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君
一、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閱讀能力是通過文字分析信息的能力,它是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能力的一種。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能夠促進學生其他幾個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其次,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一直都有“得閱讀者得天下”的說法,閱讀理解在當前的江蘇省高考試卷中占總分的25%,而且文章體裁各異,話題新穎(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科技發(fā)展,體育娛樂等),所以英語閱讀也開始越來越受到了高中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除此以外,閱讀能力也是高考其他題型的基礎,如:聽力、完型填空、書面表達都要求學生應用平時閱讀中積累的詞匯和語法來完成。
再次,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學生要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并分析信息,最后達到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可閱讀資料偏少
當前高中學生的閱讀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可閱讀資料偏少。首先,高中學生的課外時間很少,他們不愿意為了閱讀而上網(wǎng)查找課外閱讀資料。學生自己手上基本只有教科書,即使學校發(fā)放一些資料也只是與教材相關的輔導書籍,缺乏趣味性,讓學生很難有動力去閱讀。
2.學生詞匯量不足
詞匯量不足是閱讀的最大障礙。高中學生可能因為家庭或自身的種種原因很少接觸英語課外資料,他們的詞匯量往往來自教科書和英語課堂,很多學生連一些老師要求的詞匯背誦都很困難,更談不上增加課外詞匯。即使是一些背誦詞匯較好的學生也無法完成閱讀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因為他們的詞匯量很有限,也不能完全與時代接軌。
3.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缺少創(chuàng)新方式
高中英語教師一般不是很重視閱讀課教學,而喜歡把重點放在語言點和語法講解上,導致閱讀課備課不充分,往往采取一些較陳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淺層閱讀后再翻譯句子和短語,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語篇分析能力,使學生變得“只見樹木不見林”,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4.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不到位
高中教師教學任務很重,很多教師都處在傳統(tǒng)教學觀和現(xiàn)代教學觀的更替過程中,對閱讀理論的和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缺乏對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有效指導,拘泥于教材或試卷閱讀材料的表層閱讀,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三、通過課堂教學提高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的閱讀在整個英語教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該如何解決當前英語教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除了要充分重視閱讀的重要性以外,還需要科學合理的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缺乏語言環(huán)境,英語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因為學生要對不熟悉的單詞進行理解,要不停地動眼和腦,難度還比較大,所以學生一般不太愿意參與到閱讀中來。因此,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必須要選擇有趣及知識性較強的閱讀材料,把握好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點,閱讀水平,為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引和能力鍛煉。讓學生通過不斷的鍛煉和培養(yǎng)來得到能力的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才能進入良性循環(huán)。從剛開始的簡單閱讀到高考閱讀不是一下就能實現(xiàn)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積累,教師應該有耐心去等待,有意識去培養(yǎng)。學生通過教師引導的閱讀來提高閱讀技能,拓寬視野。
2.為學生提供一些可閱讀的課堂資料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給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的教育者極重要的任務”。僅有教科書上課文的閱讀遠遠達不到高考閱讀的體裁多變,話題多樣的要求。但是高中學生的課外自我掌控時間極少,所以在課堂上提供一些可閱讀的資料很有必要。學生通過一定的課外閱讀還能加深對課文理解和增加自身的詞匯量;再通過接觸不同體裁和題材的文章來拓寬知識面,掌握不同體裁和題材文章的于都技巧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的能力。
3.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奠定閱讀基礎
豐富的詞匯量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高低。新課程標準對英語詞匯量提出了明確的標準:高中階段要求掌握詞匯為3000左右。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詞匯量是越大越好,但是詞匯量的增加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日積月累的。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需要教師指導一些單詞記憶的技巧來增加他們的詞匯量,盡量讓學生在課堂掌握,并且最好在語境中掌握。
4.從語篇層面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
教師通過循序漸進地介紹語篇分析的相關理論,引領學生進行閱讀實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片,影像,音頻等手段來介紹語篇是寫作背景,作者資料,以及該篇的體裁,結構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盡最大可能激發(fā)學生頭腦里的已有知識建構,使學生快速,粗略地了解文章脈絡,并且很快從中定位文章的體裁。從歷年的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來看,高考閱讀文章體裁多為: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學生可以通過體裁的定位來確定閱讀技巧和方法。
基于語篇的分析也不能忽視詞匯的作用,而應該把語篇分析和詞匯教學結合在一起:從文章的篇章,段落,長難句,簡單句到短語和詞匯進行分析,最終達到深入理解語篇的目的。
1.開展課堂閱讀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技巧
教師的課堂閱讀不是指純粹的課外閱讀,應該是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課外閱讀和培養(yǎng)閱讀技巧。牛津版高中英語的教材話題也是多樣的,可以把閱讀技巧運用到教材閱讀中。比如在M6U1 reading“Stand up for your health!”這篇課文中,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單口相聲,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并且簡單概括出單口相聲的一些特點,畫出重點單詞和短語讓學生猜測詞義;在了解文章大意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放一些單口相聲的視頻,讓學生在看的過程中理解文章,形成文本的轉移。然后再設計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問題來閱讀文章,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最后,讓學生根據(jù)單口相聲的特點來復述本文(可以在各個小組展開,每個人復述一個段落,最后由以為同學來總結,要求復述中必須包括一些重點詞匯和短語),這樣做既讓學生掌握了文章重點詞匯的短語的應用,也讓學生學會了自主閱讀。
2.重視閱讀練習指導,幫助學生實踐和鞏固閱讀技巧
高中的英語學習離不開閱讀練習,在平時的閱讀練習中教師就要重視對學生技巧的點撥。第一,學會快速閱讀:先閱讀題干,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匯,再有目的地去文章中尋找有效信息,認真分析,篩選有效信息,如果閱讀速度太慢就會讀了下句忘記上句,不利于文章的整體把握;第二,學會猜測生詞:在學生做閱讀訓練時,不可能遇到單詞就查詞典,這樣既影響閱讀速度,又影響思維的連貫性,而且一個單詞如果不放入語境中理解很容易理解錯誤。閱讀時要抓住與文章問題相關的信息細讀,如果生詞為非重點信息可以大膽忽略;第三,學會找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主題句一般在首段,也有時出現(xiàn)在尾段和中間,把握好主題句對于理解文章的中心很有幫助(尤其的對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態(tài)度,推斷等有難度的題目更是如此),學會把握中心句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結語
以閱讀課為抓手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教學實踐中來看,教師必須要或用教材,順應學生學習的知識興奮點,對現(xiàn)有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改編,改寫或整合,把學生感到枯燥的知識應用教材的單詞或短語在構成學生喜歡的知識,從而提高閱讀課堂的有效性。對教材的再次整合,不僅提高了教師本身的素質,也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田莉. 芻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M]. 統(tǒng)計與管理,2013年6月.
[2] 覃任捷. 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閱讀的學習策略的研究[M]. 創(chuàng)新教育,2012年5月.
[3] 李敏. 基于語篇分析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M]. 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12月.
[4] 丁曉紅. 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教學 提升語言應用能力[M]. 科技教育,2014年10月.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氾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