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梢娏晳T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好習慣成就一個人的大未來。
關(guān)鍵詞:明確目標;常規(guī)管理;培養(yǎng)習慣
初中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日漸成熟的階段,他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明確的觀點,不知道怎么做是對的;也沒有完全自控的能力。作為初中的班主任,我認為我們每天都在重復(fù)地做事,卻忙得不亦樂乎。仔細反思我們的行為不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嗎?正如教育家洛克所說,事實上一切教育歸根結(jié)底都是為了培養(yǎng)人的良好習慣。我在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明確目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明白,新生入學的第一天是明確班級奮斗目標,樹立一個什么樣的班集體的關(guān)鍵所在。開學第一天我除了向?qū)W生宣講學校下發(fā)的規(guī)章制度外,我還和學生一起制定了班級的班訓“高興而來 快樂求知 滿意而歸?!卑嗉墛^斗目標:“我以班級為榮 班級以我為傲”。班務(wù)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向?qū)W生出示了班級管理規(guī)章制度,逐條向?qū)W生傳達,逐條通過,并且從通過之時開始執(zhí)行。
二、抓好常規(guī)管理
首先從到校時間,值日工作,班級文化,小組劃分開始,明確班級打分細則,讓學生知道做什么會加分,做什么會扣分,如何扣,如何做,班級分成了六個小組,我對組長和全體同學的分工進行了簡單的培訓,讓他們具體負責本組的衛(wèi)生、紀律、收發(fā)作業(yè)、收費等等。班級有“每日組員日評分記實”,各組有專門的記分員,都是由老師和同學最信得過的,做事認真的學生來做。有時記分員記本組的,有時會記其他組的,都是臨時決定的。這樣會很公平。其實學生做這件事一直是很認真的。即使不調(diào)換,也做得很好。每個月我會將學生的得分單收上來保存起來。另外,我班自從新生入學的第二天開始一直實行“值周班長”制,每周由一名學生擔任值周班長,負責本周的班級所有事物。不管學生當?shù)脑趺礃?,只要他們有這個想法,我都會支持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
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一個學生、一個好的班集體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需要一個過程、一個良好的氛圍。首先要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初一的學生由小學的作業(yè)不多到相比來說作業(yè)較多,有些不適應(yīng),甚至他們想到了抄作業(yè),這樣既省事又不會被老師責怪。所以開始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杜絕此類事情的發(fā)生??梢愿鶕?jù)學生的程度分層留作業(yè),多賞識學生的作業(yè),展覽書寫認真的作業(yè),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獨立、認真完成作業(yè)時,內(nèi)心產(chǎn)生的自豪感、榮譽感,漸漸地學生就養(yǎng)成了獨立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
四、集隊看書
開學的時候,天氣好,我讓學生每天早上和中午上學集隊時,要看書,假如每次看5分鐘,一天就是10分鐘,一周就是50分鐘,長年累月積累,會比不看書的學生多擠出很多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養(yǎng)成了主動看書的好習慣,也避免學生集隊沒事干,說話、打鬧。這點學生一直做得很好,直到冬天冷到拿不出手為止。于是我就搶在了學生前面到校,一是避免學生排隊挨凍,二是學生到校后就可以看書,有老師在,學生看書也靜心。
五、安排各科負責人
每天的早自習、午自習和自習課都由各科負責人來組織和安排,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解放了老師,老師可以邊聽邊批改作業(yè)等,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形成學生組織的習慣,不要過分依賴老師,這樣自習課,或者老師不在的時候才不容易出亂子。最主要的是,我發(fā)現(xiàn)組織的學生積極性上來了,讓那些偏科的學生組織,他們不但有興趣了,成績進步還非??臁N掖蛩爿喠髯寣W生組織,組織的學生一定會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現(xiàn)在的孩子無論成績怎么樣,既好強,又好面子,哪敢組織不好,多丟人啊!他們的成績又怎么能不提高呢?
事實上,每個孩子頭腦中都有兩個自我,一個好我,一個壞我。學生思想的過程就是好我與壞我做斗爭的過程。如果好我勝利的時候多,他們就會進步,就會慢慢地邁向成功;如果壞我占了上風,他們就會退步,就會慢慢地走向失敗,最后弄的一事無成。所以,我們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領(lǐng)導(dǎo)者和教育者,應(yīng)該對他們適時地予以正確的引導(dǎo),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養(yǎng)成好我占上風的習慣,使他們逐漸走向進步。正所謂“好習慣,成就大未來!”
參考文獻:
肖川.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J].青年教師,2011-1.
作者簡介:王玉紅,女,1979.10,黑龍江省哈市依蘭縣第一中學,班級管理和學生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