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上向前而教育?!边@與我心目中的學校藍圖不謀而合:設置靈活多樣的課程計劃,必修課程以基礎知識技能為主,選修課程豐富多彩,大力推廣活動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營造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師生間平等對話,教學相長,愛滿天下;建立多元開放的考核評價體制,注重過程性評價,全面評價師生的教與學的質(zhì)量;講究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把握好何時“不教”和何時“教”,以及如何創(chuàng)設“不教”的條件和如何“教”會學生學和用。在理想的學校里,學生將在“做中學,學中做”,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更加“樂學、會學”,全面發(fā)展。
四、教學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愛爾蘭詩人葉芝把教育比作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教育指南》里寫到:“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希望自己能為學生點燃青春熱情,希望自己的心理課堂能鼓舞人心、洋溢幸福。
在“不教見教,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引導下,我提煉出個人的教學模式如下圖。
1.動情
“不教”,是教育者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的條件,促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情感,引發(fā)反省思考。
體驗是指在實踐中親身經(jīng)歷的一種心理活動,它更多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一種體會和感受。心理體驗活動有游戲、實驗、情景表演、角色扮演、沉思冥想、參觀調(diào)查等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心理游戲,以幸福課“熱情讓青春燦爛”里的“生命立方體”為例:
請準備一條長長的紙條。假如這張紙條是我們?nèi)祟惖纳背?,請你估算自己活的歲數(shù),然后把紙條后面撕掉,記住,一定要撕掉喔!請把你已經(jīng)活的歲數(shù),即把紙條前面撕掉;請將剩下的紙條折成三等份,通常人們每天睡覺8小時,請撕掉1/3紙條,吃喝拉撒、休閑娛樂、體育鍛煉等幾乎也占一天的1/3,請撕掉1/3紙條;余下的紙條長度就是我們追求夢想、奮斗的時間。請以紙條為長,用彩色筆繪出一個大大的立方體。
學生通過撕紙和畫立方體的游戲活動來體驗生命的長度與寬度。許多學生為了能夠繪出大大的立方體,有的把余下的紙條對半撕開來增加長度,有的把之前撕去的2/3紙條找回粘貼,有的把立方體的寬和高不斷延長。自主體驗的過程觸發(fā)了他們熱愛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2.明辨
學生動情后,可能會產(chǎn)生疑惑,也可能會有完善自己的想法,于是開始理性思考,嘗試解惑,調(diào)整認知。借助團體動力,組織學生與學習共同體的成員分享交流,集思廣益,感悟提升。等到學生充分感知之后,才是他們所渴望的“教”——教師的點撥。
明辨的活動有查閱文獻、學習視聽材料、心理測量、討論辯論、教師講授等方式?!邦^腦風暴”是小組研討常用的做法,一般應遵守如下原則:(1)延遲評判,認真對待任何一種設想,而不管其是否恰當和可行;(2)自由暢想,各抒己見,求異創(chuàng)新;(3)以量求質(zhì),意見越多,產(chǎn)生好意見的可能性越大;(4)綜合改善,鼓勵參加者對他人已經(jīng)提出的設想進行補充、改進和綜合。以幸福課“將愛情藏于心里”中的“愛情加減法”為例(見上圖):
小組合作探究:如果要為愛情做加法,需要貯備愛的能力和愛的資本,現(xiàn)階段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學生在“頭腦風暴”的合作探究中,由于不受任何限制,對敏感話題能自由發(fā)言,激發(fā)熱情,相互感染,突破固有觀念的束縛,不斷地開發(fā)思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學生提出的對策遠遠超過個人所想,經(jīng)過整合的意見也更具可行性。這使學生重新審視愛情,對學生建立愛情觀有積極的影響,也有助于學生樹立責任意識。
3.篤行
心理方法的學習比心理知識更重要,我不僅會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心理知識,而且會著重設計心理方法、技能的練習,布置行為訓練的“長作業(yè)”,向?qū)W生推薦課外書籍、網(wǎng)站,組織心理課題研究活動,安排手抄報展覽、成果匯報會等,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讓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仿寫練習是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安排的一項活動,在已有的心理研究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設計。以幸福課“生活的樂觀解釋”里的“五步脫困法”為例:
請仿照以下的例子,完成一個仿寫練習,初步學會重新歸因,積極樂觀地解釋生活。
參考案例:
第1步,困境:“我學不好英語?!?/p>
第2步,改寫:“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英語都不是很好?!?/p>
第3步,因果:“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英語都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過去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p>
第4步,假設:“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英語都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過去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當我找到這些方法,我的英語成績便會提升?!?/p>
第5步,未來:“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英語都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過去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當我找到這些方法,我的英語成績便會提升。我要找到英語學習出色的朋友或同學,向他們請教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我還要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主動大膽請教英語老師;作好總結(jié),認真完成每天的英語學習任務……我堅信我的英語一定會學得越來越好!”
請仿照以上的例子,完成一個仿寫練習。
第1步 ? ?困境:
第2步 ? ?改寫:到現(xiàn)在為止,
第3步 ? ?因果:主要原因是 ,
第4步 ? ?假設:當我,
第5步 ? ?未來:我要去,
常見的案例,清晰的步驟,學生在模仿中學習 到解決困境的方法。鼓勵他們把這些方法落實到實際學習生活中去,客觀看待挫折,積極歸因,防止出現(xiàn)習得性無助,主動去應對困難。該心理方法實用有效,獲得學生的認可。
4.實現(xiàn)幸福成長
在積極心理學新思潮的影響下,關(guān)注積極情緒、優(yōu)勢性格、和諧關(guān)系和追求幸福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發(fā)展趨勢。我的“幸福學堂”將貫徹“不教見教,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通過動情-明辨-篤行三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自主體驗、合作探究、實踐運用三種主要學習方式,來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最終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李希貴校長曾一再強調(diào),“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nèi)藶榈匕阉銖碗s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里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里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
可能“不教見教,學以致用”的教學之路,還有很多空想,離現(xiàn)實很遠;然而,我們也許不能左右現(xiàn)在,但我們可以影響未來。漫漫長路,上下求索。即使在有限的空間里,只要我不懈努力、大膽嘗試,相信會越來越接近我的教育理想。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番禺中學,廣州,511400)
編輯/黃才玲 ?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