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寬嚴相濟在懲治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應用

        2015-03-27 20:43:15儲槐植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刑事政策寬嚴相濟

        閆 雨,儲槐植

        (1.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廣東廣州510230;2.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100871)

        寬嚴相濟在懲治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應用

        閆雨1,儲槐植2

        (1.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廣東廣州510230;2.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100871)

        摘要: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作為一類犯罪現(xiàn)象,有其自身的特點。基于這些特點,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于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具有指導意義。在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必須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總體上,堅持以嚴為主的基本方針,注重從寬的基本原則,堅持相濟的基本方法。在具體運用中,必須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到預防和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與刑事執(zhí)行各個階段。

        關鍵詞:寬嚴相濟;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刑事政策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碼:A

        文章編號:號:1672-626X(2015)03-0113-07

        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5.03.019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項目:2014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GD14CFX03)

        作者簡介:閆雨(1983-),女,吉林農(nóng)安人,廣東警官學院講師,法學博士,公安部全國特約經(jīng)偵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刑法、犯罪學研究;儲槐植(1933-),男,江蘇武進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刑法、犯罪學研究。

        Abstract:As a kind of crime phenomenon, national terrorism crime has it sow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criminal policy of 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national terrorism crime punishment.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national terrorism crime, we must carry ou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In general, adhere to the basic policy to strictly dominat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enient, adhere to the basic method of the combination. In practice, we must implement the lenient and severe criminal policy into each stage of criminal legislation,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al execution in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the crime of national terrorism.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異常猖獗,世界各國幾乎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恐怖活動的困擾。美國“9·11”事件已充分昭示,恐怖主義犯罪的手法方式、策劃乃至活動地域都大大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恐怖活動模式。當前,我國同樣面臨著恐怖主義犯罪的威脅,特別是中國西部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長期以來飽受“東突”、“藏獨”恐怖活動的侵害,2014年3月1日,新疆分裂勢力更是一手策劃了“昆明火車站暴恐案”,造成了將近200名無辜群眾死傷的結果。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存在嚴重地干擾了我國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造成巨大的社會破壞與損失。在面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時,作為我國基本的刑事政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勢必應該在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發(fā)揮指導性作用,所以其具體運用應當作為刑法學界研究之重要內容。

        一、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之理論界定

        要探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作用,首先必須明晰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概念。由于政治立場、歷史背景、意識形態(tài)等的不同,對于恐怖主義犯罪的概念界定可謂見仁見智。比如,有學者認為,所謂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是以實現(xiàn)本民族政治目的為目標實施的以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以無辜群眾為主要打擊目標的犯罪行為。[1]也有學者認為,所謂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是建立在對于本民族語言、習慣、領土、宗教等高度認同基礎之上的,以民族高度自治為特定目的,進而以暴力或者脅迫的手段實施的,對他人生命、自由、財產(chǎn)等造成嚴重侵害的犯罪行為的總稱。[2]以上學者對于民族恐怖犯罪概念的表述雖然存在分歧,關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基本內容卻有相同之處,即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根源是民族主義,與普通犯罪相比,該類犯罪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犯罪行為表現(xiàn)為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針對的目標主要是無辜群眾。

        作為一類犯罪現(xiàn)象,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概念界定應當從刑法的角度突出犯罪現(xiàn)象,通過歸納的方法總結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特征,把握民族恐怖

        主義犯罪的實質,在此基礎上總結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概念。在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主要由“東突”、“藏獨”等組織策劃和實施,因此呈現(xiàn)出與一般恐怖主義犯罪不同的特點。

        首先,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行動綱領是被曲解或者夸大的宗教極端主義。無論是“東突”還是“藏獨”都是長期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實施一系列的犯罪行為。其次,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具有政治性的特點。政治性是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最本質的特征,也是其區(qū)別于其他一般暴力犯罪的重要標志。比如“藏獨”就是西方反華勢力基于分裂中國的政治目的而扶持的反動勢力。第三,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旨在制造社會恐慌。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一般將手無寸鐵的無辜群眾作為攻擊的目標,目的就在于制造社會緊張氣氛,擴大其組織的影響力。第四,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往往同時涉及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一種或幾種普通的暴力犯罪,比如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分子往往會同時采取故意殺人、搶劫、放火、綁架等等方式,但是這些僅僅是這類犯罪的手段,并非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根本目的,并且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所得往往還是用于資助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活動。

