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艷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是點燃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會用畫筆或者其他的方式來表現美的一門學科,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個體,表現出個體差異性。傳統的美術課堂一直強調同一性、標準化,對學生的動作與思維、教學內容與解答等都要求保持一致。
關鍵詞:以人為本;個體差異性;表格制鼓勵法
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美術能力選擇適合的教育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學習美術的熱情,打好美育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不但要在學生現有美術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美術教學,還要善于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新課改強調以人為本、加強人文關懷受到教育理論界和實際工作者的重視,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人本觀念和人性化管理是現代管理的核心理念,因而我覺得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人文關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那么如何體現以生為本的“有效教學”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教學呢?
一、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每個孩子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悉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成長必不可少的內在因素,同時也伴隨他們一生學習生活,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基礎。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上好每一堂課的保證,特別在美術課的課堂上,由于在美術課中學生需要用到很多學習用品,如:水彩畫的顏料、毛筆等;手工課的剪刀、膠水、彩紙;兒童畫的油畫棒、記號筆等,只有帶齊這些東西才能保證教學正常開展,所以我們就必須在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個體,表現出個體差異性。傳統的美術課堂一直強調同一性、標準化,對學生的動作與思維、教學內容與解答等都要求保持一致,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實際上談不上去探究、自我感悟,學生的獨特性在潛能層面就被壓抑,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就必須以學生為本,加強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力求使課堂有助于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理解和體悟,有利于每一個學生個性和潛能的充分發(fā)展。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情境,把握學生的實際美術學習情況
小學美術教師不僅要具備相關的美術教學技能,而且要善于將自己所具備的美術能力逐步傳授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把握學生的美術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美術教學是點燃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會用畫筆或者其他的方式來表現美的一門學科。教師要延續(xù)和發(fā)展學生已經存在的美術能力,首先要通過各種美術活動了解學生的美術能力。教師在思想上要和學生常溝通,要通過單獨談心、小組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掌握學生實際美術學習情況。
四、重視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中我講的時間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要求課前準備的材料不到位,課堂紀律較差。調查發(fā)現,學生年級越高,參與美術教學的積極性越低,以至于影響整個的課堂教學,使得美術課也變得更加乏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常無奈的采取批評 甚至過激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就加重了學生對美術的逆反心理。對于小學美術課,新的教學理念倡導教育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自主性,開展探索性的學習。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檢查一下同學們材料的準備情況 全班的同學都是以一張自豪的面孔展現在我的面前,我再也不用批評了。學生的積極性高了,而且制作出來的作品很有創(chuàng)意。這也許是表格制鼓勵法所起到的效果。
五、以學定教,確定美術教學策略
在課堂上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首先教師要掌握美術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學年教學計劃以及單元、課時教學計劃,并在教研組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學生能力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需要不斷根據學生的生成調整課堂結構,使美術課程真正成為學生樂學好學的一門課程,真正讓學生成為美術課堂的主人。
六、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握教學重難點,拓展課堂教學空間
小學生的年齡決定著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年齡段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同,因此,教師在把握學生思維特點的情況下可以選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如:在人民美術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民間面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民間面塑的圖片以及面人的流派等知識,學生通過圖片或者視頻感知到了面塑和橡皮泥塑像的不同,并通過動手操作了解了制作方法。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首先要將教學重難點有效地展示出來,再通過課堂上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當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教學網站或者多媒體課件拓展教學空間,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對美術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教師將音樂、電影帶進美術課堂,不但能夠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美術作品。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生本理念貫穿到美術教學的始終,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學生的美術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不但要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展,在交流中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