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萌萌
旨在探究更為針對護理專業(yè)學生有效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以“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設計載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實證研究方法,進行了為期18周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效果的對比實證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應用對比1引言
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及學習能力的效果甚微。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就欲在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理論依據(jù)
2.1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它將“知識傳遞”過程放在課堂外,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數(shù)字資料和紙質資料等)自主學習課程,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通過解答疑惑、合作討論等策略促進知識內(nèi)化的模式?!胺D課堂”首次富有影響力的實踐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隨后,可汗學院憑借海量的微視頻資源和即時在線測評技術,免費為社會提供資源支持,進一步促成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2011年,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將“翻轉課堂”評為該年度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梢?,翻轉課堂或許會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另一個新起點。
2.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為課前(任務前)、課中(任務實施和任務操練)和課后(知識內(nèi)化)三部分。
(1)課前,設計好學習任務單,幫助學生明確課前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目標,方法,學生按要求要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練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生生間的互助答疑等方式加強對學習內(nèi)容的鞏固并總結疑難之處。
(2)課中,創(chuàng)建環(huán)境進行獨立探究和合作互動,課堂上主要是學生的獨立探究和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和互助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來解決課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成果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給出反饋評價,教師創(chuàng)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操練語言知識。
(3)課后,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練習應用所學語言,完成對所學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內(nèi)化,達到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共同提高。
3實證研究
3.1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針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問題:
(1)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更有利于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語言能力?
(2)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是否會產(chǎn)生積極的變化?
3.2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09級兩個班的60名本科生,平均分為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了為期18周的實驗。
3.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把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09級本科兩個班的60名學生平均分為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了為期18周的實驗。實驗設計控制變量為單元教學時間相同,教學教師相同,教學內(nèi)容相同。自變量為教學方法不同。兩個班保持正常教學秩序,不形成人為的競爭氛圍。每周均為4課時,由筆者為他們授課。實驗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比班采用傳統(tǒng)三步教學法進行教學。
3.4結果討論和分析
3.4.1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的對比與分析
從表1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前測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成績平均分即標準差比較接近,P值為0.345>0.05 說明兩班在進行實驗前英語水平無顯著差異。實驗班的后試成績高于對照班,P值為0.043<0.05,說明實驗的教學效應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方面比傳統(tǒng)教學法要有效果,但從平均分看兩個班的成績還是較低,說明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期的努力。
3.4.2實驗班與對照班關于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觀念對比與分析
從表3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關于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觀念比較接近,各項P值均大于0.05 說明兩班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前在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觀念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實驗結束后,實驗班的平均分均高于對照班的,各項P 值均小于0.05,表明經(jīng)過半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班學生較對照班的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觀念等方面放生了積極的變化,實驗班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的到了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提高,學習態(tài)度也更為積極,更愿意參與教學活動。
4結論及啟示
此研究表明,較之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
大學生的學習既具有自主性又具有探索性不適合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講解方式,恰恰相反,大學生的學習應該以自學為主,讓學生在研討式教學、課外學習中得到較好發(fā)展。翻轉課堂則完全符合這種教學理念,同時也能為這種理念的實現(xiàn)提供操作方案和流程,在大學教學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也促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變化,即從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從偏重關注教材內(nèi)容的解讀轉向關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從偏重關注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向關注多種媒體的科學選擇和合理運用;從偏重關注結果的評價轉向關注課堂教學中的過程評價。
參考文獻:
[1]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 Washington,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15.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4]張世善.學校文化自覺與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
旨在探究更為針對護理專業(yè)學生有效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以“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設計載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實證研究方法,進行了為期18周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效果的對比實證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應用對比1引言
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及學習能力的效果甚微。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就欲在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理論依據(jù)
2.1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它將“知識傳遞”過程放在課堂外,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數(shù)字資料和紙質資料等)自主學習課程,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通過解答疑惑、合作討論等策略促進知識內(nèi)化的模式?!胺D課堂”首次富有影響力的實踐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隨后,可汗學院憑借海量的微視頻資源和即時在線測評技術,免費為社會提供資源支持,進一步促成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2011年,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將“翻轉課堂”評為該年度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梢?,翻轉課堂或許會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另一個新起點。
2.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為課前(任務前)、課中(任務實施和任務操練)和課后(知識內(nèi)化)三部分。
(1)課前,設計好學習任務單,幫助學生明確課前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目標,方法,學生按要求要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練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生生間的互助答疑等方式加強對學習內(nèi)容的鞏固并總結疑難之處。
(2)課中,創(chuàng)建環(huán)境進行獨立探究和合作互動,課堂上主要是學生的獨立探究和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和互助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來解決課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成果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給出反饋評價,教師創(chuàng)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操練語言知識。
(3)課后,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練習應用所學語言,完成對所學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內(nèi)化,達到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共同提高。
3實證研究
3.1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針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問題:
(1)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更有利于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語言能力?
(2)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是否會產(chǎn)生積極的變化?
