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宿舍人際關系作為大學生處理社會人際關系的預演,對學生的哲學觀、生活觀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若不能建立一個和諧宿舍人際關系,必然對學生發(fā)展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文章通過對現(xiàn)今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與人際關系不和諧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建議以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人際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 宿舍管理 人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4)02-0015-02
大學階段作為同學們由校園邁向社會的一個重要過渡,是同學們各方面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宿舍作為大學中同學們生活與學習的一個載體,是同學們情感交流,信息溝通,思想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人際關系緊張的高發(fā)地區(qū)。所以構建和諧校園,應先構建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小小的宿舍不僅是大家最直接參與的交流會所,更是一根衡量大學生交際能力、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尺。如果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則可能導致舍友間的互不理睬,互相埋怨,甚至滋生孤僻、嫉妒、自私、自立等有害心理。
一、宿舍人際關系現(xiàn)狀
人際關系處理一直都是大學生薄弱的一項環(huán)節(jié),而與中學相比較,更為廣泛,復雜的社交環(huán)境,要求大學生需要具有更高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而宿舍作為同學們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許多同學卻對宿舍人際關系抱有怨言。據麥可思調查,有近六成高校學生對自己宿舍的人際關系表示不滿意。而引發(fā)宿舍人際不和諧的原因也趨于復雜化、多元化。社會發(fā)展了,為何宿舍人際卻變得復雜了?
二、引發(fā)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的原因
(一)貧富差距過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貧富差距也被迅速拉大,而高校學生家庭狀況也是層次不齊。俗話說,物以類聚,消費水平的不同,導致了大家的價值觀、人生觀的不同。窮孩子愿與窮孩子在一起,富孩子自然更愿意和富孩子一起,無形之中便造成了一種交流阻礙。而家庭條件的不同也使同學們有著或多或少的優(yōu)越感與自卑感,有著這兩種感受的同學極易形成敵對關系。
(二)不健全的心智
由于目前在校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缺失團隊意識,再加之中小學教育偏重于課堂知識學習,而對于課外教育,如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嚴重缺失,導致高校大學生心智不成熟,易產生嫉妒、自私、自利、自傲、敏感等一些不良心理。
1.嫉妒
由于現(xiàn)實與期望的強大的反差,而自己卻不愿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優(yōu)秀,希望其它人不如自己,從而導致許多大學生產生嫉妒心理。如在獎學金、助學金評定過程中,一些妒忌心、功利心較強的同學往往因為自己不能享受到利益,而產生嫉妒、猜忌心理,甚至從中作梗,由此影響舍友關系。
2.自私
很多大學生由于是家中獨子,自小受盡各種愛護,目中無人,不顧后果。做事只以自己為中心,不愿意考慮他人感受,愛推脫責任,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易使他人產生厭惡情緒,然后逐步演變成矛盾。
3.自卑
由于多種原因,當代大學生心理壓力猛增,由于無法找到自信,便易受到自卑情緒的困擾。而產生自卑情緒的主要原因并非成績不如他人,更多的是缺乏讓他人崇拜的特長以及沒有優(yōu)越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
4.生活習慣差異
雖然大家就讀于一所學校,但同學卻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區(qū)生活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生活習慣必然引起相互的摩擦。加之許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從未進行過集體生活,集體生活意識淡薄,生活作息時間紊亂,常常深夜聊天、玩游戲、打牌、喝酒劃拳。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亂扔臟衣服,臟襪子,寢室抽煙,亂扔煙頭。這些不恰當的行為常常干擾了舍友的生活與休息,時常成為舍友間矛盾的導火索。
三、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幾點建議
培養(yǎng)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不僅對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生活習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心理,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有著深遠影響。那我們該如何構建宿舍和諧人際關系?
(一)以誠交流
在大學生宿舍交往文化中,為人處世是否以誠為本是評價大學生之間人際關系是否和諧的重要標準。舍友的相互理解與尊重是以真誠相待的根基,若做不到這一點,就談不上相互幫助與支持。如果帶著一副面具做人,滿是虛情假意,人家自然會感受到,長久之后,便會對你進而遠之。
(二)善于溝通
良好的溝通能縮小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而許多因大學生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容易不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導致他人誤會,進而對溝通心生畏懼,放棄溝通,以至于處于被孤立的狀態(tài)。因此,大學生要學會溝通,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心理與信心,其次一定的溝通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溝通技巧是交際中潤滑劑,它能更好、更輕松的建起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所以,在交流時,應先學會聽,了解會溝通的人是如何溝通的;其次,要學會簡明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讓聽者更易更快明白;再而要學會在正確的時間,說正確的話。若時機成熟再運用批判、幽默等語言藝術,則更有助于提升交流質量,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三)互相理解
社會的復雜性必然導致個體的豐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習慣相互碰撞,必然引起個體之間不小的摩擦。所以,人生要學會諒解,學會寬容,寬容別人就是成就自己。學會寬容他人的不足,面對別人的缺點要糊涂點,凡事不要斤斤計較,該寬容的時候就要寬容。要學會求同存異,保持大家之間和諧的氣氛,建立互助、互信。而面對平時不可避免的糾紛與矛盾時,應先找自身的錯誤,敞開心扉,互相諒解,退一步海闊天空。
(四)互相尊重
互相尊重是融洽相處的基礎。要尊重他人,他人才會尊重你。首先,應尊重他人人格,無論他人是否殘疾、貧困、或生理缺陷。其次,尊重他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切勿用自己的觀念衡量他人。遵守舍規(guī),不侵害舍友生活權益,如亂扔垃圾、深夜玩游戲。盡量不要做舍友不愿見到的事。學會換位思考,“已不所欲,勿施于人”。
總之,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不僅能使大學生獲得一種歸屬感,還有有益于提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能更好的走向社會。而和諧宿舍關系的構建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因此建立和諧宿舍人際關系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幫助,需要各級領導、老師、同學的共同參與,才能讓大學生們更好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蔡 楊.淺談構建和諧校園——正確處理好宿舍人際關系[J].今傳媒,2012(4)。
[2]馬銀文.當下的修行要學會寬容[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3年。
[3]王亞娟.高校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道德調節(jié)[J].思想理論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