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
[摘 要]習作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針對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圖文結合、補充空白、想象練筆等,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圖文結合 補充空白 想象練筆 模仿片斷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6-014
提起作文,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感覺作文難,無話可說。如何讓學生敞開心扉,讓學生愿寫、會寫?近年來,我在閱讀教學中用心留意,找準機會,引導學生隨文練筆。
一、圖文結合巧練筆
“這么大的鱸魚,我真的不想放,平時慈祥的爸爸今日為何變得這樣嚴厲呢?這可是我第一次釣到這樣大的鱸魚呀!”以上文字是我班周建婷同學的隨文練筆。在教學《釣魚的啟示》一文時,當學生讀到“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去”時,我讓學生看插圖,仔細觀察圖上男孩的動作、眼神,想象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在插圖附近寫下來。這樣的練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既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升華了情感。
二、抓住詞句巧練筆
一篇精彩的文章,離不開詞句,詞句是構成篇章的基本單位。教學中的優(yōu)美詞句,我們不妨讓學生欣賞過后練筆?!洞掖摇芬晃牡牡谌匀欢尉陀幸粋€排比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眼前過去?!蔽艺{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也來寫一寫:“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 的時候,日子從 過去?!睂W生喜歡這種練習形式,寫出了自己的生活。
三、圈圈畫畫巧練筆
課文《可貴的沉默》講的是在老師的啟發(fā)教育下,孩子們懂得回報父母的愛的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樂讀,易懂。課上,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下面的環(huán)節(jié):默讀課文,畫出感興趣的語段,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或評價。趙文華同學對描寫孩子們沉默不語的句子做出了如下批注:“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大家都沉默著……孩子們?yōu)樗傅腻e誤而羞愧,已經(jīng)下決心改正了??茨且粡垙埿呒t了的小臉,真是可愛啊!”瞧,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學生盡情表達,在不知不覺中,愛的種子扎根于他們的心田。
四、補充空白巧練筆
有些課文為了表達的需要,常常有意留白,讓讀者去思考、想象、回味。如《荷花》一文的一處留白:“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如此充滿情趣的句子,學生很喜歡。我問:“假如你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魚會來告訴你什么?”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筆下流瀉出了優(yōu)美的文字。高翔同學這樣寫道:“荷花姐姐,早晨的空氣可真新鮮,我聞到了一陣陣花香?!蓖蹑含幫瑢W寫道:“小魚在腳下游過,用頭輕輕觸動我的嫩莖,說:‘荷花姐姐,昨天我夢見自己游到了碧藍碧藍的大海里,和可愛的美人魚一起跳舞?!?/p>
五、模仿片段巧練筆
教材中的一些片段很有特色,有的體現(xiàn)在結構上,有的體現(xiàn)的語言上,有的體現(xiàn)在寫法上,適合學生模仿。五年級下學期的課文,呈現(xiàn)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鳳辣子三個各具特色的經(jīng)典人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組織學生充分閱讀,細細品味,感受作家對人物刻畫的精準、細致。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人,模仿課文中的寫法,抓住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學生給了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平時沉默寡言的陳天歌同學這樣寫他的同桌:“我的同桌馬磊是一個很小氣的人。有一次我的筆壞了,我對他說:‘能借我一支筆嗎?他盯著我看了老半天才說:‘你用完一定要還我。接著還擰開看了看筆管里的墨水,很不情愿地遞給了我。我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寫完了,就趕快還給他。只見他接過筆又一次擰開看了看,嘀咕著:‘用去墨水兩小格,折合人民幣二角錢。唉,瞧我這同桌!”文章雖短,但陳天歌卻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語言,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同桌的小氣,真的很棒。
六、激發(fā)想象巧練筆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特別是童話故事,想象奇特,令人驚嘆。在教學這類課文時,教師不妨根據(jù)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大膽而合理地想象,進行練筆。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教師可以結合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幻象的部分展開合理想象,以《奶奶活著的時候》為題進行練筆。
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教學《我最好的老師》時,我出示了一幅圖片:一位慈祥的老師,深情地注視著他的學生,仿佛在說著什么。我加以引導:“同學們,老師是燈塔,指引我們航行;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請你們想象一下,這位老師會對學生說些什么呢?請拿起筆寫下來。”一次小小的練筆, 升華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找準機會,讓學生主動練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腦,樂于動筆的習慣,消除他們對習作的畏懼心理。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課上眼看、耳聽、嘴說、心想、手寫,調動多種感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有了豐富的語言實踐,便猶如有了不枯竭的泉源,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