        鑒于此,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是指打著民族主義旗號的民族恐怖組織或者民族恐怖分子實施的、旨在制造社會恐慌的各種犯罪的簡稱。在這一概念中,特別強調了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政治性與特定的犯罪目的(制造社會恐慌),表明了此類犯罪主觀方面的要素;民族恐怖組織或者民族恐怖分子是犯罪的主體要素;在犯罪行為方面,由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行為會涉及刑法分則中不同的普通犯罪,所以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客觀方面就需要結合刑法分則關于具體犯罪的規(guī)定作相應的界定。

        二、寬嚴相濟作為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基本刑事政策之原因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概述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針對20世紀中期以后,在基于對“嚴打”反思的基礎上,通過借鑒和吸收西方“輕輕重重”刑事政策,更加注重人權保護的情況下,對我國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繼承與發(fā)展。關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含義,學界的解讀大同小異,如有學者提出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具體含義是指:“當嚴則嚴,該寬則寬;寬嚴互濟,寬嚴適度,寬嚴度勢,以寬為主?!盵3]還有學者認為,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含義是:“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適度。寬緩與嚴厲互補,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彼此協(xié)調與有機結合的統(tǒng)一,不能將二者割裂,一味地強調某一方面”。[4]

        筆者認為,對于寬嚴相濟政策含義的解讀應當符合世界刑事政策的發(fā)展趨勢,同時符合我國刑事司法的實際情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含義應當從“寬”與“嚴”兩個方面予以解讀。具體而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可進一步劃分為寬緩的刑事政策與嚴厲的刑事政策。其中,適用于“主觀惡性”不深、犯罪情節(jié)輕微的犯罪人的刑事政策為寬緩的刑事政策;針對于“主觀惡性”深重、犯罪情節(jié)嚴重的犯罪人適用的為嚴厲的刑事政策??傊瑢τ趯拠老酀淌抡呋揪窈蛢热莸陌盐?,只有在綜合考慮刑罰目的、刑罰效果、社會民意、刑法謙抑性的基礎上,才能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兩少一寬”的民族刑事政策

        1983年嚴打開始后,為了解決嚴厲打擊刑事犯罪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特殊情況的協(xié)調問題,黨中央針對我國民族地區(qū)的特點,首次提出了處理少數(shù)民族犯罪問題的刑事政策——“兩少一寬”的刑事政策,該刑事政策的具體含義是:“對于少數(shù)民族犯罪人,應當少捕少殺,在處理上一般要從寬”。該刑事政策作為處理少數(shù)民族犯罪人的特殊刑事政策,在處理少數(shù)民族犯罪人的定罪和量刑問題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開始抬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90至2009年間,東突勢力制造百余起恐怖事件,致359人喪生,千余人受傷。[5]2014年3月1日更是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因為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實施人員多為少數(shù)民族,很多案件的犯罪地又集中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所以“兩少一寬”的刑事政策能否作為基本的刑事政策值得探討。

        從“兩少一寬”刑事政策制定的背景來看,其主要是為了解決少數(shù)民族犯罪人的定罪和量刑問題。之所以在處理少數(shù)民族犯罪人的問題上要依據(jù)特殊的刑事政策,其原因在于: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與漢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從刑事法學特別是犯罪學的角度分析,差異體現(xiàn)在對于犯罪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和對于犯罪行為社會評價兩個方面。犯罪學的研究成果

