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娟 王明芬
摘 要:初中英語學習低迷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通過對英語學習低迷現(xiàn)象的問卷調(diào)查及其成因剖析,大膽探究消除低迷現(xiàn)象的策略,尋找“學為中心”教學新路徑:創(chuàng)設和諧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師生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巧用教室環(huán)境資源、創(chuàng)設學生健康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溫馨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實行同伴互助法,夯實英語詞匯教學;開發(fā)學生資源,拓寬聽說學習渠道,提升聽說能力;創(chuàng)設平等對話平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開展接龍游戲活動,提高寫作熱情。運用這五大舉措,營造了輕松和諧課堂學習環(huán)境,引領學生英語交際,消除英語學習低迷現(xiàn)象,促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做到學業(yè)心理雙贏。
關鍵詞:英語學習低迷;“學為中心”;消除低迷情緒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浪潮越來越高,新版教材更體現(xiàn)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很多農(nóng)村初中生不適應新教材,加上小學基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本身又對英語不夠重視,各科作業(yè)多,很少有時間去鞏固復習當天所學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科越學越吃力,最后導致心有余而力不足,英語成績逐漸下降,學生的學習壓力有增無減,很多學生出現(xiàn)情緒低迷狀態(tài)。
二、初中生英語學習低迷主要表現(xiàn)及成因剖析
1.初中生英語學習低迷主要表現(xiàn)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低迷成因,首先筆者對50人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對英語比較感興趣的學生(約32人,占64%),在調(diào)查表中幾乎都不存在這些低迷現(xiàn)象,調(diào)查結(jié)果中的人次基本集中在部分成績中下的學生中(18人,占36%),這個數(shù)字超過三分之一,而且根據(jù)平時成績分析,這些學生由于情緒低迷、消極、悲觀等原因,逐漸對英語失去興趣。
2.初中英語學習低迷成因剖析及調(diào)查
初中英語學習消極低迷情緒的產(chǎn)生一般都是有先天的不良素質(zhì),然后再加上后天的誘發(fā)因素,歸納出這18位有情緒低迷的學生,主要由于自身因素、學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引起,這些成因的具體表現(xiàn)如下:
為了讓學生在初中階段盡快學好英語,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努力探索有效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消除英語學習低迷的消極心理的教學對策,目前已初見成效。
三、探究消除初中生英語學習消極低迷心理的有效策略的理論依據(jù)
1.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教育應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將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結(jié)合起來。情感是認知活動的基礎,沒有積極的情感,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就會削弱。
2.“學為中心”
“學為中心”主要指的是教師應關注班級每個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在課前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誘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上進行師生間、生生間的多邊互動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3.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原則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最大限度地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使學生會學、好學、樂學,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四、消除英語學習消極低迷的教學對策
很多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低迷情緒,往往與不良的環(huán)境和教師的單一的教育方法有關。所以,應當從改變環(huán)境入手,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校環(huán)境、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和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更有自信地學習,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智力、學習能力的差異,采取多種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培養(yǎng)開朗的性格、堅強的意志,消除英語學習的消極低迷情緒。
