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它與英語課堂的結合乃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本文從“白紙黑字變身”、“教師輕裝上陣”和“三尺講臺升級”三個方面來闡述信息技術如何為農(nóng)村英語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課堂;有效結合;有趣;高效;到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9-345-01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教學資源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種媒體的手段、多種類型的平臺和多方位的空間。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習內(nèi)容、學校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學習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和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 由此可見,英語課堂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是勢在必行。這一現(xiàn)象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方式。
隨著筆記本電腦的普及,信息技術走進了課堂,讓我們農(nóng)村英語老師也嘗到了甜頭。它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活力,通過動靜結合、聲圖并茂的表現(xiàn)形式,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筆者就來談談信息技術是如何為農(nóng)村英語課堂注入新活力的。
一、白紙黑字變身——形態(tài)各異有趣
以前學英語,有時老師為了省事,會直接教單詞,雖然也能記得住,但那是硬學的?,F(xiàn)在運用PPT就可以改變這種學習方式。比如,我在教描述人體高矮胖瘦的形容詞時,就拍了我們班兩位同學的照片,征得他們同意后,我把照片插入PPT中。告訴學生今天有兩位同學要給我們表演超級大變身,學生特別期待。出示第一組照片,正常大小。學生一看是我們班的某某同學,立馬來了精神。對話如下:
老師:Who are they?
學生:They are A and B.
老師:I think they are very cool. Do you think so?
學生都會心地笑了,課堂氣氛很活躍。
接著出示第二組照片,其中A 的照片被放大了,變得很高,而B的照片被縮小了,變得很矮。然后讓學生完成兩個句子。
A is________. B is ________.
學生馬上就說:A is tall. B is short.
我通過動畫設置,讓單詞tall 和short在出現(xiàn)的時候本身也變高變矮,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學生的熱切關注下,第三組照片出現(xiàn)了。A 的照片慢慢地被拉寬,在學生的目光中越來越胖,B的照片則慢慢地被拉窄,越來越瘦。現(xiàn)在,學生不需要任何提示張口就來:A is fat. B is thin. 當然,接下來fat是以胖胖的形式出現(xiàn)的,thin 則是瘦瘦的。這節(jié)課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講的很少,但學生的參與度很高。當白紙黑字變身時,形態(tài)各異的單詞就變得非常有趣。這樣的方式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覺得英語就在身邊,英語好玩,英語不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二、教師輕裝上陣——聲像結合高效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面對那一雙雙清澈的眼睛,每節(jié)英語課我都不敢懈怠,精心做好充分的準備。小黑板要寫兩三塊,寫得滿滿的也寫不下多少題目。錄音機要準備,而且要把磁帶調到需要的位置。上課了,左手提著錄音機,腋下夾著課本和教案,右手提著寫好的小黑板,雄赳赳氣昂揚地走向“戰(zhàn)場”。
現(xiàn)在,每位教師都可以“輕裝上陣”了。一個小小的U盤可以裝得下一個學期的課件,一個簡單的PPT課件中,可以輕松的容納下以前小黑板上的所有題目,而且更清晰易于操作,因此小黑板“失業(yè)”了。于此同時,錄音機也“下崗”了。MP3格式的課文錄音往PPT里一插,就可以做到想聽就聽,想停就停,聽幾遍都可以,再也不用倒磁帶了。有需要的話,還可以把教材中配備的動畫插入到PPT中,讓學生邊聽邊看,非常方便。
信息技術的運用把不會說話的英語教材變“活”了。它實現(xiàn)了聲音和形象的高度結合,讓學生在聽得到的同時又看得見。有研究表明,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的結合,使英語課堂更加具有活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三尺講臺升級——講練測評到位
傳統(tǒng)的“三尺講臺”,往那一站,面對著一張張笑臉,背對著冰冷的黑板?,F(xiàn)在不一樣了,“三尺講臺”升級了,在冰冷的黑板旁邊增添了一個新成員——電子白板,它可以配合投影儀、電腦共同使用。每位教師經(jīng)過簡單培訓都可以使用,它可以實現(xiàn)對PPT的導入、批注、編輯等操作,非常靈活方便。
運用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實現(xiàn)精講精練,以前批改學生的練習題,要等到學生做完后收上來再批改,從做好到結果反饋會有時間差,大多數(shù)情況要等到下一節(jié)課才行,不能及時有效的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F(xiàn)在,學生做完后可以挑選幾份練習放在實物投影儀下,和學生一起共同批改和訂正,省時高效,講練測評一步到位。如果是在電子白板教室的話,還可以輕松的實現(xiàn)電腦批閱試題(單選題和是非題效果好),并及時把批閱結果反饋到每一位學生面前的電腦上,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時訂正鞏固。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的有效結合,給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的好處數(shù)不勝數(shù),筆者只是截取英語課堂中的三個小鏡頭,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講述信息技術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農(nóng)村英語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但并不是說信息技術就是一切,要完全依賴它。它只是一種有效的工具,一位優(yōu)秀的助手,它幫助英語教師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刷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開發(fā)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寬了師生的學習渠道,提高了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這才是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結合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朝輝.教學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