        表明,犯罪作為一類社會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并非單純原因的作用,而是自然原因、社會原因、文化原因以及個體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社會化程度相對漢族來說比較薄弱,誘發(fā)犯罪的消極因素比較強,同時由于少數(shù)民族有著本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因此對于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社會評價存在差異。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家庭婚姻犯罪以及奸淫幼女等性犯罪為例,有些行為本身在其民族風俗習慣中就是被允許的,所以勢必影響其行為的社會評價,進而對這類犯罪的定罪量刑產(chǎn)生重大影響。[6]因此,必須選擇相應的刑事政策處理少數(shù)民族犯罪人犯罪的問題。

        綜上,“兩少一寬”刑事政策制定的初衷是解決與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相關的犯罪問題,即如果少數(shù)民族的犯罪人實施的是與其民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無關的其他犯罪行為,就應當依照具體犯罪行為的刑法規(guī)定予以處理,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而言,該類犯罪本質上是分裂國家的行為,犯罪手段多表現(xiàn)為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故意殺人、搶劫等形式,犯罪對象一般為手無寸鐵的無辜群眾,這種漠視基本人權、踐踏人道正義、挑戰(zhàn)人類文明底線的犯罪行為,實為違背全人類共同倫理道德、嚴重侵害國家利益、威脅國家安全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完全無關,對這類犯罪行為的評價應該以其行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其犯罪人較深的主觀惡性與人身危險性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7]因此,在刑事政策的選擇上應當依據(jù)我國基本的刑事政策——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而不能以“兩少一寬”刑事政策作為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反恐基本政策

        “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是我國政府制定反恐政策、開展國際反恐合作的指導原則。以此為基礎,我國確立了反恐的基本政策,即譴責并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打擊恐怖主義要標本兼治,反恐斗爭要注重綜合治理,應充分發(fā)揮聯(lián)合國在國際反恐斗爭中的主導作用。[8]

        筆者認為,作為反恐基本政策的“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的作用相當于總刑事政策。根據(jù)刑事政策所處的層次為依據(jù),刑事政策分為總刑事政策、基本刑事政策與具體刑事政策。總刑事政策是指導一定歷史時期防控犯罪活動的,具有全局性的、高度原則性的政策??傂淌抡呤瞧渌淌抡咧贫ǖ母境霭l(fā)點和基本依據(jù)??梢哉f,總刑事政策是關于刑事政策的刑事政策。

        之所以認為“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相當于總刑事政策,原因在于:作為指導如何處理某一類犯罪的刑事政策,其基本的內容必須涉及如何定罪、量刑的問題。而“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的內容并不涉及定罪與量刑,只是從宏觀的角度表明我國反恐的全局性立場,強調運用政治、法律、經(jīng)濟、文化等多種手段打擊和防控犯罪,對于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我國的軍事力量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從這個角度看,“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的反恐基本政策不僅限于解決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對于全部的恐怖主義犯罪均具有指導意義;不僅限于指導恐怖主義的刑法應對,對于整個社會領域的反恐均具有導向作用。

        寬嚴相濟作為我國現(xiàn)階段的基本刑事政策,是“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反恐基本政策在刑法領域的具體化,是反恐基本政策在刑法領域的延伸,對于我國懲治一切犯罪活動,包括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均具有指導意義。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關注人權保障,同時又注重社會秩序的調節(jié),可以很好地解決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引發(fā)的社會問題。其蘊含的嚴厲的刑事政策可以滿足我國嚴厲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要求;其包含的寬緩的刑事政策可以保證在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理性的堅持,做到區(qū)別對待,避免出現(xiàn)因一味地嚴厲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其蘊含的“相濟”理念則是綜合治理的應有之義,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之所以產(chǎn)生,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及社會基礎,是社會政治、宗教、經(jīng)濟、文化等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單純地運用刑法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問題,要在運用刑法手段的同時,注重運用政治手段、軍事手段等,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進行治理,做到標本兼治。

        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應用

        基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基本內容,結合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特點,筆者認為,預防與懲治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必須合理地運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并以此為依據(jù)完善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

        罪的刑事立法,規(guī)范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刑事司法,落實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犯罪人“個別化”的刑事執(zhí)行。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總體應用