1.創(chuàng)設和諧育人環(huán)境,促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活動
學生的消極低迷心理往往是由教師的過于嚴肅或簡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造成的,面對學生的種種壓力,教師更應該走進學生心里,呵護學生。輕松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學好英語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教師應巧妙設計教學活動,營造相對輕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
例如,在上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時,學生對動物比較感興趣,但課堂上如果只是讓學生看著圖片說英語,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甚至一小部分學生懶得配合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將會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筆者在上新課前,制作一些動物課件,將圖片蓋住大部分,露出一個角,運用猜謎游戲,問:“Whats this?Can you guess?”讓全班學生一起回憶所學過的動物名詞,一些平時不很積極的學生會積極而又大膽地猜測,盡管有些單詞如“koala”等讀音不太標準,但是在教師的幫助下,他們會正確地讀出該動物的單詞,教師很自然地導出本節(jié)課內(nèi)的新詞匯:“What animals do you want to see?” “Why do you like them?” 當學生回答了大部分動物的時候,教師就將投影逐一展示出來,學生看著投影上的動物,對上面兩個問題就可以問答自如了。學生熟練掌握了tiger,elephant,panda, lion,giraffe,koala等動物名詞及cute, interesting,fun,smart, lazy, beautiful,scary,friendly等相關一些描述性形容詞。有了這樣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反思:學生在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就會高度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從而加速掌握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營造輕松學習氣氛,消除學生學習低迷情緒,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巧用教室環(huán)境資源,引領學生英語交際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交際性語言總需要一個語言環(huán)境,英語課堂教學很難提供這樣的平臺。學生學習除了圖片、實物、多媒體和課本,在課堂上很難有其他輔助材料,由此一些交際活動很難開展起來。為了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本人巧用教室環(huán)境資源,使教學內(nèi)容淺顯易懂,學生活動充滿生機。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時,本人將教室一、二兩組間和三、四兩組間作為街道,并命名為Bridge Street和Center Street。第一、二排間為first crossing,第二、三排間為second crossing, 以此類推。朝第一、三組轉(zhuǎn)彎則為Turn left,朝第二、四組轉(zhuǎn)彎則為Turn right。有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境,學生學習問路和指路就小菜一碟了。教師叫同桌兩人準備幾分鐘,然后叫學生上講臺表演。學生從抽象虛擬的空間概念搬到了教室現(xiàn)實空間,把教室作為一個大街區(qū),活動氣氛高漲。(下面是兩位平時不是很活躍參與課堂的學生站在第一、二組前面進行對話)
A:Excuse me, is there a restaurant near here?
B:Yes, there is.
A:Where is it? Can you tell me?
B:Sure.Go along Bridge Street. Then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crossing.
The restaurant is on your left.
A:Thanks.
B:Youre welcome.
說完后,B同學按A同學的指點走,走到了飯店位置:Oh, I can see the restaurant. Its on my left. Its here.
這位學生邊回答邊幽默地拍了一下飯店所在位置的這位同學的肩膀,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反思:對話雖然很簡單,但是如果教師僅僅設計一些課件,看著課件上的圖片進行對話,學生的對話效果遠比不上現(xiàn)成的教室作為街區(qū)圖進行對話來得直觀、真實。因此,給學生一個生活化的舞臺,他們釋放的能量一定是一個最大值。
(3)創(chuàng)設學生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做到學業(yè)心理雙贏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英語教學的成敗,如果學生對某一門課不感興趣,他就會疏遠教師,教師就應該彎下腰來,主動與學生溝通,尤其是多與學習情緒低迷的學生接觸,多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進行學業(yè)輔導,教師的親切和耐心會感動學生,本人經(jīng)常利用業(yè)余時間,如中午或放學休息時間,或晚自修督班時間,采取多樣化的幫輔形式,而且做到每一次幫輔后,都及時記錄幫輔經(jīng)過,這樣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學生每一個階段的心理變化以及他們的學習情況,做到心理、學業(yè)雙贏。
