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樺 李勇
(西京學院體育教育中心 陜西西安 710123)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更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提供重要保障。隨著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遷,打破了人們“健康就是沒有疾病”的傳統認識;現代科學健康觀念告訴人們,健康不僅是四肢健全、沒有疾病和不虛弱,更是一種在身體、精神、行為和道德意識上適應人類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和休閑的“身心合一”的完美狀態(tài)。其中,具有良好的體適能是身體健康的最重要標志是享受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強對緊急突發(fā)事件應變能力的重要物質基礎。而陽光體育運動旨在鼓勵中小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走到陽光下進行體育鍛煉,其指導思想是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思想。本研究旨在探討“健康體適能”教學與“陽光體育”運動的結合與發(fā)展,對“健康體適能”教學與“陽光體育”運動相結合的可行性進行探討與研究。
為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切實推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而掀起的群眾性體育鍛煉熱潮被譽為“陽光體育”運動。陽光體育的目的是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質和健康,積極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結合《國家學生體育鍛煉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全面實施,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自此陽光體育運動誕生,并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1]。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體適能定義為:除了應付日常工作之余,身體又不會感到過度疲勞,并且還有余力去享受休閑及應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運動(競技)體適能、健康體適能是體適能按個人需求不同而劃分的。 反應、速度、靈敏性、爆發(fā)力和協調性等素質屬于競技體適能,這是運動選手為在競技比賽中奪取最佳運動成績所具備的體適能;體脂成分、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韌性等素質是健康體適能的主要內容,它以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并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效率為最終目標的體適能,即健康體適能;健康體適能與陽關體育都是以健康為宗旨和落腳點。
幫助學生發(fā)展有助于形成體力充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是健康體適能教學給學校體育教學提出的全新教學目標。通過教授和運用健康體適能概念達到終身體育活動的目的。使學生認識到體育活動的價值,發(fā)現自己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懂得怎樣設計和實施個人健康體適能計劃,充分體現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是學生體適能教學中必不可少的。2007年4月29日全國統一時間啟動開展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發(fā)展學生體適能動”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形成青少年體育鍛煉的熱潮。探索適應青少年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指導青少年開展體育鍛煉遵循計劃性,目的性和規(guī)律性;提高青少年的運動能力,以達到體質健康的標準。這和“健康體適能”教學不謀而合。
激發(fā)人們行為的、預期要求達到的目的或結果稱之為目標。陽光體育的目標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既是發(fā)展和改革的依據有是出發(fā)點,更是發(fā)展和改革所要達到的預期終點。健康體適能教學是以身體健康為目標,而陽光體育運動的目標是“達標爭優(yōu).強健體魄”“健康第一”。從目標的一致性來看二者是相統一的。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健康體適能與陽光體育在行動上相互指導??尚纬闪己玫捏w育鍛煉習慣,切實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韌、神經肌肉松弛以及身體成分是健康體適能的五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健康體適能教學就是從這五大方面進行的。而陽關體育是為配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而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就《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而言,從項目設置上基本涵蓋了健康體適能的心肺,肌肉、柔韌等方面的內容;從全面性上看,健康體適能是集健身、心理、保健于一起的三維一體的體育與健康教育體系。健康體適能教學以突出知識教育為特點,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認識的能力;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是對體育活動正確認識和理解的結果。在體育教學和“陽關體育”運動中發(fā)展健康體適能的基礎理論內容, 可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健康體適能的概念、重要性、運動原則和鍛煉方法。
突出知識教育是健康體適能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認識的能力;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是對體育活動正確認識和理解的結果。任何行為都是內在過程的結果。因此要保持學生自身和社會的健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必須以提高學生內在的積極性開始。在“陽光體育”運動和體育教學中發(fā)展身體成分、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韌適能以及體育保健等健康體適能的基礎理論內容,使青少年理解并掌握有關健康體適能的相關概念、重要性、體適能鍛煉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健康體適能教學以所要發(fā)展的具體的健康體適能的內容而定,以跳繩、健步走、溜冰、自行車、游泳等和經過改造的競技運動項目排球、籃球、小場地的足球等具有終身鍛煉價值的有氧活動為主。其組織形式為陽光體育運動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進一步推動陽光體育的開展。
擁有健康體適能,提高生活質量,注重生命的意義伴隨著健康新觀念的全球化普及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陽光體育健身計劃”是我國為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并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而出臺的。學校教育就是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此思想的指導下開展健康體適能教學,進一步促進陽光體育運動。
在我國大力推行陽光體育運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思想深入人心,與此同時,與健康體適能,陽光體育內容相一致的新《標準》于2002年頒布實施。這也標志著我國體育教學評價與世界逐步接軌。在此背景下健康體適能教學引入陽光體育運動,體育課程的改革。
內容設置以提高學生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韌適能等的中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項目促進學生健康體適能的提高。
在普及理念的指導下積極促使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2-3項終身體育鍛煉的體育運動技能。強化課外體育運動的廣泛參與與引導作用健康體適能教學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鍛煉興趣的最佳媒介,通過豐富多彩的健康體適能教學,依照不同性別,年齡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等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逐歩推進過程評價,淡化結果評價,是大多數學生享受健康體適能教學過程的樂趣。發(fā)揮體育課程考試的各種功能,樹立考核服務于教學的思想;豐富考試方法的綜合考核,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考核評價體系,服務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健康體適能”與“陽光體育”的指導思想、目標、教學內容及組織形式等緊密相關。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與基本知識,才能化為行動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中去。真正起到思想的內化。健康體適能教學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鍛煉;以興趣促健康行為能力和終身體育能力的發(fā)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fā)了學生對健康要求的主動性以及對社會健康的責任感,解決了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是陽光體育開展的源泉和動力,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者的有機結合為我國體育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1]王健.健康體適能[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7.
[2]國家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S].教體藝[2002]13號文件,2002.
[3]《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教體藝[2006]6號.
[4]陳雁飛,劉海元.陽關體育運動理論實踐解讀[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5]魏曉光.試析發(fā)展學生“體適能”(physicalfitness)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18(5):15-17.
[6]陳雁飛,劉海元.陽關體育運動理論實踐解讀[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