        第一,堅持寬嚴相濟、以嚴為主的基本方針。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存在嚴重威脅了公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大多為有組織的犯罪,具有極大的破壞力與蠱惑性,嚴重威脅國家安全,所以各國對于恐怖主義犯罪均采取嚴厲打擊的態(tài)度,比如西方針對恐怖主義犯罪所奉行的刑事政策就是“輕輕重重,以重為主”。[9]

        在我國,刑事政策的制定和運作從來不是完全以司法權為驅動力,而是直接以國家政治權力為后盾,因而帶有強烈的政治性。[10]刑事政策通常以黨和政府的決議、文件、指示以及黨和政府領導人的報告、講話的形式發(fā)布。[11]就反對恐怖犯罪而言,僅2014年3-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就六次提到反恐,并指出要深刻認識反恐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強化底線思維,以堅決態(tài)度、有力措施,嚴厲打擊各種暴力恐怖犯罪活動。針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當前嚴峻復雜的反恐怖斗爭形勢,以更加堅決果斷的態(tài)度、更加全面有力的措施,堅決遏制住新疆暴力恐怖活動多發(fā)頻發(fā)態(tài)勢,堅決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12]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對于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所持的基本態(tài)度——以“嚴”字為基本基調,嚴厲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

        從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角度出發(fā),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堅持嚴厲打擊的基本方針是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基本內涵的。如前所述,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可進一步劃分為寬緩的刑事政策與嚴厲的刑事政策。寬緩的刑事政策適用于“主觀惡性”不深、犯罪情節(jié)輕微的犯罪人,嚴厲的刑事政策適用于“主觀惡性”深重、犯罪情節(jié)嚴重的犯罪人。具體到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后果極其嚴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主觀惡性深重,所以必須對此類犯罪嚴厲打擊,以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維護國家穩(wěn)定。

        第二,堅持寬嚴相濟、注重從寬的基本原則。嚴厲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勢在必行,但是對于這一類犯罪,在嚴厲打擊的同時也要保持相應的理性,貫徹區(qū)別對待,這也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比如,我國刑法對于老年犯罪人與未成年犯罪人在刑罰的適用上較成年犯罪人輕緩;主犯的刑罰重于從犯;累犯的刑罰要重于偶犯和初犯,等等。這些均是根據(j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區(qū)別對待作出的針對犯罪的不同主體、犯罪人不同的罪后情況作出的規(guī)定。具體到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對于其中犯罪情節(jié)輕微,“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不深的犯罪人應當適用寬緩的刑事政策;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受蒙蔽參與犯罪的偶犯、初犯、從犯等應當適用寬緩的刑事政策;對于主動脫離恐怖組織或者主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人應當給予寬緩的刑罰處罰,進而達到分化恐怖組織,鼓勵恐怖分子悔過自新的目的。

        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犯罪人實施區(qū)別對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考慮到刑罰執(zhí)行完畢,這部分犯罪人復歸社會的問題。復歸,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刑法的最終目標,刑罰不僅要懲治犯罪,更應當考慮懲治犯罪之后,犯罪人復歸社會的問題,這一問題處理不當將會導致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犯罪人仇視、報復社會。盡管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犯罪人實施了嚴重的危害社會行為,但是我們在依法對其進行懲罰的同時,也要考慮其復歸社會的可能性。不能一味地以暴制暴、對所有民族恐怖主義的犯罪人施以嚴刑峻法,否則會使一部分本來可以分化的、罪行較輕的犯罪人認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回歸社會后實施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此外,對所有民族恐怖主義的犯罪人都施以嚴刑峻法也有違國際人權準則,且很難真正達到反恐的目的。[13]

        第三,寬嚴相濟、堅持“相濟”的基本方法。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其形成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歷史原因、宗教原因、文化原因,與普通的刑事案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僅靠刑法手段無論是嚴厲還是寬緩都不能有效地懲治和消除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因此,我國在處理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時,除了要根據(jù)不同的犯罪人選擇嚴厲或者寬緩的刑事政策之外,還必須注重“相濟”的運用,做到打防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14]

        一方面,在處理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時,一定要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做到理性反恐,避免一味運用嚴厲的刑事政策可能引發(fā)的民族矛盾,同時也必須避免一味運用寬緩的刑事政策可能出現(xiàn)

