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
【關鍵詞】 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氛圍;參與學習;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75—01
小學語文學科實施新課程改革,核心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根本在于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所以,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通過設計和實施最為理想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探究新知識,從而解決學習疑難,培養(yǎng)多種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在課堂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智力活動不受壓制,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學生的智慧潛能得到較為充分地開發(fā),從而為促進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提供最佳的客觀環(huán)境。
小學生的心理很容易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做到“用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用充沛的感情陶冶學生,用深情的話語激勵學生”,把信任的目光投給學生,把和藹的微笑灑向學生,尊重學生的一言一行,就能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和信任。由此可見,尊重、鼓勵和欣賞學生,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辦法
教師應正確引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獨立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質疑問題、討論表述,使學生學會學習,并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習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點撥內容,讓學生清楚自己通過學習要達到什么目標,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因素,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
其次,讓學生參與難點、重點的確定。學習目標確定之后,啟發(fā)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中瀏覽,知曉課文所透露的真情實感,確定難點、重點內容。這會在無形中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共同學習中注重這方面的提高,這對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這方面,筆者選擇以看圖說話、寫話識字教學為突破口,授之以“漁”,促進自學。為了激發(fā)低年級學生敢于嘗試的興趣,筆者采用讓學生分“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指導學生整體看圖,一句話說說大意。第二步,誘導學生仔細看圖,有了“葉”再呈現(xiàn)“花”,循序漸進。第三步,想象開頭的緣由,再說說結尾部分的情況。這樣由易到難,就好像繪畫時先寥寥幾筆構建“框架”,再通過細描畫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一樣,其目的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氣氛熱烈,形成人人想說敢說的良好氛圍。
三、激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佳途徑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把視野擴向課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做認真的指導,探索新穎的方法,力求使學生產生興趣。比如,給學生出示一個問題,讓他們課外解決,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其得到更好的解題思路。也可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根據(jù)學習內容和階段學習情況的需要,按照學習水平、智能情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混合成立小組,讓學生在課外也能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增加了信息交流,又培養(yǎng)了互助學習的自覺性;既培養(yǎng)了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又鍛煉了組織管理的能力,使課外學習過程生動活潑,效果顯著。
在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就要鼓勵學生在看書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這是提高學生能力的一個關鍵點。最初學生在看書時只能提出一些不理解的概念,此時教師應啟發(fā)學生,說說書中看到的問題跟現(xiàn)實生活有沒有聯(lián)系,然后提出相關聯(lián)的問題。這種教學過程是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是由重視傳授知識轉變?yōu)榧ぐl(fā)學生學習欲望、開發(fā)學生學習潛能的過程,其尊重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對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都很有幫助。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