一句贊美的話,像雨露灑向干枯的田野,讓人沁入心脾,溫暖心間。本人在晚督班時,一位男生學習松懈,總覺得無所事事,15分鐘過去了也不知道該學哪一門課,于是,我就叫他到我身邊預習第二天要上的內(nèi)容,他受到了教師的重視后受寵若驚,在身邊不停地提問,不停地把教師講的記下來,下面有幾個學生趁教師不注意在聊天,這時我就指著身邊的學生隨口一句:“榜樣就在此?!闭l知下面頓然安靜,大家都埋頭做作業(yè)了,身邊的這個學生得到了教師的表揚,學得更加認真了。
在以后的午間、放學、晚自修他都會自覺地跑到我這兒問這問那。而且跟我越來越親近了,其他男生也不甘落后。創(chuàng)設健康的學生心理環(huán)境,能讓英語學習低迷的學生激發(fā)內(nèi)驅(qū)力,這正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真正效應。
(4)創(chuàng)建溫馨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家校合力撫慰學生心靈
筆者采用了書面形式與家長溝通,在每一次單元考試或階段性考試后,對一些有消極情緒但迫切想要進步的學生除在課堂上表揚外,在試卷上寫幾行與家長交流的話,告訴家長孩子的進步,這不僅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了希望,更使孩子感受了進步的喜悅,增強了學習信心。
例如,本學期期中考試結(jié)束后,我將試卷分析完,又叫學生將試卷收起來,我在每份試卷上方寫上幾句送給家長的話,周末叫學生帶回家,讓家長看完后寫好回復,返校時再交給我看。沒想到,有好幾個家長在周末就打電話給我,其中一個家長在電話那一頭傳來那么興奮的聲音!想不到,我只是幾句贊美和鼓勵的話,卻讓家長看到了希望!有哪一個父母看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贊美不為之興奮的呢?同樣,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表揚的學生在行動上會變得很有活力,加倍地努力學習英語。
反思:幾行字,幾句家常話,卻能燃起家長和孩子的希望,也使學生在家長的鼓勵和關心下,更安心地學習。筆者發(fā)現(xiàn),通過試卷上與家長和文字溝通,這兩個學生課堂上比原來更加專注,并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消除了學生英語學習的低迷情緒。
2.采取同伴互助法,夯實英語詞匯教學
初中階段,學生往往學習時間很緊,整天忙于做各門功課,而初中階段英語詞匯量的擴大又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一個單元時,總是要經(jīng)過多次聽寫單詞或短語,但效果仍然很差。久而久之,學生產(chǎn)生厭學甚至放棄心理。教師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學生英語學習很快失去興趣。單詞和短語的掌握對英語學習者來說非常重要,但是,除了早自修可以朗讀背誦,很少有時間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將記憶單詞、背誦短文,課余時間又要完成其他各科作業(yè)。本人采取同伴互助法,學生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在完成各科作業(yè)后,準備幾分鐘后,叫同桌報單詞或短語,聽寫好后有時同伴間相互批改,有時交給課代表,收齊后交教師處,如果沒有過關的,重新聽寫。這樣,即使學生花的時間多一些,也不會產(chǎn)生反感情緒,由此達到詞匯鞏固的最佳效果。
這種學習方法,既延伸了課外學習時間,使學生有了一個緩沖的過程,又幫助學生消除同伴所帶來的壓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同時那些想放棄學英語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學情緒低迷的學生也會慢慢投入到緊張但愉快的學習中來。
3.開發(fā)學生資源,拓寬聽說學習渠道,提升聽說能力
聽說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堂枯燥乏味的課,一到聽說課,學生情緒就明顯低落,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仍然采納傳統(tǒng)教學法,先讓學生聽錄音、對答案,然后就是聽錄音模仿朗讀,接著就是分角色朗讀,最后分角色表演。一堂聽說課跟純對話沒兩樣,學生很難學會獲取信息并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聽錄音前,鋪墊一些聽力材料中的重點或難點詞匯,再來聽錄音,學生會自信很多,聽力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B聽力部分時,如果教師按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聽錄音完成1c和1d的話,學生也能聽懂并理解大部分內(nèi)容,但是傳統(tǒng)教學會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感覺學得枯燥乏味,容易產(chǎn)生低迷學習情緒。但筆者采用鮮活的學生資源,叫一個英語學習不夠認真的學生到辦公室錄音。
錄音內(nèi)容是老師事先根據(jù)1c和1d中的聽力對話材料編寫的。如下:
Hello, Im Tom. I want to tell you about my day. I get up at 5:30 in the morning. I run at 6:00. I eat breakfast at about 7:00.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45. And I go home at 4:15 in the afternoon. I do my homework at about 5:30 and I eat dinner at 7:15 in the evening. I usually go to bed at nine oclock.
Thats my day.