        的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縱容,導致更為嚴重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發(fā)生;必須因時因地根據(jù)形勢適時調整“寬”與“嚴”的比例,進而達到遏制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立足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大背景下的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強調盡一切可能合理運用刑事法律資源,充分發(fā)揮非刑事法律資源在教育和預防犯罪方面的作用,進而使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效益達到最大化,具體而言就是在與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作斗爭時,應當根據(jù)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社會政策,綜合運用行政、司法、外交、軍事等手段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中的具體應用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效益最大化必須依靠刑事立法、刑事司法與刑事執(zhí)行三個階段的互相配合。為了有效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必須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到預防和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與刑事執(zhí)行各個階段,這也是實現(xiàn)有效打擊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根本途徑。

        1.寬嚴相濟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刑事立法的指導

        長期以來,我國刑法學界對于刑法與刑事政策之間的關系問題關注較少。從筆者掌握的有限資料來看,儲槐植教授是較早注意到刑法與刑事政策之間關系的學者,并且指出打擊方式的選定是刑事政策對刑法導向功能的主要體現(xiàn)之一。[15]至此之后,我國刑法學者開始比以往更多地反思刑事法以內、以外的問題,并遵循著刑事一體化的方向開始重視對刑法的刑事政策化的考察。刑法的刑事政策化的核心內容在于,刑法在制定、適用、執(zhí)行中都要考慮刑事政策,將刑法納入刑事政策的框架內予以評價。在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執(zhí)行方面應當自覺地考慮現(xiàn)行的刑事政策,以現(xiàn)行的刑事政策作為導向。目前我國基本刑事政策是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那么也就意味著,在制定、適用、執(zhí)行刑法中,都要始終考慮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將刑法納入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框架內予以評價。

        具體到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我國1979年刑法并未對恐怖主義犯罪作出規(guī)定,現(xiàn)行關于恐怖主義犯罪的規(guī)定均出自1997年刑法和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目前直接涉及“恐怖”二字的犯罪包括刑法第120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第120條之一資助恐怖活動罪,第312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及第291條之一,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其他恐怖主義犯罪散見于危害國家安全罪與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章節(jié)中。這些罪名的設置基本上已經(jīng)涵蓋了一系列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但是縱觀整個立法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在反恐的刑事立法方面仍然存在完善的空間。首先,對于恐怖活動犯罪等基礎性概念缺乏明確的解釋,影響了相關罪名的適用。其次,沒有形成完備的反恐罪名體系,無法滿足反對恐怖主義犯罪的需要、無法承擔作為締約國應當承擔的國際公約的義務。再次,刑罰配置不合理,無法有效打擊恐怖主義犯罪??植乐髁x犯罪必須依托于一定的財產(chǎn)支持才可以實施,所以財產(chǎn)刑的配置對于懲治恐怖主義犯罪來說尤為重要,我國刑法僅對資助恐怖活動罪設置了財產(chǎn)刑,而對于其他的恐怖活動犯罪缺乏財產(chǎn)刑的規(guī)定,無法有效打擊恐怖主義犯罪,另外沒有規(guī)定特殊情況下惡刑罰減免事由,不利于分化、瓦解、鼓勵恐怖犯罪悔過自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從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立場出發(fā),對于預防和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刑事立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

        首先,明確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基本概念。迄今為止,我國刑法對于恐怖活動犯罪、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等重要概念仍未明確,直接影響了相關罪名的適用,阻礙了我國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步伐。立足于當前恐怖主義犯罪特別是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抬頭的嚴峻形勢,迫切需要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等重要概念予以明確。鑒于目前我國正在積極起草專門針對恐怖主義犯罪的“反恐怖法”,筆者建議,今后在“反恐怖法”中規(guī)定民族恐怖主義等有關恐怖主義的犯罪等概念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刑法并非單純調整恐怖主義一類犯罪,不能對于任何內容都事無巨細地予以規(guī)定。對于涉及恐怖主義、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處理問題,建議在“反恐怖法”中不做規(guī)定,而是通過設置“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附屬條款與刑法合理銜接,對于需要增設和修改的內容,可以通過刑法予以解決。[16]

