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軍
【關鍵詞】 語文課堂;高效;文本;設計;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74—01
一、潛心讀文本
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課文。課文是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教學內(nèi)容隱藏在課文之中。竇桂梅曾說:“沒有對文本的觸摸,沒有對文字的咀嚼,長此以往,語文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標志教功——解讀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會喪失殆盡。”
1.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教師要“鉆進去”,以一個普通讀者的放松心態(tài)來欣賞作品,獲得自然的閱讀體驗和真實的審美直覺。這是一種非功利的閱讀,是一種以感性為主的閱讀,這種閱讀是教學文學作品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教師應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jù)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nèi)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髓提煉出來,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達到高效的境界。
2.多元化地解讀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我們所說的文學作品的“意義”實際上包含了三個層面:一是作者意義,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達的主觀意圖。二是文本意義,即作者在實際作品中通過語言詞句呈現(xiàn)出來的意義。三是讀者意義,即讀者通過閱讀所領悟到的意義。這三個層面的意義既互相依存,又存在差異。因此,我們應該帶著欣賞的、良好的心態(tài),尊重學生多元化地解讀文本。要想突破文本的外圍,直逼文本的核心之所在,除了要有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外,教師還需要有深厚的積淀與眼光。
二、精心巧設計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逼渲?,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至關重要。在真實、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存在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等,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fā)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要改變繁瑣且面面俱到的分析課文內(nèi)容的形式,改變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nèi)涵的教學套路,依據(jù)閱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從而實現(xiàn)教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三、靈活用方法
1.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
2.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备咝У恼n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創(chuàng)設濃厚的思考氛圍,讓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中,讓他們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適時加以點撥,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大有好處。
3.課堂練習的鞏固拓展。每節(jié)課結束后,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能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nèi)知識更豐富、充實。
總之,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xiàn)有效的、多向的、高質(zhì)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充分挖掘?qū)W生的興趣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才能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實效??傊挥袠嫿ㄆ鸶咝У恼Z文課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能力,從而使其獲得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