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虹
【摘要】學生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學生如何寫出好的作文,和老師的作用密不可分,讓我們做好這引路者,讓學生的寫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關鍵詞】語文;作文教學;教學計劃;良好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對學生寫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簡單的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根據(jù)寫作需要,確定表達的內(nèi)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實,內(nèi)容具體,中心明確,語言通順,注意簡潔得體……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自述不少于0.7萬,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500字左右的習作。這就對語文老師提出了具體的作文教學要求,從中也可看出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學過程以及最后檢測教學效果的語文考試中,作文都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對作文教學心有余而力不足,學生在對待作文的態(tài)度上更是師命難違,勉為其難。于是乎,老師往往是匆匆忙忙不知作文題目,既缺少寫作教學的指導,又缺少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即使是有的放矢的寫作訓練,因為缺少教師的審題解題指導,缺少教師的寫法指導,學生寫起作文既苦于無寫作素材,又無從下手,勉強寫來往往也是文不得法,僅是拼湊字數(shù)而已,無怪乎老師批改作文時搖頭嘆息。從老師而言是缺乏教學效果,從學生而言是難以提高寫作水平。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有幾點體會,供各位同仁交流。
從教師方面而言:
一、制定符合學生情況的作文教學計劃
老師應根據(jù)初中階段每一個年級的作文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并落實到平時的小練筆和每個單元的寫作訓練中,最好能和每個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相得益彰,有目的地循序漸進的訓練各種題材和體裁的作文。從審題、選材、立意、布局、詳略等方面進行有側重的訓練,使教學計劃具有可操作性,以滿足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需求。如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可重點進行審題擬題的訓練;散文和記敘文可重點訓練學生對于素材的選材能力、詳略掌控能
力。在作文講評中,教師可重點對學生的立意布局加以點評。
二、進行有的放矢的寫作指導
語文教材每個單元后面都有作文訓練題,要求教師把文本閱讀和作文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借鑒名人名家的作品,進行指導性訓練??蓮膬煞矫孢M行實施;一是平時的教材選文,在教學中可結合課后練筆進行寫作指導。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課,作者人到中年,與父親相處之事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而作者卻截取父親的背影這一特殊角度進行選材,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四次背影而寫法各不相同,這就可對學生展開從什么角度選材和如何展開細節(jié)加深立意進行重點指導。又如散步這一課,作者抓住一家三代散步這一日常生活的普通片段從而體現(xiàn)尊老愛幼這一傳統(tǒng)美德,選材既貼近學生生活又立意高遠,也可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加以寫作小練筆。二是在教師布置作文訓練時進行。教師可依據(jù)自己的作文教學計劃布置作文,在學生寫作文之前提出寫作要求,最好每次作文各有側重點。這就需要教師事先備好作文輔導課。寫作要求不是固定的一二三四點,而是各有側重,并抽出十至十五分鐘時間加以講解,使學生寫作文時不至于一頭霧水,心中有寫作方向;教師批改時也心中有標準,教師講評時或學生自改和互改時有評判標準、評判重點。
三、培養(yǎng)學生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語文教師要養(yǎng)成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生、體驗人生的良好習慣,這一點必須是語文教師要加以訓練的。因為學生的教育者主要有三:家長、社會、學校。這三方面無一例外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如何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確是認識不夠,支持不足。對學生來說,他們僅是在生活,卻沒有深入體驗生活,當然寫不出鮮活生動的文章來。這就要求學生有一雙會觀察生活的眼睛,有目的、有意識地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開闊視野,豐富知識。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寫作寶藏,讓學生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閱讀大量的中外名著就理所當然地會寫作文并能寫好作文,對學生寫了家庭一些趣事、一些矛盾他們認為是揚家丑;對孩子回家講在學校的快樂、煩惱認為是孩子分心、浪費時間,這就等于蒙上了學生的眼睛,捂住了學生的嘴。語文教師第一步要鼓勵學生去看、去聽;第二步指導學生如何去看、如何去聽。指導學生掌握觀察方法,讓學生逐步學會觀察;第三去培養(yǎng)學生如何把看到的聽到的寫到作文本上,這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通過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訓練,如課前三分鐘、小小辯論會、日記、每周喜怒哀樂大事記等各種方式進行訓練來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
四、注重作文批改和講評
作文批改和講評是老師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手段,通過老師的批改和講評,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加以重視和改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和習慣。作文批改和講評在作文教學中的位置不可小覷。從教師來講,作文批改和講評猶如一個農(nóng)夫在辛苦勞作收獲之際檢查自己的勞動果實并加以反思,對學生而言也是自己的一次勞動付出被尊重被評價的過程。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對學生寫作起到良好的啟示作用。教師在講評過程中,無論是好的范文點評,還是通病點評,抑或分析失敗作文,都可使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作文加以對照比較,從而受到最佳效果。
學生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學生如何寫出好的作文,和老師的作用密不可分,讓我們做好這引路者,讓學生的寫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