        其次,完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相關罪名,確立其在刑法分則中的地位。鑒于我國刑法目前對于恐怖主義犯罪罪名規(guī)定粗疏的現(xiàn)實,筆者建議,應當參考國際公約,在恐怖主義犯罪的類罪名下增加

        具體罪名,以完善相應的刑事立法。從有利于國際合作打擊恐怖犯罪的角度出發(fā),可以考慮在刑法分則中專章規(guī)定恐怖主義犯罪的罪名及法定刑,使之與普通的刑事犯罪相區(qū)別。

        再次,完善相應的刑罰制度。對于恐怖主義犯罪、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涉及的罪名均設置相應的財產(chǎn)刑,并且設置相應的刑罰減免制度,以做到區(qū)別對待。對于實施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犯罪人,在實施犯罪之后,在被追訴之前,主動實施有效恢復行為,并且全部或者部分恢復其先前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所破壞的法益的犯罪人以及主動退出恐怖組織的犯罪人應當給予刑罰上的“恩惠”,而這種刑罰上的“恩惠”制度和減免程度應當在刑法上增設專門的制度并予以明確的規(guī)定。

        2.寬嚴相濟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刑事司法的指導

        從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立場出發(fā),預防和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刑事司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嚴”,即依法從重及時處理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從重處理的原因在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以分裂國家,煽動所謂民族獨立為目的,以普通公民為打擊目標,制造社會恐慌,嚴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肆意踐踏人權,與普通的刑事犯罪相比,其社會危害性更為嚴重,與普通刑事犯罪的犯罪人相比,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人往往基于狂熱的所謂宗教理念實施犯罪,所以其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更深。所以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尤其是對于其中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嚴重威脅公民人身及財產(chǎn)安全、威脅國家安全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特別是其中具有國際背景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和民族恐怖組織的首要分子、累犯必須依法嚴厲懲處。這也是刑事政策指向性(能夠根據(jù)犯罪以及犯罪人的類型劃定重點打擊對象[17])的體現(xiàn)。之所以要及時處理,其原因在于:及時偵辦民族恐怖主義犯罪案件,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人,會防止其再次實施犯罪行為,并且可以使其放棄能夠逃避法律制裁的僥幸想法,同時可以及時安撫因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受到侵害的公民,保證正常的社會秩序。

        其次,在從嚴原則的基礎上,注意“寬”的適用,即區(qū)別對待。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包括針對輕罪的寬緩刑事政策和針對重罪的嚴厲的刑事政策,那么就有必要對不同的犯罪和犯罪的不同層次進行科學的區(qū)分,同時對于犯罪的不同主體、犯罪人罪后的情況也要區(qū)別對待。具體到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對于輕微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處理要與嚴重的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相區(qū)別;對于其中的從犯、脅從犯、受蠱惑參與犯罪的犯罪人、偶犯、初犯等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較低的犯罪人,在處理上應該與首要分子、主犯、累犯等有所區(qū)別,對于這一部分犯罪人應當堅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針,爭取改造他們,盡可能減少社會對抗;對于實施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存在自首、立功、犯罪后恢復等情節(jié)的犯罪人,如果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法定或者酌定刑罰減免事由的,應當依法減免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體現(xiàn)刑法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人一視同仁的寬緩的一面。

        3.寬嚴相濟在懲治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刑事執(zhí)行中的應用

        在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的犯罪人具體實施刑罰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人道主義原則。這也是刑事政策最基本的原則。人道主義原則的基本要求是,刑事政策在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必須體現(xiàn)人道精神,切實保障人權。具體而言,就是要樹立人道主義、人權觀念;在對犯罪的反應中體現(xiàn)人道精神;對犯罪人和被害人方面體現(xiàn)人道精神。[18]而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核心精神正是“人本主義”。

        在對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人執(zhí)行刑罰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這類犯罪人人權的保護。對于民族恐怖主義犯罪人不能以暴制暴,濫用刑罰,虐待犯罪人,應當選擇適合這類犯罪人改造的執(zhí)行方式,避免不當?shù)男淌聢?zhí)行帶來的消極后果,爭取一部分人,降低社會對抗。在執(zhí)行過程中,注意尊重犯罪人的民族習慣以及正常的宗教信仰,這也會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的因素,以實現(xiàn)反恐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羅開卷,李偉華.民族型恐怖主義犯罪防范淺議[J].犯罪研究,2007,(1):15-21.

