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曉妍
摘 要: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 合作學習 主動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a)-0231-01
《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入實驗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說到小組合作,應該不是一個新興的課題,我們的課堂上時不時地都會出現(xiàn)讓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的環(huán)節(jié)。這學期,契合學校研究的主題,我們教研組擬定了“激發(fā)學生小組合作興趣”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的教學研究在平日的課堂上摸索著,嘗試著,小組合作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當布置好堂課的教學任務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時,學生可謂是熱鬧非凡。有的“你爭我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學生甚至天南海北地東拉西扯,高談闊論,說了許多偏離了教學內容之外的話;有的學生在討論時不能以理服人而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更有甚者仿佛局外人,泰然自若地在小組合作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表面上看學生們簇擁在一起七嘴八舌、氣氛高漲,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似乎成了課堂的主人。
直到在那個周三聽了大連市教育學院李鳳榮老師的講座,才使我們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有了正確的認識:不是4個人湊在一起就叫小組合作,也不是組里有一個組長能夠代表小組成員回答問題就叫探究學習。要有明確的方法,規(guī)定的時間,學習的內容要唯一,參與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掌握知識的要點。聽完講座之后,結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組又重新設定了研究主題:調動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參與的策略。之所以確定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覺得孩子還是比較小,不應過早地給孩子們打上標簽,還是應該通過老師的各種方法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有所得。
如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小組合作中認真參與,積極完成學習任務,我們組的老師通過不同的方面進行著探索。在這里,我結合數(shù)學課堂介紹一下我們組的兩點做法。
1 細化要求,明確規(guī)則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毙〗M合作也不例外。數(shù)學課堂上一般都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尋找解s決問題的策略,或是找到計算的不同方法。如果僅僅是提出這樣的要求: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來解決問題,那么就會有部分學生因懶惰也好,注意力不集中也好,或者就覺得自己做不出來而在那里無所事事,就等著其他學生發(fā)言,他就可以不用思考就得到了答案。所以我們在布置合作任務時往往把任務具體細化,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每個人需要做什么,讓所有的成員都各盡其責。
1.1 “每一位同學”
在課堂上提要求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加上“每一位同學”這句話,讓小組里的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在計算的時候,每一位同學都選擇一個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然后再小組匯總;撥計數(shù)器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要在小組里演示一遍你是怎么算的,不會的由組內其他成員教會為止;區(qū)分概念找異同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要說出一條自己的想法。
每一次的小組合作我們都這樣來要求孩子,孩子們就會慢慢養(yǎng)成在每一次小組合作中都認真參與并完成的習慣。
1.2 “看誰和別人不一樣”
會學習的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的孩子其實不用額外關注,他們也會認真參與小組合作,對這些孩子的要求就要稍高一些,“看誰和別人不一樣?”就是在激勵這樣的孩子,別人想出了一種方法,你能不能想出另一種方法?
1.3 “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學會”
班級里有幾個孩子和大家的差距比較大,要想把他們教會必須是一對一的輔導,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讓他們獨立完成一項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對于這幾個孩子的要求,就是“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學會”,解題思路也好,判斷方法也罷,他們能在短時間內重復出別人的答案,也是一種學習。
2 多元評價,體驗成功
教師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保證,是學生進步的“強化劑”。我覺得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可從三方面著手。
2.1 引領小組長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
這些組長都是通過全班民主推薦為而來,他們威信高,愛動腦筋,合作學習中參與熱情高、探究能力強,通過每課一總結方法激勵他們帶領其他成員共同探究進步。
2.2 激勵組員積極參與,不斷超越自我
教師對個人進行評價的首要意識是: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fā)展,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我們知道,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被肯定、被尊重、被賞識的需要,每個人仿佛都是為了受賞識而生存。為此,教師應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tài)去尋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以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越來越自信。實踐表明,及時有效地呈現(xiàn)激勵性評價,能有效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個人的評價包括個人參與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的能力等。
2.3 開展組際互評,謀求全班共贏
小組合作學習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jù),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大家合作達標。我注重組際互評,讓學生對合作小組集體做出合理的評價,從中反映學生集體或個人的素質情況。每天評價,每周總結,配合默契獎,共同進步獎等,并進行獎勵,從而增強集體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并提出下一周建議以及努力的方向。
總之,合作學習有利于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生生間的互動,調動中差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利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這樣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知識形成的過程,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05.
[2] 張茜.透視小組合作學習[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08.
[3] 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