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wèi)東 嚴西平
摘要:目前初中化學復習課的主要弊端是模式單一,以教師主講的知識鞏固型為主,學生學習厭倦感強,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低,效率普遍不高。教學視頻充分利用了視覺的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講授型引發(fā)的學習枯燥,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參與度高,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視頻;高效;復習課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0-0096-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初三化學復習課是幫助學生在新授課基礎上構建脈絡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綜合應用的能力。初三化學面臨中考,時間緊,任務重,提高課堂效率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一、教學視頻可以全景再現(xiàn)教學細節(jié),有效調動學生復習主動性
在專題復習時,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插播有關視頻,教學視頻可以通過網(wǎng)上收集或原創(chuàng)制作,我們新授課的教學中已積累了較豐富的視頻素材庫。教學視頻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回顧,涵蓋實驗化學、理論化學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學視頻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而直觀的教學信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另一方面視頻豐富的畫面、文字和聲音等視聽信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思考。例如:在《習以為常的空氣》復習課中,空氣中組成分中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等成分,要復習這些成分的性質還要復習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備,容量相當大,要在一節(jié)課中高效的復習完,保證知識脈絡的整體性和清晰,用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完成。對于兩種重要氣體的性質實驗,如果讓學生通過問答形式來回答,學生因為時間長了,好多記不起來,既浪費時間學生也不感興趣。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比绻馨褜W習材料變成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不就能夠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了,我把化學書上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插圖用手機拍下來(圖1),通過投影,借助插圖的提醒,學生很快就能準確的回答,同時圖片和文字信息在學生的腦中進行了再一次的匹配,喚醒了學生封存的記憶,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大大的縮短了復習所用的時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學科的科學,在復習課中不可能再次把實驗再來重新做一遍,再做實驗就會浪費很多寶貴的復習時間,而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是不可替代的,為此我在網(wǎng)上找了相關視頻,直接播放,打破時空界限,提供給了學生充分的感性材料。這種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復習的方式靈活,課堂不再沉悶,學習的學習激情也得到的釋放,學習興趣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
二、教學視頻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在復習“固液不需加熱型”制取氣體裝置時,學生對啟普發(fā)生器的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原理很難理解,這套裝置對于后續(xù)高中化學學習也非常重要,是教學的一個難點,為了講清原理,我直接通過制作FLASH動畫,讓學生來操作打開活塞關閉活塞,學生觀察動畫后很快掌握了原理。
酸堿中和反應的特點的探究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下冊中是通過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插入一支溫度計,滴加鹽酸后通過指示劑的顏色的變化和測量溶液的溫度,來說明酸與堿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中和反應過程中是放熱的,但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且操作較為煩瑣,較多的同學難以理解。為此在中和反應的復習課中我通過數(shù)字化實驗制作了《中和反應中溶液酸堿性和溫度變化的探究》微視頻(如圖2片斷),在復習課上放給學生看,通過圖像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中和反應是放熱的,溶液的pH隨著鹽酸的滴入逐漸減小,然后有個突躍,當pH=7時說明滴入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隨著酸的不斷滴入,溶液最終顯酸性。學生通過視頻理解了中和反應的過程、特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學生對中和反應的特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教學視頻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反饋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與學雙方各種信息的相互傳遞、相互作用。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我們常常是通過練習,模擬測試來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這種反饋方式是要在老師改完練習和試卷后,所以有時間的延遲,而且必須是老師對練習和試卷進行充分統(tǒng)計分析后,否則講評就沒有針對性,造成時間浪費和復習的低效。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迅速有效地處理來自學生的課堂反饋,老師才能調整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始終處于最優(yōu)化狀態(tài)。為此我在化學復習課中通過手機的即時傳送功能把學生練習時出現(xiàn)的錯誤拍照(圖3)并及時傳送到電腦投影出來,這種方式真實地記錄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老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在哪一方面存在著知識的缺陷,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能夠知道如何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而且這種方式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因為有的問題是個別學生不理解,而不是全體學生不理解,不用浪費全體學生的時間去講,可以利用課后的時間單獨輔導。
正確認識教學視頻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服務于復習課教學,同時促進視頻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揚長補短,各盡所能,可以大大提高復習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吳志剛. 優(yōu)化視頻教學利用模式,提高中小學課堂有效性[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5)endprint
