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報慈小學 皇甫曉天
從“有效課堂”、“高效課堂”,走向“智慧課堂”
□江蘇省常熟市報慈小學 皇甫曉天
教學質(zhì)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只有實踐了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才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學校通過“有效課堂”的實踐,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在此基礎上開展了“高效課堂”、“智慧課堂”的研究,并提出了“智慧課堂”的特點及教師練就教學智慧的途徑。
有效課堂 高效課堂 智慧課堂
我認為,不管在哪個階段,不管在什么情況下,質(zhì)量都是學校的生命線,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只有實踐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提出并實踐“有效課堂”。
根據(jù)學校實際,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能力、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重點,注重全程全員發(fā)展,增加有效的思維訓練時間,提高課堂的達標率。我們開展了市學科帶頭人有效課堂教學優(yōu)課示范活動,組織10年教齡以下青年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活動?;顒忧?,我們對執(zhí)教老師提出了要求,要求這堂課有別于一般的實踐課,要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自己的教學設計水平、課堂教學能力,反映出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和水平,應該是一堂優(yōu)質(zhì)展示課。并請執(zhí)教老師事先將教學設計上傳到校園網(wǎng),讓老師們課前了解到執(zhí)教者的設計意圖、教學目標,并帶著自己的思考前去聽課。上完課后,教研組分組進行討論評課;執(zhí)教老師根據(jù)教研組的評課及自己的課后反思寫好教學隨筆,上傳校園網(wǎng)。這次活動,11位學科帶頭人的課為全體教師作出了表率,起到了引領、輻射的作用;18位不同層次的青年教師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展示,向同事匯報自己的課堂教學。老師們積極認真聽課,聽課效率比較高,相互評課,取長補短。但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教師進步不大。
2008年10月,學校派出兩名老師前往寶應實驗小學參觀學習新教育實驗的有效教學。回來后,我們選取了幾個班,對照新教育實驗的有效教學框架開始了實驗。
“新教育有效課堂教學框架”的核心,是把“以教師的教(講)為中心”轉(zhuǎn)移到“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上來。從實驗中,我們逐步統(tǒng)一了認識。首先,教學框架的有效,應該先制訂一個準確的,跟課程目標相一致的教學目標。其次,要明確學生的預習就是真正的學習,而非為課上得順利、漂亮而附加的作業(yè)。再次,教學框架的有效,體現(xiàn)在備課和上課的重心轉(zhuǎn)移:從“教師的教”轉(zhuǎn)到“學生的學”。比較理想的情況是這樣的:教師“想教的”和“實際教的”就是學生“實際學的”。這也就是我們要求教師在上課時,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個體的訓練量,保證訓練之后有準確、真實、及時的反饋。最后,教學框架的有效,還在于課后檢測、反饋的真實、有效、及時。要想達到真正的有效,課后的檢測、反饋必須參照學科學習標準。也就是說,學科學習標準起著備課、上課、課后檢測不出偏差的作用。
11月,我們開展了常熟市級的語文數(shù)學有效教學專題研討活動,我們采用同題異構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的對比研究:一位老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框架進行備課、執(zhí)教,另一位老師嘗試運用新教育有效框架進行備課、上課。我們力圖利用有效課堂教學框架促進教學質(zhì)量。兩堂課結束后,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即時性的檢測,并向全體與會代表宣布我們即時性檢測的結果。這種新穎的教學展示活動得到了教研室領導及兄弟學校領導的大加贊賞。
2009年,我們繼續(xù)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以參加市級“百節(jié)好課活動”為契機,人人參與,立足課堂,深入研究,努力尋找和總結“有效提問”、“有效活動”、“有效合作”、“有效探究”等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
2010年,在有效教學總課題的引領下,我們繼續(xù)開展學習策略課題的研究。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加強“有效教學”專題研討。各教研組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各學科課標,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內(nèi)涵,在“課”上下工夫,在“改”上求突破,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形成“研究課”、“公開課”與“常態(tài)課”、“常規(guī)課”多元并存、共同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研究新思路。
經(jīng)過近兩年的實踐研究,我們可喜地看到老師們的課堂在悄悄地發(fā)生改變,隨之而來的是學校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大面積提高,我們學校主要學科的質(zhì)量已徹底擺脫低水平的徘徊。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我們也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2010年下半年,我們在研究“有效課堂”的基礎上,提出了打造“高效課堂”的目標,積極探索“輕負擔、高效益”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明確提出了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上課要做到準備充分,嚴格有序,容量適度、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準確,板書規(guī)范、突出重點,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一是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課堂實踐來提高教師的新課程實踐水平;二是大力倡導反思性教學,把“反思”作為開展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通過實踐,老師們都覺得學生扎實的課前預習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因此,我們注重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各年級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預習的項目,加強預習的檢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大家都在積極思考:怎樣可以使自己教得輕松些,學生學得愉快些,這樣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
