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萍
摘要:指揮是集理論、創(chuàng)作、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這是指從藝術類別特點來說的。同時,指揮又是融組織、訓練、表演三者合一的藝術工作,這是指從藝術工作職責特點來說的。指揮家在工作中既要不斷地完善、提高自我,又要面對合唱隊員,帶領大家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和表演活動。本文主要從技術層面、表演層面和組織工作層面來分析合唱指揮藝術的三個關系。
關鍵詞:合唱指揮 技術 表演 組織
一、合唱指揮藝術的技術層面——圖式與動作
(一)少、多、少
對于任何一個指揮藝術家而言,他們都必須經(jīng)過“少、多、少”的過程,對于每個指揮而言,學習條件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經(jīng)過“少、多、少”的過程大致是相同的。
第一個“少”,是初學階段,也就是學習基礎知識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抓住“學”和“看”這兩部分。“學”是指學習理論基礎和指揮知識,“看”是指觀看別人的練習,借鑒他人的指揮技巧。當?shù)谝浑A段逐漸成熟,你的藝術實踐經(jīng)驗更加豐富,能力提升,就會逐漸進入第二個“多”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時間很長,在這個階段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作品。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冷靜地回首這幾年的工作進展情況,總結(jié)自己的工作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找出解決的方法,不斷提升自己,在自我完善中進步。當?shù)诙€階段做好了,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到第三階段“少”。這個階段主要是以提高為重點,是指揮的成熟階段。
(二)冷與熱
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既要懂得“冷”,也要懂得“熱”,而且還要懂得冷熱結(jié)合,也就是不能過冷,也不能過熱,也不能夠不冷不熱,要懂得處理“冷與熱”的關系。我們知道,“冷”能夠使指揮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分辨優(yōu)良和差勁,懂得指出錯誤并且及時糾正。但如果過冷,就會使自己缺乏動力和活力?!盁帷钡膬?yōu)點就是感情豐富、活力四射,營造活躍的氣氛,能夠帶動隊員的氣氛。但如果過熱,就會缺乏理智,很容易沖昏頭腦,聽覺出現(xiàn)問題,甚至把握不好音準節(jié)奏。因此作為一名指揮,要懂得處理冷與熱的關系,根據(jù)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掌握好“冷與熱”,使作品的感情更好地表達出來。
(三)帶與跟
“帶與跟”是指揮在排練特別是在演出時指揮方法的具體運用?!皫А笔菐ьI、帶動、引導的意思,“跟”是跟隨、跟從的意思。一般來說,“帶”是在音樂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等發(fā)生變化時,指揮要主動地、果斷準確地“帶”,把豐富的情感變化表現(xiàn)出來?!案笔侵冈谝魳返陌樽嘞缕椒€(wěn)地進行,這時候的速度和力度都是沒有什么變化的。這時指揮可以比較冷靜地進行客觀檢驗,作重點啟發(fā),并且不至于干擾大家的演唱。
(四)剛與柔
“剛與柔”是指揮的線條與手上的動作。 如:《怒吼吧,黃河》從呼吸、起拍、進聲,手與臂的肌肉要繃緊,彈跳有力,突出一個“剛”的手勢,才能表達出“怒吼吧,黃河”宏偉的氣勢。如果一般的打拍子抓不出棱角,突出不了語氣,就不可能表達出它的“剛”勁來。其中有一段是表現(xiàn)痛苦的回憶,手上不但要“柔”,而且要非常連綿深沉,甚至將呼吸的氣口都要給出來,才能進入意境,感染聽眾。
二、聲樂指揮藝術的表演層面——情緒與性格
(一)冷與熱
“冷與熱”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是內(nèi)心活動表達的一種程度?!袄洹钡囊馑际莾?nèi)心沉著而不感情用事,不外顯;“熱”的意思是內(nèi)心興奮激動,感情投人而又外顯。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既要懂得“冷”,也要懂得“熱”,而且還要懂得冷熱結(jié)合,也就是不能過冷,也不能過熱,也不能夠不冷不熱,要懂得處理“冷與熱”的關系。我們知道,“冷”能夠使指揮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分辨優(yōu)良和差勁,懂得指出錯誤并且及時糾正。但如果過“冷”,就會使自己缺乏動力和活力?!盁帷钡膬?yōu)點就是感情豐富、活力四射,營造活躍的氣氛,能夠帶動隊員的氣氛。但如果過熱,就會缺乏理智,很容易沖昏頭腦,聽覺出現(xiàn)問題,甚至把握不好音準節(jié)奏。因此作為一名指揮,要懂得處理“冷與熱”的關系,根據(jù)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掌握好“冷與熱”,使作品的感情更好地表達出來。
(二)剛與柔
“剛與柔”是指風格情感、性格對立的兩個方面?!皠偂笔潜憩F(xiàn)出堅強有力、挺拔堅毅;“柔”是表現(xiàn)出溫和而不強烈,與剛相對。例如進行曲風格的歌曲以剛為主,抒情性的歌曲以柔為主。但作為指揮還要善于在前者中找出抒情性的句子,在后者中找出剛的一面。從而剛?cè)岵?,塑造完整的藝術形象。因此,指揮根據(jù)音樂作品的風格、感情、性格等通過手與臂肌肉的松與緊的變化,體現(xiàn)剛與柔,這樣才會產(chǎn)生完美的藝術效果。
(三)動作與表情