上課時,教師先將該同學錄音時的照片呈現(xiàn)在課件上,同學們看到時一陣嘩然,都感到疑惑:為什么展示李琦(化名)的照片呢?老師二話不說開始播放前一天準備好的該同學的錄音,學生們?nèi)褙炞⒌貎A聽。教師再播放第二遍時,在投影上呈現(xiàn)短文填空,如下:
Hello, Im Tom. I want to tell you about my day. I _____ at 5:30 in the morning. I _____ at 6:00. I _____ at about 7:00. I usually _____ at 7:45. And I _____ at 4:15 in the afternoon. I _____ at about 5:30 and I _____ at 7:15 in the evening. I usually _____ at nine oclock.
Thats my day.
學生對一天的動作在學習Section A時已經(jīng)掌握得比較熟練,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難度不大。為了確切了解學生對時間的掌握情況,第三次播放錄音,填寫時間。如下:
Hello, Im Tom. I want to tell you about my day. I get up at _____in the morning. I run at _____. I eat breakfast at about _____.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_____. And I go home at _____ in the afternoon. I do my homework at about _____ and I eat dinner at _____ in the evening. I usually go to bed at _____ oclock.
Thats my day.
顯而易見,90%的學生能準確填寫,有了這樣的鋪墊,再回歸聽力文本,學生會很自信地完成1c和1b中的兩個聽力任務。
反思:利用學生資源,能激發(fā)全體學生好奇心,又鞭策他們努力學好英語,同時使錄音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和自豪感,體驗了被羨慕的成功感。因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學生資源,拓寬學習英語渠道,充實文本內(nèi)容,使學生既學得輕松又學得全面,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4.創(chuàng)設平等對話平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平等對話平臺是指學習者在小組內(nèi)或生生間的一種學習過程。一般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都是點名叫學生回答問題的,這樣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緊張、厭煩情緒,如果教師為學生搭建小組內(nèi)、生生間的平等對話平臺,學生會有更多語言實踐機會,從而使學生發(fā)言時的害怕、恐懼程度明顯降低。教師應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其注意力。合作學習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
例如,在教學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 11Section A 3a時,教師展示一些與兩封信有關的圖片,指著第一張圖問學生:“What did you do last school trip?” 先叫一個學生回答:“I went to the zoo.” 然后指著同一幅圖片問另外一個學生:“Did you go to the zoo?” “Yes, I did.”讓學生兩人一組準備幾分鐘對其他圖片進行互問互答,強化對圖片的鞏固記憶。
學生會很投入地參與到這個對話活動中來,簡單易懂,對話訓練完后,教師又指導學生看著圖片,將郊游的經(jīng)過相互間復述一遍。初一的學生只要教師給他們搭建的一個平臺,他們就會釋放出全部的精力,好多平時不愛開口的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表現(xiàn)得十分投入、用心。他們在同伴的傾聽和糾正下幾乎都能展現(xiàn)自己的成果,而且會自信滿滿地舉手發(fā)言。
反思:看著圖片進行描述郊游的過程,甚至學生會增加一些評價式語言,使復述內(nèi)容豐滿很多。這樣其實已經(jīng)完成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再叫學生打開課本進行聽讀訓練也只是一個流程而已。
5.開展接龍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寫作熱情
一些基礎知識薄弱、語法欠缺的學生常常因為寫作文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低迷情緒,每當教師布置作文,這些學生就有抱怨,嘴里嘀嘀咕咕不停:“怎么又要寫作文?討厭!”學生為了應付教師的作文,要么東搬西抄,要么中文式的英語寫一通,字跡潦草,教師聽到他們的抱怨,又看到他們劣質(zhì)的習作,更加煩躁,這樣就會使師生關系出現(xiàn)緊張與不和諧,給學生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低迷情緒更加嚴重。面對學生寫作的這種狀況,教師如果改變一下教學方法,開展游戲活動,用接龍比賽的方式,集體完成寫作任務,又會帶來別樣的收獲。
以九年級Unit 4 What would you do?為例,在學習“If I were...I would...”結(jié)構(gòu)時,大部分學生對此結(jié)構(gòu)掌握得還可以,但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心理,讓他們靈活運用虛擬語氣,暢談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煩惱,充分體現(xiàn)“學為中心”思想,又能緩和師生關系,本人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
展示課件:Writing:常常聽學生在議論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了,或者在說老師對學生太嚴格了等等。假設你是老師,你會怎樣做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生心目中喜愛的好老師?請以“If I were a teacher”為題寫一篇短文。
要求:語句通順、連貫。字數(shù)80詞左右。
作文布置下來,有的學生開始搔頭摸耳了,然而筆者布置要求:全班分成兩大組,兩組輪流著說,輪到的學生說一句心里話,但是不能重復他人說過的話。如果有一組接不上來,那么比賽結(jié)束,這一組就算輸。
Group 1: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give my students less homework.