我們教導處組織了各學科的高效課堂教學比武活動,各科教師展示了重點片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重點段教學、數(shù)學例題講析、英語單詞教學、體育隊列、音樂唱歌、美術畫法、自然實驗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比賽,時間控制在20分鐘。利用學校的電子白板輔助教學,向大家展示良好的課堂教學常規(guī)和精神風貌,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內(nèi)涵,切實提高青年教師駕馭教材、駕馭學生、駕馭課堂的能力,切實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導處還開展了“高效作業(yè)的設計”活動,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精準地把握作業(yè)的難度、量度,并創(chuàng)造性地布置靈活多樣的作業(yè),注重分層布置作業(yè)和訓練。做到作業(yè)設計“兩精準”(精準地把握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最近發(fā)展區(qū),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作業(yè)布置“三減少”(減少機械抄寫,減少重復練習,減少“拿來主義”)。
2011年,我們鞏固電子白板的研究成果,開展了“綠色課堂生命教育”的研究。在通過電子白板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上,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形式的組織、教學評價體系的制訂等方面開展研究,努力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關注學生的年齡、心理與個性特點,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機和活力。
從有效課堂到高效課堂,我們的核心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通過近四年的實踐研究,我們報慈小學的教學質(zhì)量穩(wěn)中有升。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臨報慈,加快了報慈小學新建的步伐。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我們黨領導的教育事業(yè),正邁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常熟市教育局提出了“幸福教育”的新要求,這正切合了我們學校“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奠基”的教學理念。于是,我們站在新的高度,提出了“智慧課堂”的新要求,積極探索更高效率的、更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快樂有趣的智慧課堂。
我們的智慧課堂是怎樣的?
1.充滿快樂的課堂。新課程以“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為基本的價值取向。智慧課堂就是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這對教師老師來說是最有效、最智慧的做法,對學生來說是最有收獲、最能增長智慧的課堂。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差異,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讓課堂成為生命成長的家園和樂園,讓生命在充滿著靈氣、快樂、激情的樂園中生長。
2.啟發(fā)思辨的課堂。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懸念,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動機,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實現(xiàn)師生間與生生間思維的互動,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理性思辨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爭辯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匯,思想馳聘四海,翱翔藍天,學生的靈性、個性飛揚。
3.凸顯探究的課堂。知識的個體性和情境性決定了知識來自于建構,過程甚至比結果重要,因為智慧往往生成于對知識探究的過程之中。智慧的課堂教學應該滲透科學探究的理念。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真實的現(xiàn)象,感悟真情實感,開啟思維之門。
4.走向生活的課堂。知識本身沒有意義,知識的意義體現(xiàn)在知識的應用之中。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認為:“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币虼耍腔鄣恼n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歸,在知識與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長了學生的智慧,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5.喚醒智慧的課堂。教師之“魅”在于懂得“有所為且有所不為”的道理,學會等待和抓住教育時機,用一個智慧的心靈去喚醒許多智慧的心靈。
如何練就教學智慧?
1.教學理念的更新。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智慧型教師的成長史就是他的讀書史和課堂實戰(zhàn)史。教師們?nèi)绾稳嵺`智慧課堂?無疑脫逃不出人的認知規(guī)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
2.教師行為的改變。智慧的課堂應該追求教學的真質(zhì)量,追求課堂的真效益。它應該包括學生完善的人格成長、差異的知識建構和創(chuàng)新的智慧發(fā)展。學校組織開展智慧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重點從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學程序的設計、學習環(huán)境的管理和學習成效的評價四個方面開展研究。
教育的智慧源于愛,教育的成功源于不屑地追求。從有效課堂到高效課堂,從高效課堂到智慧課堂,我們一路走來,有了新的感悟——
為人師者,充滿智慧為前提;
為人師者,揮灑智慧為幸福;
為人師者,啟迪智慧為己任。
智慧課堂,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