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琴
八年級是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發(fā)展時期,學生們沒有了七年級對中學生活的新奇,也沒有九年級面臨畢業(yè)升學,擇業(yè)的兩難選擇的壓力,處于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時期,這一時期是潛心努力學習的時期,但也是一個產生劇烈思想變化的時期,更是一個危險的時期,是一個分水嶺。八年級是兩極分化較重的一個教學時段,如果班主任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以“抓兩頭,帶中間”為名,放松對八年級的教育,就會使這個階段的學生“方經秋霜,又披早雪”,給整個中學階段的教育增加了困難,那么怎樣才能當好八年級班主任呢?
一、首先分析八年級學生現狀
(一)處在"心理斷乳"的年齡
生理上的日趨成熟帶來了心理上的巨大變化,同時心理發(fā)育成熟度顯著落后于身體發(fā)育,使得他們的“成人感”往往與現實世界發(fā)生矛盾,因此為了使自己得到內心真正的滿足。他們往往采取兩種方式,一是獲取同齡同伴的認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在這兩種方式中,前者屬于不太成熟的小團體,后者使他們的身心受到社會文化的負面影響。與此相對的,作為主流文化代表的學校與家庭,與他們追求流行、崇尚絕對自由、要求獨立的內心世界恰恰是相對抗的。于是,反感、敵對、叛逆、孤獨、焦慮、偏激等敵對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就產生了,喜歡上網聊天,迷戀游戲,與上一代人之間的代溝也由此形成。
(二)功課由基礎性向科學性過渡
七年級的課程大多數的內容,是中學的入門功課,是給初中整個階段打基礎。出現掉隊或知識漏洞,往往是非智力因素起作用,是貪玩、不讀書,該記的不記,該練的不練造成的。八年級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各門功課都有其內部的科學體系,再也不是小學的常識性或七年級的基礎性了,特別是出現了需要高度邏輯思維,一步疏忽掉了隊,往往步步艱難,甚至把全部功課拖了下來。學習上的挫折不僅是后進之源,而且還是后進的催化劑,這是關鍵。
(三)社會助長因素
心理斷乳擺脫了成人的控制,走進了同齡人的伙伴。一個人膽子小,不敢惡作。兩個人成了伴,三個人成了眾,膽子壯了,主意也多了,只要有一人挑頭,惡作劇便接踵而至,而且互相挑動、逞能,顯示“力量”與“智慧”。誰管教就盯上誰,氣勢洶洶,擺出尋釁鬧事的架勢。若不及時制止,一而再,再而三,反面的強化,使他們越發(fā)瘋狂不羈。
二、班主任教育對策
(一)班主任自我素養(yǎng)
第一,正確的育人觀念。
八年級是把七年級管理缺口的回補再自我更新,確定新的班級目標,營造新的班級輿論,創(chuàng)建新的班級愿景,而不是早早指定中考目標,否則只會加速分化。一個班是否能帶成功關鍵是看你把八年級這個班級帶向何處。
第二,班主任不光只是能力更要有魅力。
有強的能力可以讓學生佩服你,也不容易會對你提出的班級管理制度表示抵制,更容易接受你提出的教育觀點,班主任個人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第三,要有時代感、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個性。
思想前衛(wèi),讓學生感到老師也是某些流行愛好興趣者。一首歌,一部影視,一句時髦語言等。
第四,要有“愛心”“童心”以及 “責任心”。
班主任的愛心特別重要,只有你真誠地“愛”學生,才能更好地和同學溝通,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班主任還應該具有“童心”,能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思考一些問題,從而做出更切合學生實際的做法來。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更是一項非常繁瑣、細致的工作,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是不能做好這一工作的。
(二)教育原則
第一,尊重孩子,要求要嚴格,對待問題要一絲不茍,做事要嚴謹。
第二,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
一是幫助他們正確發(fā)揮獨立性。
二是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huán)境。
三是幫助他們處理好人際關系。
(三)管理部署
第一,根據八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本班的實際,確立本班級在八年級這一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和發(fā)展方向。
第二,建立一套嚴格、規(guī)范、人性化,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
第三,選拔和培養(yǎng)好班干部。
一是感染意識,也就是以自己各方面的優(yōu)良行為去感染、帶動同學們。
二是服務意識,要隨時想到,班委就是“服務”,而不是“嚴管”。
三是獨立意識,也可叫主動意識,班委不要事事依賴老師的指令,而要在老師指導下積極動腦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工作,要開創(chuàng)特色,在工作中體現我們的智慧和不凡。
四是競爭意識,班委要敢為人先,爭做優(yōu)秀,優(yōu)秀并不是爭做最好,而是你應該讓自己做得更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第四,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個人修養(yǎng)、人格、個人品質的教育培養(yǎng)。
(四)大力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科任教師的配合
第一,家長與教師密切配合。作為教師和家長,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礎和品質基礎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質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學校是接過這塊毛坯進行繼續(xù)加工的,倘若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師資和學校都不可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教師必須經常電話長聯系家長,定期召開家長會,共同教育好學生。
第二,科任教師與班主任緊密團結。班主任是溝通學生和科任教師的橋梁,要協調好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就必須形成以班主任牽頭的科任教師集體。對于在本班級任課的教師,班主任只有讓他們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信念、教育期望,使所有科任教師具有同舟共濟的理念,有全面統一的教育行為,統一對某個學生實施更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學生的心靈要靠教師的心靈來塑造,學生的集體由教師的集體來示范。班主任只有讓班級任課教師努力使自己成為集體主義者,才能使班級學生形成明確的集體目標,良好的人際關系,統一的組織結構,健康的集體輿論和自覺的集體紀律。
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八年級班主任,不僅需要嚴格管理學生,更要用魅力、用熱情和朝氣感染學生,用真心去挑戰(zhàn)每個學生的世界。班主任是連接學生、家長和科任教師的紐帶,家長、科任教師的積極配合對教育好孩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家長、教師、學生完美配合,才能造就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