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嶸
(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社會體育系,福建 福州 350003)
瑜伽作為東方最古老的一種強身方式,其價值在當代社會依然存在。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變化,瑜伽這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運動在世界各國都非常流行。隨著20世紀80年代初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宣傳,瑜伽逐漸被國人所認識和熟悉。近年來,世界各國掀起的瑜伽健身熱潮,也促進了其在我國的發(fā)展。我國不僅建立了一些瑜伽健身俱樂部,它還以其自身的健身、文化價值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成為高校的一個體育項目。瑜伽作為一種新的運動項目,能夠有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其在我國高校的開展有著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瑜伽”是源于印度的一種健身方法,蘊含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含有“和諧”、“一致”之意,注重人的身心和諧?,F(xiàn)代瑜伽一般指練功方法,通過一些緩慢、極限的動作,將伸展運動、呼吸和放松運動融為一體,從而實現(xiàn)強身健體、塑身美體和舒緩情緒的目的[1]。瑜伽是一個意在通過人們意識的提升,使人類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體系。瑜伽運動包含體位法、呼吸法、冥想法,因此,其對于調(diào)整人們的身體、心理、情感和精神等方面都有著很好的作用,是一種能夠促進身心合一的運動方式。
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遵守一定的道德法則是練好瑜伽的前提。為了提升人的心性,實現(xiàn)對“心”的控制,在練習瑜伽時,必須放松身心,保持身體平穩(wěn),調(diào)整、控制好呼吸,專注一心的練習,使各感官的活動完全在心的控制之下進行。這不僅能對身體的姿勢,呼吸等器官方面進行鍛煉,更是一種心境的塑造,提升人的氣質(zhì)。
大學生身體正處于旺盛發(fā)展階段,他們的形體發(fā)育、骨骼比例、肌肉狀態(tài)及內(nèi)臟器官的功能水平只有在科學系統(tǒng)的體育教育中才能得以完善和發(fā)展[2]。大學階段對于剛走出高考壓力的學生來說相當于天堂,學業(yè)壓力減少了,自由的時間多了,因此,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存在著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為。大學生的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睡眠時間較少。睡眠時間少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現(xiàn)象。日常生活時期以23點熄燈后開始計算,睡眠時間在8小時以上人數(shù)比例為11.3%,7到8小時之間的占15.3%,6到7小時的占20.7%,5到6小時的占28%,5小時以下的占24.7%[3]。通常,人們比較健康、正常的睡眠時間為7至8小時,從調(diào)查結果可以看出,能夠保證充足睡眠時間的人不足30%,一半多的大學生都睡眠不足。睡眠能夠恢復人的精力,調(diào)節(jié)新陳代謝,使身體各器官正常工作,睡眠時間的減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身體健康。二是不健康的飲食。這一階段的大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十分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且對美和時尚有著強烈的追求。很多大學生為了自身的形象,開始用節(jié)食的方法來減肥。不健康的飲食,使其不能足夠地吸收營養(yǎng),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都是大學生健康意識淡薄的表現(xiàn),從而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大學作為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其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大學生由于經(jīng)常處在相對簡單的校園里,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閱歷,心智不成熟,心理比較脆弱、敏感,其情緒很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而波動,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學業(yè)抑或是就業(yè)的巨大壓力,朋友、戀人之間等各種事情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引起其情緒的極大波動,甚至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常表現(xiàn)為:自卑、自負、多疑、恐懼,焦慮、冷漠、狹隘、仇恨與狂妄;神經(jīng)衰弱,強迫癥狀,目標不清晰偏執(zhí)、沒有幸福,不滿足,缺少心理自控力,甚至出現(xiàn)更為偏激的惡性行為。近年來,大學生因人際關系處理不當?shù)雀鞣矫娴脑?,心理出現(xiàn)問題,發(fā)生惡性事件的情況屢見不鮮。