作為指揮來說,圖式與動作是音樂的語言,通過圖式和肢體的“語言”,“說出”內(nèi)心的“話”來。然而僅僅有了這些“語言”,要表達音樂的情感還是不夠的,必須具備豐富的表情“語言”與手勢共同完成表達的任務。表情是從面部或姿態(tài)的變化上表達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或者說是表現(xiàn)在面部或姿態(tài)上的思想感情。表情的重點是在眼神,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就說明眼神的重要性。指揮的表情應該是非常豐富的,眼睛是能夠傳神的。指揮對作品特有的激情和感覺不是模仿出來的,在激昂向上或優(yōu)美動情的音樂面前,如果表情呆板,冷若冰霜、兩眼無光、呆滯是勝任不了表達音樂任務的。指揮豐富的面部表情反映指揮自己的藝術情感和精神狀態(tài),這樣才能帶動合唱隊員的演唱情緒。
三、組織與管理
(一)嚴與松
這是指在組織排練活動時,要處理好“嚴與松”的關系。一個負責任的指揮在排練階段都表現(xiàn)出認真不放松,嚴格要求,精益求精又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這是指揮的職責所在。然而如果把嚴格要求等同于嚴厲指責,利用指揮的位置使用不恰當?shù)恼Z言責怪、訓斥,甚至諷刺、挖苦隊員、罵人則是有害的。指揮往往在合唱隊員經(jīng)過反復排練仍達不到要求時,容易產(chǎn)生急躁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采用恰當?shù)姆椒ǎm合的手段,能夠使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否則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指揮還應在排練時善于營造祥和、寬松而又生動活潑的藝術創(chuàng)作氛圍,以自己的優(yōu)秀品質(zhì),熱心、耐心、細心地引導合唱隊員,使這個隊伍產(chǎn)生無窮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與指揮一同克服困難,提升自身素質(zhì),不斷進步,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endprint
(二)管與放
“管”指的是管理。每個合唱組織中都有若干管理者,即團委會成員,包括正副團(隊)長,藝術指導等。作為指揮在其中的角色,因情況不同而擔任的角色也不一樣,有的是團(副)長兼指揮。有的是藝術指導兼指揮,有的是只擔任指揮一職。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實踐證明指揮都不同程度地介人參與著管理。那么指揮哪些事情該管,哪些事情該放呢?事事都管,顯然指揮的精力是達不到的,也沒有必要這樣做,而且也未必都管得好,事事都不管,又與指揮的身份和位置脫離。另一方面又要該管的管。比如排練是以指揮為中心的,就不能推和放,要敢于承擔責任。不該管的堅決要放,給團委會領導充分的信任和權力。再有,指揮要經(jīng)常與領導成員進行溝通,研究工作,以便在認識、觀念、理解、方法等方面取得一致,達成共識,有利于的合唱團的建設和成長。
(三)基礎與風格
基礎與風格本是兩個不同方面的概念,然而當它們處在藝術活動的同一范疇中,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個合唱團要想唱出某一作品的風格時,或合唱團要形成自己的風格時,基礎是前提,是保證。試想如果連音準、節(jié)奏、咬字吐字都未解決好,聲音且不統(tǒng)一,缺乏和諧,怎么可能表現(xiàn)出作品的風格呢?又怎么可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呢?可見,打好基礎才有可能出風格。
另一方面,有了基礎但演唱時又不講風格特色,千篇一律,顯然又是不行的。這就要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研究作品的藝術風格。以中國作品為例: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是漢族的,還是少數(shù)民族的;是進行曲的,還是抒情的;是借鑒西洋音樂手法的,還是具有中國民間特點的。都得根據(jù)具體情況著重去表現(xiàn)。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合唱團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
四、結(jié)語
總的來說,本文從技術層面、表演層面和組織工作層面這三個方面分析了合唱指揮藝術的三個關系。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不僅是合唱團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而且是整個合唱演唱的再創(chuàng)造者,又是表演者。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指揮藝術家,既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學造詣,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指揮工作進行得更好,才能成為一名更優(yōu)秀的指揮藝術家。
參考文獻:
[1]孫從音.合唱藝術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2]馬革順.合唱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3.
[3]馬革順.馬革順合唱指揮文集[C].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4]馬革順口述,薛彥莉整理.生命如圣火般燃燒:馬革順自傳[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5]樸東生.指揮入門[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公司,1997.
[6]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編.論指揮(音樂譯文集)[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1.
[7][德]海爾曼.舍爾欣.指揮教程[M].王元方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8]張大勝.合唱指揮研究[M].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