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麗
摘 要:留守學生的明天是光明的,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心,去正確地教育他們,他們就會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會給他們帶來幸福、溫暖、快樂!
關(guān)鍵詞:留守學生;家庭教育;空白;快樂;人生觀;價值觀
留守學生的家庭教育幾乎成為空白,學生的教育是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有機結(jié)合,從現(xiàn)在留守學生的教育來看,留守學生的教育存在空前懈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為什么現(xiàn)在有這么多的留守學生?值得每位留守學生的父母深思。
一、孩子“放”在家,家庭教育幾乎成為空白
“在家想管管不了”,這是這學期家訪時這位留守學生外婆的答復。“不是有學校嗎?”……這就是這些學生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嗎?教育全部是學校的責任?孩子的教育不全是學校的責任,學校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個樞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人生起點,一旦家庭教育不到位,孩子是否成為父母的心上疙瘩,可想而知。
二、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學校教育就面臨種種挑戰(zhàn)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由于家庭教育的薄弱,學生在學校的地位相當高,教師的教育就面臨種種挑戰(zhàn)。教師對犯錯的學生,不敢重言重語,只能從正面引導,這只能是對一些聽話的孩子,對一些不管從哪個方面引導都起不到好大作用的孩子,就只能通知家長自己教育。家庭里父母不在家,他能聽他們的話嗎?這樣下去有的孩子就成了不好教育的孩子。最后還是落到教師的頭上,用一些極端教育形式,就使有的學生離家出走等。
三、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脫節(jié),留守學生不知怎樣和社會融合
孩子在家庭、在學校是短暫的,終究一天要踏入社會,去和社會融合,由于家庭教育的匱乏,使學生不知用何種方法去和社會上的人交流,從而使很多學生不愿和人交流,只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玩、交流,學校和家庭摸不清學生的思想,找不到和他交流的話題。
總之,留守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留守學生的教育已成為家庭、社會、學校的重中之重,要想留守學生的教育不成為空白,給孩子帶來幸福、快樂,父母要?;丶铱纯?。同時,監(jiān)護人要盡到父母的責任,社會教育不能成為留守學生的反面教材,把社會愛心給他們,他們已成為“孤家寡人”,獻出愛心,給他們溫暖,使他們有一份安全感。當然,學校是他們的又一父母,教師獻出愛心,有一個家的感覺,他們就會、就能在學校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融入整個班級。留守學生的明天是光明的,只要我們?nèi)巳双I出一份愛心,去正確的教育他們,他們就會有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就會給他們帶來幸福、溫暖、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