大學生健康意識的淡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各種心理壓力,使其身心都面對著挑戰(zhàn)。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狀況不僅與其自身的未來發(fā)展相關,同時還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學校必須重視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質(zhì)。
在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需要培養(yǎng)的是綜合性的人才,要求大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必須重視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瑜伽作為一種新的體育項目,正確地、積極地進行瑜伽練習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會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1)瑜伽呼吸法的健身影響
呼吸法的梵文名是Pranayama,意思是延長或控制生命之氣[4]。呼吸是人的重要機能,呼吸規(guī)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甚至通過呼吸情況還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情緒狀態(tài),呼吸急促、混亂,則說明其處在情緒狂怒、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呼吸較慢,則表示其此時正心緒煩亂。人們平常生活中的呼吸比較隨意,這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呼吸的正常自然律動規(guī)律。但人們對呼吸的了解很少,也不會主動去關注它。長此以往,容易出現(xiàn)脊柱僵硬,大腦由于供氧不足而出現(xiàn)頭痛、頭暈的現(xiàn)象,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會受到傷害,最終體質(zhì)下降。大學生就經(jīng)常會因為缺氧而產(chǎn)生疲勞、反應遲鈍。
瑜伽將呼吸作為練習的一部分,從而使人健康、有規(guī)律地進行呼吸。在瑜伽練習中,除了特殊要求外,呼氣和吸氣都是通過鼻子來完成的,借助鼻子對空氣進行過濾和溫暖。大學生經(jīng)常練習瑜伽,可以改善呼吸,為大腦等身體器官提供更多的氧氣,排除的二氧化碳和毒素,還能起到凈化血液的作用,提高人的專注力。同時,還能使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和心肺功能得到強化,從而增強人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體質(zhì)。
(2)瑜伽體位法的健身影響
瑜伽的體位法,意在將身體置于一種平穩(wěn)、舒適、放松的狀態(tài)中,通過各種前屈、后仰等身體動作刺激人體的骨骼、肌肉、內(nèi)臟等,矯正身體姿勢,改善內(nèi)臟器官的功能。
由于不正確的坐姿,或躺著看書等,大學生的脊柱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出現(xiàn)駝背、圓肩、脊柱側彎等現(xiàn)象。通過瑜伽的體位法練習,運用各種站、坐、仰、臥等姿勢對身體進行伸展、彎曲、扭轉等練習,對脊柱進行全面的按摩和修正,增強了脊柱的靈活性和彈性。對于頸椎、腰椎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此過程中還能塑造大學生的良好體態(tài),塑造身體的線條,滿足大學生對愛美心理的追求。不僅是女大學生愛美,大學階段的男生也對自己的身體形態(tài)有著一定的追求,通過瑜伽體位練習法,也可以滿足男生對身體線條美的追求,塑造男生剛硬的外在形象。在進行瑜伽體位法的練習時,還伴隨著對內(nèi)臟器官的按摩、擠壓和牽引,能夠促進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吸收功能。
在瑜伽的體位法中還存在一些高難度、極限的動作,通過這些動作的練習,可以增強大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從而降低以后肌肉拉傷的機率,保護身體。
(3)瑜伽冥想法的健身影響
冥想主要進行的是一種意識、精神層面的修養(yǎng),是一種人與自我進行心靈對話的方式,需要保持平和的內(nèi)心,心無雜念,精神放松。進入冥想狀態(tài)的人,在其精神放松,自由想象的同時,其身體的各部分器官、機體也是放松的,處于一種自由、舒適的狀態(tài),從而更能保持思維和意識的清醒。在這一過程中,沒有各種壓力、煩惱對大腦、身體的煩擾,使身體處于一種良好的輕松的狀態(tài)。
(1)可有效調(diào)試大學生的心靈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健康已經(jīng)不再單指身體的健康,沒有疾病,它還包括心理的健康。有時候心理疾病造成的危害比身體疾病產(chǎn)生的危害更大。因此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更需要受到重視。學校體育作為體育的一部分,也應該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服務。由于大學生的心智不成熟,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如果沒有很好的釋放、調(diào)節(jié)方式,很容易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瑜伽運動有著五千年的歷史,瑜伽產(chǎn)生之初是以古印度修行的方式存在的,古印度人相信在瑜伽的練習中具有無欲無求的心態(tài),這就有利于修行人的心靈凈化了[5]。大學生通過瑜伽的呼吸法、冥想法,可以釋放壓力,拋除繁雜,身心放松。同時伴隨著舒緩的音樂,放飛心靈,進入無所思、無所慮的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放空自己,在一呼一吸之間釋放壓力,舒緩心情,享受平靜、唯美的和諧、寧靜狀態(tài),實現(xiàn)內(nèi)心與外部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2)提升大學生內(nèi)在修養(yǎng)和氣質(zhì)
