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喜慧
(敦化市實驗小學校,吉林 敦化 133700)
淺談如何開好家長會
董喜慧
(敦化市實驗小學校,吉林敦化133700)
家長會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的有效載體,學校和班主任教師應設計好、組織好每一次家長會,創(chuàng)新家長會形式,尊重家長,發(fā)揮家長的主體作用,促進家長主動參與學校教育,科學開展家庭教育,從而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對學生的教育既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長的義務。學校、家庭、社會三種教育緊密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校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溝通聯(lián)絡、適時調整教育教學方法的重要渠道,也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因此,開好家長會有助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召開家長會是每所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面臨的現(xiàn)實任務,既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永恒的課題。新時期、新形勢、新理念的教育背景要求家長會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社會形勢和教育教學現(xiàn)狀。本文從家長會存在的問題、開好家長會需要準備的工作、科學設計家長會內容、家長會的形式等方面進行探討。
家長會對于每所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都是常規(guī)工作,因此,習慣了常規(guī)套路。有的學校不重視家長會,認為家長會可開可不開,有的學校家長會存在隨意性,有的學校家長會不注重效果,不得不開。具體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家長會開成了“培訓會”。有的學校組織家長統(tǒng)一到校,由校領導以專家身份對全校家長做輔導講座,領導講話結束,家長會便結束,家長普遍不認可這種方式,效果不好。二是把家長會開成了“告狀會”。一些班級在分會場開家長會時,班主任借家長會之機公開向家長述說某個或多個學生在校的種種“違紀行為”,甚至借題發(fā)揮,逼迫家長“回家懲罰”。學生、家長對這種家長會都有抵觸心理。三是把家長會開成了“批斗會”。有的班主任在家長會上翻舊賬,以“某家長如何不尊重老師、不支持老師”等等事例,批評學生家長,以此告誡學生及全體家長要“聽話”。家長對此極為反感。四是把家長會開成了“索捐會”和“推銷會”。有的學?;虬嗉?,借家長會之機向家長拉贊助、搞募捐,有的還與社會辦學機構聯(lián)手,利用家長會推銷保險產(chǎn)品、網(wǎng)校產(chǎn)品,家長對此意見很大。
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深層次原因還是學校對家長會主觀重視不夠,忽視家長會的作用和效果,對家長會的組織方式、方法掌握不多。
那么,家長會怎么開才能得到家長的認可呢?怎么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筆者認為,開好家長會,必須杜絕和改變上述幾種家長會的錯誤傾向和不當做法,科學設計家長會內容,精心組織,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才能開出有質量有效果的家長會。
開好家長會既需要學??茖W組織,又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密切配合。各環(huán)節(jié)設計力求精練,注重實用性。一是應合理確定家長會召開時間。每所學校面對的生源基礎不同,家長開會的時間應有所不同,在這一點上要科學確定。如農(nóng)村學校開家長會的時間可以適當自由一些,城鎮(zhèn)學校家長會時間盡量確定在公休日,給更多家長創(chuàng)造及時參會的機會。二是布置校園環(huán)境突出特色和主題。家長會是家長形象認識學校校風校貌的重要機會,應把校園的美化和日常管理成果集中展現(xiàn)出來,如校門處有溫馨導引牌、有學生禮儀引導,班級板報和校板報等陣地也應有所反映,這樣既可以營造溫馨、和諧的家長會氛圍,也可以讓家長感覺到學校端正的校風學風。三是指導各班級籌備家長會。學校管理層面應對各班級家長會進行把關,指導家長會的內容、形式、程序及所聘請的專家、學者人選。在開會期間應對各班級召開情況進行巡視,實時指導和督促改進。
家長會開得效果好不好,關鍵因素是會議內容,即是不是家長關心、關注的內容??茖W設計家長會內容是家長會成功與否的關鍵。家長會內容沒有固定內容,筆者認為,在具體實踐中可以把握以下三個原則。一是平等對話原則;二是家長主體原則;三是尊重家長原則。根據(jù)這三個原則,我們設計家長會內容就明確了方向。一是平等與家長交流。家長會是學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師與學生家長平等溝通、真誠對話,共同研究對學生個體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的有效載體,應改變以往強調學校領導和班主任說教式、一言堂式的家長會方式,充分聽取家長的意見,引導家長積極主動參與家長會及學校教育工作。如某學校在召開家長會時,留出一定時間充分聽取家長意見或解答家長咨詢,給家長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機會,班主任與家長互動,平等對話,家長們對學校的一些偏見甚至是誤解,也都一一化解。但是在個別班級也曾出現(xiàn)過班主任在聽取家長發(fā)言時與家長發(fā)生頂撞現(xiàn)象,挫傷了家長的積極性,實不應該。二是注重發(fā)揮家長的主體作用。