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波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重視人物在歷史教學的作用,隨著歷史人物在歷史事件的浮沉,去觸動。感染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地處在歷史情境中,全面并多角度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關鍵詞】能力培養(yǎng) 人物教學 歷史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使學生在知識掌握,能力提高以及人文精神培養(yǎng)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就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筆者一直致力于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如何使得教學資源讓學生感興趣,從而高效接受并吸收,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和參與,并提高他們的分析總結能力,這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現(xiàn)在在教育教學界比較注重提高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們自己主動地積極地投入進來,但一節(jié)課的中心靈魂仍然是教師,他引導著這節(jié)課的走向,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全由教師來調動,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教學魅力,要充分體現(xiàn)才能感染學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優(yōu)良的個性品質,幽默的個性,親和的態(tài)度有利于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做一位學生喜愛的有個性教師是必要的,只有贏得他們的喜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位教師對這堂課的教學是充滿熱情和激情的,他能夠全身心地調動這堂課的氣氛,使氣氛處在一個熱烈、活潑的狀態(tài)下,所有的學生被感染,愿意投入這個歷史情境。
不同于別的課程的枯燥,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歷史素材可以為歷史教學所用,我們可以不斷地利用這些歷史信息,豐富我們的教學資源。去觸動學生,讓他們感受歷史,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但歷史信息量又龐雜,毫無頭緒,如何取舍得當有時也是一個難題。當我們把一堂歷史課完全變成講歷史小故事的課時,那我們就覺得偏離了我們教學的方向,背離了教學的初衷,但我們看教科書又是呆板、枯燥的,一個板塊一個板塊的知識聯(lián)系又似有似無,傳統(tǒng)教學時就知道如何使黑板上的知識點完整,要求學生們把這些筆記,知識點強記下來,進行強行的灌輸,但學習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反而適得其反,后來在教學過程中慢慢一點一點摸索出一些心得,教學過程中雖然教科書里的知識點或知識板塊是如此的枯燥,讓人提不起興趣,但學生們會對歷史事件中人物的命運給予極大的關注、歷史人物多姿多彩,人生歷程跌宕起伏,這是歷史教學中最能吸引學生的部分,我們能不能把這些板塊以一個或兩個人物,一件或兩件生動的事件串聯(lián)起來,緊緊圍繞這一課的主線讓這些知識點有血有肉,豐滿起來。以《鴉片戰(zhàn)爭為》例,很多教師教授這一課時一個套路,首先講鴉片戰(zhàn)爭前的國際、國內形勢,虎門銷煙,戰(zhàn)爭過程,南京條約,講述時條理清晰,但有如走過場,無視學生的感覺,缺乏具體情境鋪墊,乏而無味,無震撼力,學生們一下課就付諸腦后了,筆者在摸索教授這一課時,覺得以林則徐這位人物的喜怒哀樂的人生歷程貫穿這些知識點,會形成一條主線,教學效果良好,比如當林則徐看到英國輸出鴉片,致鴉片流毒于天下時, 義憤填膺,怒不可遏大罵弛禁派,并義正嚴辭上奏道光帝。“中原幾無可御敵之兵,幾無可充餉之銀”,憂國憂民,擲地有聲的話語觸動了道光帝,使他不得不重新、鄭重地審視鴉片的危害,林則徐危難之時接受了道光帝的指派,到虎門禁煙,到達虎門,驚喜交集發(fā)現(xiàn)獲得民眾鼎立支持,教師教授到這兒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你現(xiàn)在是林則徐,你該做些什么,很多學生會各抒己見,課堂氣氛在這里達到高潮,有的學生就會告訴教師,他會采取什么樣措施禁鴉片,教師在一旁就要及時地提點學生,你可是禁的是英國的鴉片,英國會無動于衷嗎?有的學生馬上補充:”我馬上翻譯英國的報刊,要了解英國現(xiàn)在的形勢,還要做好應戰(zhàn)的準備。”最后林被道光帝貶到新疆時。在路上又悲憤地聽到一個條約的簽訂,而這個條約的內容又讓他老淚縱橫,這時候趕快問學生是什么條約,什么內容。隨著林則徐人生的跌宕起伏,在對林則徐充滿同情時,他們會感同身受,受到極大的觸動,會強烈地對這個條約的內容進行關注,對這個條約所帶來的影響充滿探究感。而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的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由林這位民族英雄人生歷程上的喜怒哀樂串聯(lián)起來,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生更容易融入歷史情境,感受歷史人物的喜怒哀樂的人生,使學生們在情感上同頻共振,他們更容易接受他們,如身臨其境的感受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事件,去分析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綜合背景、影響,為民族英雄而感動進而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就像新課程改革賦予我們的理念,我們學習歷史,不僅僅要學習歷史知識,更重要的還要注意學會分析史事,在學習中體驗、感悟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總結經驗教訓,尤其在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教學中,學生透過人物活動的成敗更易看到歷史背后的規(guī)律從而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站在教師的角度,哪種教學方式最能觸動、感染學生的心靈,我們就應該去嘗試。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維特征,也更容易引發(fā)他們設身處地思考歷史問題,從而有助于增強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具體說來,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教學可以讓學生體驗歷史人物情感,關注歷史人物的命運,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的生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讓學生了解人物活動成敗,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也可以幫助學生吸取歷史智慧,提高人格修養(yǎng),從而有效地完成歷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