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梅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課課程是為了培養(yǎng)信息技術專門人才開設的,其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專業(yè)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化社會成為了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狀況,要適應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就要從提高學生的理論和操作相結合的能力,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計算機學科知識,具備較強的計算機運用能力。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需要計算機教師深入研究教材,提高計算機教學的實用性,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和能力能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一、巧妙設計教學,構思有效備課
(一)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計算機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同時學習內容要和實際操作結合進行,既能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又能使他們對操作熟練掌握。例如,在教學“Office 2000”的“Word”內容中的對“文本框設置”這一節(jié)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先要思考如何來組織教學內容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對這一部分內容充分掌握。首先要用巧妙的構思來進行課堂的導入,引起學生對要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主動地對教師安排的學習內容集中精力。我在進行教學時,先展示了我自己用計算機編制的一份“報紙”,在報紙中包含文字、圖片、表格。但是這份報紙還缺少文字輸入,這時我提出問題:如何往報紙的文本框中輸入文字呢?學生都積極地進行操作,通過探究,他們找到了如何往文本框輸入文字,并對文本框的設置進行了了解,有效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二)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心態(tài),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來深入了解他們,使課堂教學的進行能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積極參與,使他們提高學習計算機的信心。同時要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實際操作中,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既要安排實際操作內容,還要引導和啟發(fā)他們進行新知識的探索。而對于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他們學習計算機的信心,通過布置一些簡單的內容讓他們感到學習計算機的樂趣,克服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失敗感,逐步地建立起要學好計算機的信心,使計算機能力逐漸提高。
二、從教學策略方面著手構思有效教學方法
計算機教師有了好的教學設計之后,還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和策略雙重的引導下,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引導他們產生探索的欲望。
(一)吸收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華
在新課改實施后,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不符合新的教學理念的地方,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中還有很多值得教師繼續(xù)堅持的方面。例如,在學習比較復雜的知識和操作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按部就班法,讓學生跟著教師進行操作。和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按照教師的操作進行,還要對這些操作進行思考和理解,使其正確被學生掌握。利用教學方法中的新理念結合好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學效率。
(二)采用問答式教學法
孔子說得好:“非學無以質疑,非問無以廣識?!苯處煘榱艘龑W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深入思考,可以在進行課堂學習時運用提問的方式來刺激他們思維的運轉,達到教學效率提高的目的。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插入”過程中鼠標的指針變換非常重要,教師要針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提問:當鼠標指針出現(xiàn)雙向箭頭的時候表示什么?(大小改變)當鼠標指針出現(xiàn)“橫向和縱向雙箭頭交叉型”的時候又表示什么?(可以移動文本框)而什么樣的鼠標指針才能插入文字呢?(“I”形)再通過此提問大家:當鼠標出現(xiàn)上述三種情況,對其他對象的操作合適是否適用呢?(是)在一問一答中,學生結合實踐操作,不斷提高實踐能力。
四、教學指導延伸到課外計算機學習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學習目的,才能促使自己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在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學習計算機學科的重要性,并通過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到計算機在生活中的用處,使他們對學習計算機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善觀察、勤思考的習慣
為了讓學生提高計算機的運用能力,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例如,在給學生布置如下作業(yè):利用計算機設計一份板報。為了有更好的設計思路,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來查詢優(yōu)秀板報的設計或觀察其他班級中板報中的亮點,結合自己的思考來進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了,同時在認真觀察,努力思考的過程中他們對計算機學科的學習更加充滿激情。
總之,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具備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是否能體現(xiàn)其價值,通過計算機課堂的積極參與,學生獲得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是否能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在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教師要重視計算機教材的更新,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能為他們在步入社會時提供有力的競爭條件,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