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婕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倡導聯(lián)系生活的教學策略,目的在于使學生擁有直接的生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盡量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我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體驗到了新課標的實效。下面結合本人小學中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談些淺陋的認識。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動力。我們提出的“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的主動些”,應該出自于學生“愿意”,而不是強迫,愿意則來自于學生對事物和活動的興趣,這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開動腦筋,出謀劃策,采用新穎的教育手段,讓學生形象的感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求知的主體性、能動性。教學中要恰如其分地運用教學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把復雜的內容條理化,把無聲的詞句變成栩栩如生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盡可能創(chuàng)設運用情景來引出新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交際化,富有趣味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在教學banana,apple,pear,bag等單詞時,我把實物帶進課堂,學生立刻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當我示物教單詞時,學生能夠聽音會意,而且不用中文講解,能達到速學速會的效果。又如,在教學Nice to meet you.時,我充分利用可愛的動畫人物頭飾進行教學。我頭戴卡通人物的頭飾向全班學生揮手說,Hello,Im…Nice to meet you.并走下臺,與個別學生邊握手邊重復問候語。利用手勢和表情,讓學生明白Nice to meet you,的含義。然后請一位學生扮演豬八戒,引導其模仿豬八戒憨厚、笨拙的動作。這樣,讓學生們進行角色表演,學生在交際中復習鞏固所學語言材料,學生能為在表演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感到自豪,成功的體驗使他們學有興趣,輕松愉快。小學生好說愛動,表現(xiàn)欲強,把英語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也倍感新奇,再如,當教學服裝類單詞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將老師說的內容畫成一幅幅簡筆畫,看誰畫得又快又好。例如:“This“a skirt.Its yellow,…”然后讓一個學生用英語說內容,其他學生畫,或者四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使緊張、呆板、機械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趣味盎然。
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學生的信心培養(yǎng)。所謂的主體參與的學習氛圍是指學生有一種“我要學”的意識和“我要學”的大環(huán)境,而這種要學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的信心等諸多因素。有了信心,再加上動機和興趣的驅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主體學習氛圍也就形成了。那些成績較差但智商不差的學生由于受教師的歧視而對學習失去信心,也有部分學生由于受其它學科學習中失敗體驗的影響,他們往往有一種心理定勢,“我不行”,“我不會”,而這種心理定勢又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這些學生,我會用眼神鼓勵他們,多讓他們發(fā)言,遇到困難時幫一把。當他們鬧笑話時,不取笑,而且要寬容地對待學生,認可他們的勇氣,讓學生知道只有開口講話,才是語言訓練和提高的最根本的途徑,珍惜自己的機會,不要放棄,不要怕錯,每一次的錯誤都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收獲。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多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學生才會感到學習英語的成功感。
三、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是教學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習方法正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方法不正確,不僅費時費力,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而且使學生喪失信心,甚至放棄學習。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和學習英語的特殊規(guī)律指導學生去學習。比如: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按照量力性原則安排學習的內容。在學習中,各種感官的協(xié)調活動有助于提高記憶效果,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通過看、聽、讀、寫的有機結合記憶單詞,背誦課文。遺忘的規(guī)律是間隔時間越長忘記量越多,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及時復習,多加復習。英語是拼音文字,有些學生用拼音加漢字的方法識記,這樣就留下發(fā)音不準的毛病。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用音、形、義結合的方法學單詞、記單詞。當然,語言的表象背后也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勤于思考,勤于總結,引導他們主動發(fā)現(xiàn)掌握語言規(guī)律。只有讓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方法,從“指導學習”逐步向“獨立學習”轉化,從而主動獲取知識,學生才會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四、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
有效的評價是促進學習的催化劑。評價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望,而且可以激勵學生不斷向上。學習評價有多種方式,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價與他人評價、小組評價相結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常用“Clever boy/girl、Very good、Wonderful 、Perfect”來評價學生,受表揚的學生看到全班同學為他/她鼓掌時,都感到非常地自豪。在評改作業(yè)時,我也一改傳統(tǒng)的方式,對的我會在臉上畫—張表示笑意的嘴巴,不對的我會在臉上畫一張表示哭意的嘴巴。這樣,既增強了趣味性,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總之,新課程改革,使得英語課堂走上了“綜合化、活動化、多樣化、情感化、多元化”的道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產生成功感,促使他們去主動研究,主動探索,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小學英語教學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