同其他重在發(fā)展人體力量的運動不同,瑜伽運動是一種相對柔和的體育項目,對大學生的耐性有一定的要求,在舒緩的動作和悠揚的音樂中體會內(nèi)心的變化,體會一招一式的瑜伽動作中包含的文化意蘊和人生哲理。瑜伽的動作融合了一些舞蹈、藝術體操等運動形式的動作,通過優(yōu)雅的動作這一身體語言來傳遞練習者的心聲,提升練習者的氣質(zhì)和涵養(yǎng),陶冶大學生的情操,豐富其文化生活。大學生氣質(zhì)的提升,能夠增強其自信心,為其今后進入社會打好基礎,更好地迎接挑戰(zhàn)。在瑜伽的“八支行法”中,對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練習者遵守一定的道德準則,這也是一種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zhì)提升的有效方法。
(3)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瑜伽運動講求“知足”、“苦行”,希望人們不過分執(zhí)著于自己的分外之物,經(jīng)歷各種痛苦,這對于大學生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第一,瑜伽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耐心,防止急躁等情緒的出現(xiàn),學會包容,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第二,有助于大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勇敢面對挫折,體驗各種挑戰(zhàn)、困難,激發(fā)自身的潛能。增強心理素質(zhì),冷靜、平和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從而有利于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1)不能盲目追求
雖然瑜伽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且當前世界各國都熱衷于瑜伽健身。各種瑜伽俱樂部和培訓學校的開設,吸引了更多的人去練習瑜伽。由于大學生十分重視自己的體型,追求美和時尚,很容易盲目進行瑜伽練習。雖說瑜伽是相對安全的一種健身方法,但是如果不符合自己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練習不當,很容易受傷。練習瑜伽時,首先要明確自身的身體柔韌性、平衡力和力量素質(zhì),如果強度過大或難度過高,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而且存在身體狀況不佳、情緒波動過大或高度近視等情況的學生都不適宜瑜伽練習,否則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練習前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十分重要,不能盲目追求。
(2)不能急于求成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經(jīng)歷一定的過程。瑜伽這種對人們修心養(yǎng)性、提升氣質(zhì)有著很好作用的運動,更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起到效果。如果急于求成,這樣常常會適得其反,因為著急而使自己的關節(jié)和肌肉受到傷害。初學者,一周練習二至三次即可,通常堅持鍛煉三個月后才能見到成效。
(3)做好準備工作和練后事項
瑜伽是一種體位練習方法,對身體的柔韌性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還有一些高難度動作和極限動作,因此,練習前做好暖身工作十分必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進行,否則,身體很容易受傷。練習后,不能馬上洗澡,否則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不利于身體健康。
總之,瑜伽在高校的開展,對大學生強健體魄、調(diào)試心理、修心等身心發(fā)展方面有著很好地促進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能力。但不能盲目進行瑜伽鍛煉,急于求成,要明確瑜伽鍛煉的注意事項,以防適得其反,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 蘇永駿.高校開設瑜伽課的可行性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2):70-72.
[2] 倪春玲.論瑜伽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03 -105.
[3] 童欣,等.瑜伽對大學生身心健康作用的研究與分析[J].商業(yè)文化,2011(1):195.
[4] 鄒倩.基于大學生健康視野下瑜伽運動價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181 -182.
[5] 劉潔.淺談瑜伽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