        [2]胡聯(lián)合.民族主義恐怖活動的歷史、典型與特征[J].黨政干部論壇,2001,(3):22-24.

        [3]盧建平.刑事政策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65-166.

        [4]王鵬祥.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實施[J].河南師范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01-103.

        [5]昆明暴恐襲擊專題[EB/OL].http://www.guancha.cn/KunMing BaoKongXiJi/,2014-10-20.

        [6]張立剛.略論“兩少一寬”刑事政策——以烏魯木齊7.5事件為視角[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 97-101.

        [7]杜邈,徐雨衡.寬嚴相濟在懲治恐怖主義犯罪中的運用[J].政法論壇,2008,(1):124-130.

        [8]余瑞冬.中國制定反恐基本政策的原則: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EB/OL].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2-10/26/ 270983.html,2014-10-21.

        [9]陳興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J].法學雜志,2006,(1): 17-25.

        [10]盧建平.刑事政策與刑法變革[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108.

        [11]謝望原,盧建平.中國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609.

        [12]習近平兩月內六次提反恐要求筑起銅墻鐵壁.[EB/OL]. http://news.sohu.com/20140427/n398879209.shtml,2014-10-25.

        [13]王秀梅.懲治恐怖主義犯罪中維護公共秩序與尊重人權的平衡[J].法學評論,2006,(2):54-61.

        [14]喻義東.我國民族恐怖主義犯罪刑事政策研究[J].法學論從,2014,(1):76-79.

        [15]儲槐植.刑事政策的概念、結構和功能[J].法學研究,1993,(3):52-58.

        [16]趙秉志.略談“反恐怖法”的立法定位[EB/OL]. http://dfcn. mzyfz.com/detail.asp?cid =64&dfid =3&id =215914,2014 -11-07.

        [17]杜邈,徐雨衡.寬嚴相濟在懲治恐怖主義犯罪中的運用[J].政法論壇,2008,(1):124-130.

        [18]嚴勵,等.中國刑事政策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72.

        (責任編輯:彭晶晶)

        Application of the Lenient and Strict In Punishment Our National Terrorism Crime

        YAN Yu1,CHU Huai-zhi2
        (1. School of Law, Guangdong Police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30,China; 2. School of Law,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Key words: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national terrorism crime; criminal policy

        猜你喜歡
        刑事政策寬嚴相濟
        論行賄罪的執(zhí)法困境和完善建議
        淺論嚴重人格障礙犯罪人的刑事政策完善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3:18:41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恐怖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體現(xiàn)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2:56:48
        試論我國刑法修改的幾個趨勢
        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新手段搶奪嬰幼兒的刑事理論分析
        商(2016年31期)2016-11-22 21:46:49
        少數(shù)民族犯罪控制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6:59
        淺議刑法總則虛置趨勢的不可避免性
        商(2016年25期)2016-07-29 08:29:41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死刑司法控制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22:03:44
        亚洲av自偷自拍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 av亚洲在线一区二区| 手机在线播放av网址|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长腿丝袜av天堂 | 久久丁香花综合狼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视频|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在线| 天天干夜夜操| 亚洲大尺度动作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址| 亚洲免费看三级黄网站|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 色综合另类小说图片区| 国产大片在线观看91| 国产 高潮 抽搐 正在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最新| 精品国产色哟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丰满熟妇videossexhd|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超清在线播放| 91久久偷偷做嫩模影院|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6| 亚洲 日本 欧美 中文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美腿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一道本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av|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