Group 2: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play games with my students.
Group 1: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make my students happy every day.
Group 2: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help my students with their homework.
Group 1: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be strict with my students.
Group 2: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be friendly to my students.
……
結(jié)果兩組學生越說越來勁,他們的句子里無疑說出了他們對教師的要求,是啊,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教師才知道學生的渴望,從這個游戲中我們教師覺得學生是聰明的,其實,我們教師總是對學生不放心,總怕學生掌握不好,沒有為學生搭建平臺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
上述接龍活動中的句子,如果教師再讓學生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下面是一位不很樂學的男生站起來說的一段話)
I like teachers. My teachers work hard every day. They are all good teachers. I also want to become a teacher.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give my students less homework. They can have mor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that they like.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play games with my students. We will become good friends.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make my students happy every day. They will work harder.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help my students with their homework.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be strict with my students but friendly to them.
I hope I can become my students good teacher and also their good friends.
反思:就這么簡單!短文既鞏固了所學的虛擬語氣,又從中了解到學生對教師的渴望理解以及對他們的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已初見成效,從幾次階段性考試看,學生從“不敢寫”到“不知怎么寫”,再到“有點會寫”。筆者對該題的考試得分作了統(tǒng)計,如下表(共50人):
五、成效反饋
通過近一學期的實驗,效果比較明顯,很多原來情緒低迷的學生現(xiàn)在性格變得開朗了,課堂上不再低著頭聽課了,學生對英語學習重新燃起了熱情。筆者在期中后對班級18個學習低迷學生作了喜歡英語的問卷調(diào)查,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習低迷的學生只要教師創(chuàng)設一些良好的環(huán)境,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始終以“學為中心”為宗旨,積極挖掘?qū)W生潛能,消除一些英語學習的低迷狀態(tài),就可以重燃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
總之,初中英語學習低迷情緒的成因和轉(zhuǎn)化,分析成因,采取多種消除學生學習低迷情緒的策略,創(chuàng)設和諧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師生和諧課堂環(huán)境、巧用教室環(huán)境資源、創(chuàng)設學生健康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溫馨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采取同伴互助法,夯實英語詞匯教學;開發(fā)學生資源,拓寬聽說學習渠道,提升聽說能力;創(chuàng)設平等對話平臺,降低教學難度,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開展接龍游戲活動,提高寫作熱情等五大舉措,營造了輕松和諧課堂學習環(huán)境,引領學生英語交際,消除英語學習低迷現(xiàn)象,促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做到學業(yè)、心理雙贏。使他們在良好的師生情感和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找回自信、增強信心,使學生身心愉悅,大膽表達英語和運用英語,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因素,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延伸課外學習時空,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樹立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當然,由于部分學生基礎相當薄弱,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仍然不夠自覺,上課經(jīng)常走神,每次考試下來,成績很不樂觀。
因此,在下一步的教學中,除了采用上述有效策略,還應探索更多更實用的教學方法,使這些學生在原有程度上更上一個臺階,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劉翔平.中小學生心理障礙評估與矯正[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06.
[2]田偉娜.學生心理減壓手冊[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05.
[3]梅梅.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的滲透不足與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7).
[4]張存旺.注重教學效果 培養(yǎng)學生能力[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