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華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與心理素質,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把德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使語文基礎知識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其次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提出了有效措施,促使德育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全過程。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教學 德育 思考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主要是引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審美能力、文化能力,進而促使小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得到提升。但是在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家長忙于工作,并由于語文教師太過于注重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導致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容易被忽視。把德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小學生主動學習的行為。其次可解決枯燥乏味的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生活,這樣才可促進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教師太過于注重學生分數
目前,大部分的學校與教師為了提高知名度,太過于注重小學生的升學率,導致在語文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都是以提高學生成績分數為目的,來進行一系列的基礎知識培訓教學,從而忽視小學生的品德與情感問題。而這樣不僅使小學生無法達到理想的語文成績,還會使小學生厭倦語文教學課程,也就發(fā)揮不了德育的目的。
(二)語文教師對德育理念了解不完善
由于語文教師對德育理念了解不完善,也就無法全面掌握語文教材德育的內容與重點,導致語文教師對語文教材無法進入深入探究,而德育目的也就無法達到。與此同時,由于語文教師對德育理念了解不完善,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滲透德育也只是空談,這樣不僅會影響小學生的品德問題,還會降低小學生的素質水平。
(三)語文教師缺乏豐富的專業(yè)知識
要想把品德教育融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就必須具備扎實的教學功底,但由于小學語文教師缺乏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也就達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而語文教師缺乏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不僅會影響小學生品德培養(yǎng),還會影響小學生的升學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措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可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情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下從語文教學課堂中、從課外活動中、從課外閱讀中、從語文教師角度四個方面融入德育,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品德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一)從語文教學課堂中融入德育
語文教學課堂是培養(yǎng)小學生基礎知識與品德教育的最佳場所,也是語文教學課堂中融入德育的主要措施。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首先可通過運用感情熏陶法,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豐富,并對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進行輔導與培養(yǎng),進而可有效提高小學生的素養(yǎng)。與此同時,感情熏陶法還可使小學生與語文教師的情感統(tǒng)一,促使小學生的想法與觀念得到盡情展示,這樣有利于語文教師德育教學的開展,使小學生有效地在語文教學課程中吸收品德教育。
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必須運用講析理解法,對德育和智育進行完美結合,在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首先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發(fā)揮作為引導者的作用,來引導小學生自行思考與探究,并理解小學生提出的要求問題,最好給予肯定與支持。這樣才可促使小學生熱愛語文教學課程,同時也能使小學生了解語文教學內容的含義。
另外,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做好榜樣,在小學生的意識里就培養(yǎng)良好品德,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尊老愛幼、遵守紀律、勤儉節(jié)約、文明禮貌的好習慣。通過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融入品德教育,可有效地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提高道德情感。
(二)從語文教學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
小學語文教學課外活動,可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知識,通過把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課外活動中,可使小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與思想品德都得到提升。為了能更好地把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課外活動中,語文教師可運用成語接龍、演講、文章朗讀等多種方法,來實現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培訓與品德教育目的。與此同時,從語文教學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這樣還可促進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從語文教學課外閱讀中融入德育
語文教學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小學生基礎知識的重要部分,通過把德育融入在語文教學課外閱讀中,不僅可豐富課外閱讀語文內容,還可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在語文教學課外閱讀中,語文教師首先應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小學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興趣、不同愛好來準備不同類型的課外閱讀資料。其次,在語文教學課外閱讀過程中,語文教師還應發(fā)揮引導的作用,引導小學生的正確思維,提升小學生的思想覺悟,促使小學生能在課外閱讀中獲取語文基礎知識與品德教育。
另外,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外閱讀課程中,還應安排各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活動,來激發(fā)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進而使小學生能夠熱愛語文課外閱讀,促使小學生品德的提升。
(四)從語文教師角度出發(fā)
要想使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從語文教師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開展品德培養(yǎng),進而才可使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實質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語文教師具有正確的言行舉止與道德情操,才可使小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情感得到提升。因為只有語文教師做好榜樣、以身作則,小學語文教師才能真正達到德育的目的。
另外,在語文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還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語文基礎知識與德育完美結合,促使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應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點,并制定培訓計劃,這樣不僅可使小學生的特長得到全面發(fā)展,還可促使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通過從語文教師角度出發(f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可有效促進小學生品德教育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可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上通過從語文教學的課堂、課外活動、課外閱讀、語文教師四個角度融入德育,不僅可使德育貫穿于語文教學全過程,而且也可使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文化能力、探究能力等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曉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
[2]于振軍.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赤子(中旬),2014(02).
[3]王忠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4(02).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