摘要:目前初中化學復習課的主要弊端是模式單一,以教師主講的知識鞏固型為主,學生學習厭倦感強,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低,效率普遍不高。教學視頻充分利用了視覺的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講授型引發(fā)的學習枯燥,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參與度高,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視頻;高效;復習課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0-0096-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初三化學復習課是幫助學生在新授課基礎上構建脈絡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綜合應用的能力。初三化學面臨中考,時間緊,任務重,提高課堂效率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一、教學視頻可以全景再現(xiàn)教學細節(jié),有效調動學生復習主動性
在專題復習時,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插播有關視頻,教學視頻可以通過網(wǎng)上收集或原創(chuàng)制作,我們新授課的教學中已積累了較豐富的視頻素材庫。教學視頻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回顧,涵蓋實驗化學、理論化學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學視頻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而直觀的教學信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另一方面視頻豐富的畫面、文字和聲音等視聽信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思考。例如:在《習以為常的空氣》復習課中,空氣中組成分中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等成分,要復習這些成分的性質還要復習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備,容量相當大,要在一節(jié)課中高效的復習完,保證知識脈絡的整體性和清晰,用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完成。對于兩種重要氣體的性質實驗,如果讓學生通過問答形式來回答,學生因為時間長了,好多記不起來,既浪費時間學生也不感興趣。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比绻馨褜W習材料變成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不就能夠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了,我把化學書上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插圖用手機拍下來(圖1),通過投影,借助插圖的提醒,學生很快就能準確的回答,同時圖片和文字信息在學生的腦中進行了再一次的匹配,喚醒了學生封存的記憶,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大大的縮短了復習所用的時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學科的科學,在復習課中不可能再次把實驗再來重新做一遍,再做實驗就會浪費很多寶貴的復習時間,而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是不可替代的,為此我在網(wǎng)上找了相關視頻,直接播放,打破時空界限,提供給了學生充分的感性材料。這種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復習的方式靈活,課堂不再沉悶,學習的學習激情也得到的釋放,學習興趣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
二、教學視頻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在復習“固液不需加熱型”制取氣體裝置時,學生對啟普發(fā)生器的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原理很難理解,這套裝置對于后續(xù)高中化學學習也非常重要,是教學的一個難點,為了講清原理,我直接通過制作FLASH動畫,讓學生來操作打開活塞關閉活塞,學生觀察動畫后很快掌握了原理。
酸堿中和反應的特點的探究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下冊中是通過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插入一支溫度計,滴加鹽酸后通過指示劑的顏色的變化和測量溶液的溫度,來說明酸與堿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中和反應過程中是放熱的,但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且操作較為煩瑣,較多的同學難以理解。為此在中和反應的復習課中我通過數(shù)字化實驗制作了《中和反應中溶液酸堿性和溫度變化的探究》微視頻(如圖2片斷),在復習課上放給學生看,通過圖像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中和反應是放熱的,溶液的pH隨著鹽酸的滴入逐漸減小,然后有個突躍,當pH=7時說明滴入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隨著酸的不斷滴入,溶液最終顯酸性。學生通過視頻理解了中和反應的過程、特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學生對中和反應的特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教學視頻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反饋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與學雙方各種信息的相互傳遞、相互作用。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我們常常是通過練習,模擬測試來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這種反饋方式是要在老師改完練習和試卷后,所以有時間的延遲,而且必須是老師對練習和試卷進行充分統(tǒng)計分析后,否則講評就沒有針對性,造成時間浪費和復習的低效。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迅速有效地處理來自學生的課堂反饋,老師才能調整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始終處于最優(yōu)化狀態(tài)。為此我在化學復習課中通過手機的即時傳送功能把學生練習時出現(xiàn)的錯誤拍照(圖3)并及時傳送到電腦投影出來,這種方式真實地記錄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老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在哪一方面存在著知識的缺陷,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能夠知道如何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而且這種方式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因為有的問題是個別學生不理解,而不是全體學生不理解,不用浪費全體學生的時間去講,可以利用課后的時間單獨輔導。
正確認識教學視頻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服務于復習課教學,同時促進視頻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揚長補短,各盡所能,可以大大提高復習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吳志剛. 優(yōu)化視頻教學利用模式,提高中小學課堂有效性[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5)endprint