3.2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09級兩個班的60名本科生,平均分為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了為期18周的實驗。
3.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把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09級本科兩個班的60名學生平均分為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了為期18周的實驗。實驗設計控制變量為單元教學時間相同,教學教師相同,教學內(nèi)容相同。自變量為教學方法不同。兩個班保持正常教學秩序,不形成人為的競爭氛圍。每周均為4課時,由筆者為他們授課。實驗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比班采用傳統(tǒng)三步教學法進行教學。
3.4結果討論和分析
3.4.1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的對比與分析
從表1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前測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成績平均分即標準差比較接近,P值為0.345>0.05 說明兩班在進行實驗前英語水平無顯著差異。實驗班的后試成績高于對照班,P值為0.043<0.05,說明實驗的教學效應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方面比傳統(tǒng)教學法要有效果,但從平均分看兩個班的成績還是較低,說明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期的努力。
3.4.2實驗班與對照班關于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觀念對比與分析
從表3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關于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觀念比較接近,各項P值均大于0.05 說明兩班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前在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觀念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實驗結束后,實驗班的平均分均高于對照班的,各項P 值均小于0.05,表明經(jīng)過半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班學生較對照班的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觀念等方面放生了積極的變化,實驗班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的到了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提高,學習態(tài)度也更為積極,更愿意參與教學活動。
4結論及啟示
此研究表明,較之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
大學生的學習既具有自主性又具有探索性不適合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講解方式,恰恰相反,大學生的學習應該以自學為主,讓學生在研討式教學、課外學習中得到較好發(fā)展。翻轉課堂則完全符合這種教學理念,同時也能為這種理念的實現(xiàn)提供操作方案和流程,在大學教學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谌蝿盏姆D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也促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變化,即從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從偏重關注教材內(nèi)容的解讀轉向關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從偏重關注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向關注多種媒體的科學選擇和合理運用;從偏重關注結果的評價轉向關注課堂教學中的過程評價。
參考文獻:
[1]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 Washington,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15.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4]張世善.學校文化自覺與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
旨在探究更為針對護理專業(yè)學生有效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以“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設計載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實證研究方法,進行了為期18周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效果的對比實證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應用對比1引言
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及學習能力的效果甚微。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就欲在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理論依據(jù)
2.1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它將“知識傳遞”過程放在課堂外,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數(shù)字資料和紙質資料等)自主學習課程,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通過解答疑惑、合作討論等策略促進知識內(nèi)化的模式?!胺D課堂”首次富有影響力的實踐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隨后,可汗學院憑借海量的微視頻資源和即時在線測評技術,免費為社會提供資源支持,進一步促成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2011年,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將“翻轉課堂”評為該年度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梢?,翻轉課堂或許會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另一個新起點。
2.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為課前(任務前)、課中(任務實施和任務操練)和課后(知識內(nèi)化)三部分。
(1)課前,設計好學習任務單,幫助學生明確課前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目標,方法,學生按要求要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練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生生間的互助答疑等方式加強對學習內(nèi)容的鞏固并總結疑難之處。
(2)課中,創(chuàng)建環(huán)境進行獨立探究和合作互動,課堂上主要是學生的獨立探究和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和互助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來解決課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成果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給出反饋評價,教師創(chuàng)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操練語言知識。
(3)課后,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練習應用所學語言,完成對所學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內(nèi)化,達到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共同提高。
3實證研究
3.1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針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問題:
(1)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更有利于培養(yǎng)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語言能力?
(2)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是否會產(chǎn)生積極的變化?
3.2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09級兩個班的60名本科生,平均分為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了為期18周的實驗。
3.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把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09級本科兩個班的60名學生平均分為兩個班即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了為期18周的實驗。實驗設計控制變量為單元教學時間相同,教學教師相同,教學內(nèi)容相同。自變量為教學方法不同。兩個班保持正常教學秩序,不形成人為的競爭氛圍。每周均為4課時,由筆者為他們授課。實驗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比班采用傳統(tǒng)三步教學法進行教學。
3.4結果討論和分析
3.4.1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的對比與分析
從表1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前測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成績平均分即標準差比較接近,P值為0.345>0.05 說明兩班在進行實驗前英語水平無顯著差異。實驗班的后試成績高于對照班,P值為0.043<0.05,說明實驗的教學效應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方面比傳統(tǒng)教學法要有效果,但從平均分看兩個班的成績還是較低,說明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期的努力。
3.4.2實驗班與對照班關于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觀念對比與分析
從表3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關于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觀念比較接近,各項P值均大于0.05 說明兩班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前在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觀念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實驗結束后,實驗班的平均分均高于對照班的,各項P 值均小于0.05,表明經(jīng)過半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班學生較對照班的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及學習觀念等方面放生了積極的變化,實驗班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的到了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提高,學習態(tài)度也更為積極,更愿意參與教學活動。
4結論及啟示
此研究表明,較之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
大學生的學習既具有自主性又具有探索性不適合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講解方式,恰恰相反,大學生的學習應該以自學為主,讓學生在研討式教學、課外學習中得到較好發(fā)展。翻轉課堂則完全符合這種教學理念,同時也能為這種理念的實現(xiàn)提供操作方案和流程,在大學教學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也促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變化,即從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從偏重關注教材內(nèi)容的解讀轉向關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從偏重關注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向關注多種媒體的科學選擇和合理運用;從偏重關注結果的評價轉向關注課堂教學中的過程評價。
參考文獻:
[1]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 Washington,D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15.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4]張世善.學校文化自覺與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