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雄
摘要:就音樂教學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就是視唱練耳,它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基礎素養(yǎng)的最重要途徑,只有上好視唱練耳課程,才能真正意義上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聽辨能力,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目前,在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變成不可協(xié)調(diào)的矛盾,阻礙學生的發(fā)展。本文就新時期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的解決措施展開論述,旨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 視唱練耳 教學 問題 解決措施 培養(yǎng)
視唱練耳是指看譜即唱,它要求學生要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將樂譜上標記的音高低、長短等準確無誤、帶有情感地唱出來。但由于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枯燥、單調(diào),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排斥這門課,這成為學校以及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給高校視唱練耳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最終更好地為音樂實踐服務。
一、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音樂樂感的培養(yǎng)
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目標是什么?人們指出其目標是不斷提高學生從事音樂實踐活動的能力。相關資料表明,音樂是藝術最重要的表現(xiàn),而在音樂中,最重要的就是“聽”,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只有教會學生去聽,才能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聆聽習慣,才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關注自己身邊有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音樂。
(二)注重教師的主導性,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路明燈,在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是說教師是課堂的主導,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是我國各大音樂學院、藝術學院等的必修專業(yè),它可以衡量學生是否具備學習的素質(zhì)和條件。目前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還處在這樣一個階段,“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就教師而言,并沒有注重構建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沒有與學生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為此,學生并不想與老師展開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師會過分強調(diào)自己的權威,會極端強調(diào)自己的地位,這種教學方式既不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也不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會使學生失去應用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當代音樂環(huán)境相脫節(jié)
一直以來,高校視唱練耳教學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學模式不當?shù)?,這是目前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成效不明顯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中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教學者如果還沉浸于傳統(tǒng)的模式教學,那么就會出現(xiàn)與音樂環(huán)境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當然,這也是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今天,計算機音樂制作以及相關的電腦多媒體系統(tǒng)等都得到了不斷完善,充分利用計算機,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興趣已然成為必然,這是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教師必須掌握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之一。
二、提高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解決學生認識方面存在的問題
高校視唱練耳教學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相反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同時視唱練耳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音樂基礎。但是目前我國視唱練耳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訓練枯燥、學生積累少、成績效果慢等,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指出必須加強學生對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認識。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進行簡單的視唱練耳教學訓練之后,就會急于后面課程的學習,這是我國學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的重要原因,這不利于學生的繼續(xù)深造,也不利于學生對綜合知識的掌握。針對這種情況,現(xiàn)代視唱練耳教學必須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不斷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同時,學生要學會不斷的輔助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要真正意義上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最終提高教師教學效率,促進教學工作的展開。在訓練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的模仿,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這影響了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由此可見最重要的就是從學生出發(fā),不斷提高學生對于視唱練耳的認識。
(二)從專業(yè)教學的角度調(diào)整視唱練耳教學的重點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學生、教師常常不明確視唱練耳教學的重點、難點,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為有效的提高教師教學質(zhì)量,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切實可行的措施:首先,在視唱練耳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對基礎科目進行分析和了解,在確定了有關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要不斷分析并調(diào)整視唱練耳的需要。比如鋼琴專業(yè)的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已經(jīng)解除了大量的音樂,相應的,教師就可以減少學生有關聽音樂的訓練,并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展開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就除鋼琴以外的其他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這些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都較低,但是教師應針對學生較強的固定音準展開教學;就民樂、通俗歌曲等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學生更多的會傾向于簡譜,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在線譜、音準等方面的教學。這種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厭學心理的出現(xiàn),同時它能夠有效地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展開訓練,是新時期教學普遍使用的教學方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忽視音樂樂感的培養(yǎng)、注重教師的主導性、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當代音樂環(huán)境相脫節(jié)等,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著重指出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加深學生對于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認識,此外,還要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能夠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到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祝晨光.淺析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音樂大觀,2012,(09).
[2]余琳.簡析新時期高校視唱練耳教學問題及改革要點[J].大眾文藝,2014,(19).
[3]郝莉莎.淺談高校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改革[J].音樂時空,2014,(13).
[4]牟志艷.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分析[J].才智,2014,(21).
[5]韓雙黛.淺析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