摘要:目前初中化學復習課的主要弊端是模式單一,以教師主講的知識鞏固型為主,學生學習厭倦感強,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低,效率普遍不高。教學視頻充分利用了視覺的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講授型引發(fā)的學習枯燥,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參與度高,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視頻;高效;復習課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0-0096-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初三化學復習課是幫助學生在新授課基礎上構建脈絡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綜合應用的能力。初三化學面臨中考,時間緊,任務重,提高課堂效率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一、教學視頻可以全景再現(xiàn)教學細節(jié),有效調動學生復習主動性
在專題復習時,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插播有關視頻,教學視頻可以通過網(wǎng)上收集或原創(chuàng)制作,我們新授課的教學中已積累了較豐富的視頻素材庫。教學視頻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回顧,涵蓋實驗化學、理論化學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學視頻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而直觀的教學信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另一方面視頻豐富的畫面、文字和聲音等視聽信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思考。例如:在《習以為常的空氣》復習課中,空氣中組成分中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等成分,要復習這些成分的性質還要復習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備,容量相當大,要在一節(jié)課中高效的復習完,保證知識脈絡的整體性和清晰,用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完成。對于兩種重要氣體的性質實驗,如果讓學生通過問答形式來回答,學生因為時間長了,好多記不起來,既浪費時間學生也不感興趣。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比绻馨褜W習材料變成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不就能夠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了,我把化學書上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性質實驗插圖用手機拍下來(圖1),通過投影,借助插圖的提醒,學生很快就能準確的回答,同時圖片和文字信息在學生的腦中進行了再一次的匹配,喚醒了學生封存的記憶,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大大的縮短了復習所用的時間?;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學科的科學,在復習課中不可能再次把實驗再來重新做一遍,再做實驗就會浪費很多寶貴的復習時間,而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是不可替代的,為此我在網(wǎng)上找了相關視頻,直接播放,打破時空界限,提供給了學生充分的感性材料。這種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復習的方式靈活,課堂不再沉悶,學習的學習激情也得到的釋放,學習興趣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
二、教學視頻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在復習“固液不需加熱型”制取氣體裝置時,學生對啟普發(fā)生器的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原理很難理解,這套裝置對于后續(xù)高中化學學習也非常重要,是教學的一個難點,為了講清原理,我直接通過制作FLASH動畫,讓學生來操作打開活塞關閉活塞,學生觀察動畫后很快掌握了原理。
酸堿中和反應的特點的探究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下冊中是通過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插入一支溫度計,滴加鹽酸后通過指示劑的顏色的變化和測量溶液的溫度,來說明酸與堿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中和反應過程中是放熱的,但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且操作較為煩瑣,較多的同學難以理解。為此在中和反應的復習課中我通過數(shù)字化實驗制作了《中和反應中溶液酸堿性和溫度變化的探究》微視頻(如圖2片斷),在復習課上放給學生看,通過圖像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中和反應是放熱的,溶液的pH隨著鹽酸的滴入逐漸減小,然后有個突躍,當pH=7時說明滴入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隨著酸的不斷滴入,溶液最終顯酸性。學生通過視頻理解了中和反應的過程、特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學生對中和反應的特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教學視頻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反饋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與學雙方各種信息的相互傳遞、相互作用。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我們常常是通過練習,模擬測試來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這種反饋方式是要在老師改完練習和試卷后,所以有時間的延遲,而且必須是老師對練習和試卷進行充分統(tǒng)計分析后,否則講評就沒有針對性,造成時間浪費和復習的低效。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迅速有效地處理來自學生的課堂反饋,老師才能調整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始終處于最優(yōu)化狀態(tài)。為此我在化學復習課中通過手機的即時傳送功能把學生練習時出現(xiàn)的錯誤拍照(圖3)并及時傳送到電腦投影出來,這種方式真實地記錄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老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在哪一方面存在著知識的缺陷,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能夠知道如何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而且這種方式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因為有的問題是個別學生不理解,而不是全體學生不理解,不用浪費全體學生的時間去講,可以利用課后的時間單獨輔導。
正確認識教學視頻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服務于復習課教學,同時促進視頻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揚長補短,各盡所能,可以大大提高復習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吳志剛. 優(yōu)化視頻教學利用模式,提高中小學課堂有效性[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