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qū)東良小學 李珠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淺見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qū)東良小學李珠明
摘要;小學閱讀是下學生們獲得各種信息最便捷的渠道之一,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獲得信息的最有效的方法。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因此,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關鍵。同時閱讀教學的方法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談一點個人的淺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相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71-0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閱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香味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讀欲”更容易被激起。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進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具體的閱讀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文章中的精煉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他們對文章里生動的記述和描寫產生強烈的感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來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閱讀的理想效果。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遍喿x學習時為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起學生求知欲望的火花,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出好的課堂開頭,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的基礎上,適當地運用一些具體的實物模型、掛圖以及多媒體課件來提高課程的趣味性,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真正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思維訓練的深度和廣度。
1.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指導者、督促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當中,引導、點撥、啟發(fā)以及激勵學生去閱讀為主要任務,例如在教學《草原》一課中,筆者課前播放了一些贊美草原的歌曲和描繪草原景色的一些圖片,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景,讓學生通過課件的插入很快地融入到情境教學中去,同時筆者在引導學生細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抓住景物描寫,品詞句,先讀出對于文章的感受再讀出作者寫作的情感,進一步體會了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觸景生情的,容景與情,情景交融,激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這樣的教學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寫作,既能體現(xiàn)出讀寫結合學以致用,也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益處。
2.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感受到感恩和平實的情感。例如在學習《真正的施主》一文時,文章中對老太太的外貌描寫的很仔細,“一身襤褸,單薄的身體”,筆者在出示相關的圖片后,引發(fā)了很多學生對老人遭遇的同情,進而明白了作者對老人進行施舍的心理,然后讓知道學生朗讀課文,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記憶相關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再如教授《月光曲》一文時,筆者先播放一些相關的音樂,描繪貝多芬創(chuàng)作時的具體情景,讓學生漸入情景,用心靈去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感悟作者的情感,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的讓每個學生都能潛心讀書,在讀中思索,在讀中獲知,并能在讀中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融情于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的效率。
1.通過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來擴展本文的相關知識點。例如在學習《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時;筆者讓學生自己找出最能表現(xiàn)邱少云嚴守紀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樣,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的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這個偉大的戰(zhàn)士,直到最后一刻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fā)出一聲呻吟?!比缓螅?lián)系上下文進行分析:a.邱少云同志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一動也沒有動”?b.他為什么要“一動也不動”呢、c.這表現(xiàn)出了他怎么的性格品質?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疑問,這比讓學生查字典生搬詞義理解深刻得多,讓學生從“讀”中獲得新知;從“讀”中獲得感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2.抓住時機,深化閱讀。在教學中,教師要選擇相信學生,這樣學生才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yōu)的教學效益。例如在學習《三借芭蕉扇》一課時,筆者先出示課題名,讓學生說出他們從課題的感官上知道了什么,A學生說:“我知道課文是寫事的文章?!惫P者又追問道:“寫的是什么事呢?”A學生答道“寫的是借芭蕉扇的事?!惫P者又接著問學生們;“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故事呢?”學生爭先恐后地說:“我們想知道是誰借芭蕉扇?”“為什么要借?”“是怎么借的呢?”“借的結果如何?”筆者按照學生們的這些疑問來進行列表,把問題詳細地寫到板書上,然后在一一的進行解答。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課外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信息來源的渠道,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大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1.分學段向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籍。一二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比較有限,教師在推薦課外閱讀書本時,一般以注音童書和繪本為主。例如《史記故事》《格林童話》《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小學高段學生的課外閱讀,可以根據課本內的閱讀推薦相關的書籍,讓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地的結合,共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的關鍵。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充足的閱讀時間,保證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同時也要及時的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寫下課外閱讀內容的體會、報告等,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
所以,要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讓學生汲取優(yōu)秀閱讀的營養(yǎng),這其中的最佳的途徑就是讓他們多進行閱讀學習。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最關鍵的時期,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抓住以讀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真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小學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閱讀教學的三實:“真實、樸實、扎實”??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只有抓住以讀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才能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何嘉.教學研究的三種主要范式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11(03)。
[2]孫薇.靈活,創(chuàng)新,貼近生活——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點滴談[J].文教資料. 2010(35)。
[3]范玉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9(28)。
[4]韋宏.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慶社會科學. 2006(07)。
[5]彭小明.論語文板書的要求[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