對班級學生無論在哪方面有明顯進步或取得明顯成效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可以讓家長從家庭教育的不同角度介紹經(jīng)驗,此舉既可以提高家長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得到鼓舞,也可以讓其他家長學到身邊的經(jīng)驗,指導作用更加明顯。如某學校八年級某班的一次家長會,班主任根據(jù)學生在校表現(xiàn),挑選了五名在學會感恩、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化學成績提高、會學習、挫折教育等五個方面有明顯進步或提高的學生做為典型,五名學生家長分別從某個方面在家長會上發(fā)言,家長們反映效果很好。三是把尊重家長貫穿始終。家長來自社會各個層面,身份、閱歷、背景各不相同。學校及班主任應當充分尊重家長,對待家長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家長,不以成立家長委員會之名人為給家長分等排位、區(qū)分貧富貴賤,在家長中營造平等、公平、和諧的氛圍。如某班級在學年初召開的新生家長會上,班主任收集家長信息,指定一些有身世背景的家長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這些家長成了委員會的領導,客觀上對那些普通工人、農(nóng)民、貧困家庭的家長形成歧視,試想這些家庭出身的學生又情何以堪?這種做法有拜金、媚富傾向,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是十分不利的。
當前,從城市到農(nóng)村,基礎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發(fā)展,教學理念不斷進步,教學方法不斷改革,在改革發(fā)展的教育背景下,家長會的組織形式也應不斷創(chuàng)新,因地制宜,開展形式靈活、喜聞樂見、交流互動的家長會活動,以不斷適應新形勢要求。一是不同年級、不同學校應探索不同形式的家長會。如某學校在春季家長會期間,把家長會的權力下放到班級,由班主任組織家長會,有的班級組織家長到學校和孩子一起參加聯(lián)誼活動,在活動中讓家長了解班級管理和班風學風,讓家長間互相增進了解;有的班級組織學生家長座談,讓每個家長談怎樣讓孩子學會感恩;有的班級組織學生家長在公園和孩子一起開展公益活動等等,這些家長會的形式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嘗試,我們應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創(chuàng)新型家長會。二是調動科任教師力量參與家長會。班主任教師與科任教師都負責某一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每個科任教師對學生某一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科任教師也有與家長溝通的主觀意愿,家長也有與科任教師交流迫切需要。但是以往一些學校的家長會只是校領導、班主任唱主角,科任教師不參與,這種家長會不全面、不系統(tǒng),沒有達到最佳效果。每個科任教師任一至三個班的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不可能參加每個班級組織的家長會,應考慮輪流參加家長會或以紙條、短信、微信等方式與家長交流溝通。每個班級家長會應保證三分之一的科任教師參加。三是家長會形式應多樣。每個學期或每個學年度的家長會可以設計成主題家長會,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時期設計不同的主題家長會,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輔導,加深家長對學校的理解與信任,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主動性。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長會、藝術教育家長會等等。四是搭建平臺,擴展家長會空間。各中小學校為了不給家長增加負擔,嚴格控制家長會次數(shù),一般情況家長會每年不超過兩次,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家長們希望能夠經(jīng)常與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溝通,這在客觀條件上確實存在很多困難。在當前新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各班級應學會利用新媒體,依托Q群、微信等社交平臺,延伸家長會的廣度和深度,很多班級都建立了家長Q群和微信群,教師和家長可以在業(yè)余時間溝通交流,教師在線答疑解惑,家長間實時交流,家長會上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會后解決,這些溝通方式值得我們研究和利用。
召開家長會不僅僅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交流對話,更是與家長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相互學習的機會。家長會必須保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提高家長會質量和效果,帶動家長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配合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近而影響社會教育工作,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保障。
G625.1
A
1673-4564(2015)01—0105—03
2014-12-17
關健詞:家長會;尊重家長;方法;內容;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