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展開實施,對于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愈顯重要。本文從實際出發(fā),針對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教育進行發(fā)揚和改進,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層次性進行闡述,并針對不同的思想層次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教育 層次性 探討
1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高等學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并且以“為社會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為中心,做了大量工作,總結出了許多關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不只繼承了傳統(tǒng)思想教育中的優(yōu)點,還添加了許多時代色彩,提出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應該存在層次性。
2 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層次性分類
由于高等院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在認知能力、年齡階段、年級層次上都有相當大的差別,因而導致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了層次性。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層次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2.1成熟層
大學生的思想正在趨于成熟化,雖然他們自身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很不成熟,但是他們對于所接觸到的事物已經(jīng)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遇到突然發(fā)生的事情能夠沉著應對,而且其想法比較合情合理,這相對于思想層次較低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層次已經(jīng)到達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思想處于成熟層的大學生還是少數(shù),只占了大學生總人數(shù)的50%[1]。
2.2中間層
屬于中間層的大學生的思想介于成熟和幼稚的中間,這種類型的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處于形成時期,很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對于事物的發(fā)展可以表現(xiàn)出共性的認識,但是仍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些見解有可能就是一些不穩(wěn)定的消極的因素。大部分學生的思想還是停留在中間層,占總人數(shù)的比例約為65%。
2.3幼稚層
處于幼稚層的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還不成熟,依賴性較強,行為幼稚,遇事沒有自己的看法,世界觀和人生觀還很不獨立,他們之中獨生子女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調查證明,處于幼稚層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大一學生,他們剛剛離開家長的懷抱,思想行為還很不成熟,他們在大學生總人數(shù)中占據(jù)16%的比例[2]。
2.4落后層
處于落后層的學生往往是因為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受到了不良教育的影響或刺激,導致他們的品德落后,心理素質差。一般來說,這類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相當惡劣,學習成績都比較不令人滿意。這類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大約占總人數(shù)的4%左右。但是,如果教育不及時,他們對于學校和社會的危害將會很大。
3 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層次性
思想教育對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影響極大,我們應該尋找有效途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采取不同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3.1對成熟型學生的思想教育
成熟型學生一般在思想上、學習成績上、平時表現(xiàn)上等等都有很出色的表現(xiàn),他們往往被學校選舉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秀,在工作方面,他們一般都會成為學生會干部,他們的能力在學校中得到鍛煉,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得到加強。針對這些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教育時,要注意刪繁就簡,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榜樣作用,為別人起到示范作用。與此同時,學校還要為他們提供機會,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鍛煉和認可,也使他們更加自信,表現(xiàn)更加出色[3]。
3.2對中間層學生的思想教育
處于中間層的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對事物能夠有比較客觀的認識,但是他們還存在很強的消極心理。他們一般比較容易隨波逐流,如果大部分學生的觀點是一樣的,那他們也不會提出獨到的見解。對于此類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要因人而異,充分抓住他們積極的心理因素,為他們提供正面示范。要從實際出發(fā),切不可為他們灌輸那些不符合他們特點的虛無的思想。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和對正確事物的認同感,在政治上積極教育他們,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精神和集體意識;在規(guī)章制度的管理方面,有必要時,要對他們進行強制性的約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不能隨心所欲,要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要對這些學生提供榜樣示范,使這些學生向榜樣看齊,或者提供反面教材,讓學生遠離錯誤的行為和想法;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省,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要時刻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起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3對幼稚層學生的思想教育
相對于成熟層和中間層的學生,處于幼稚層的學生剛剛脫離父母的庇護,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還很不成熟,因此,對于幼稚層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很有必要。處于幼稚層的學生一般為大一學生,剛剛開始獨立,他們會認識到現(xiàn)實與理想還存在很大差距,導致他們的心理活動很不穩(wěn)定,因此,要及時對處于幼稚層的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習動機,增強獨立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意識和集體意識,引導他們客觀公正地看待事物,使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逐漸趨于成熟,以盡早使他們的思想進入中間層的行列。
4 總結
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千篇一律的思想教育方法已經(jīng)不能有效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現(xiàn)在的時代要求我們尋求思想教育的新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對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進行分層教育,才能提高我們的思想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 魯賽萍.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定位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3):89.
[2]蒙曉陽.網(wǎng)絡時代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實效的路徑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13(7):113-115.
[3]劉紅娟.當代社會文化環(huán)境與大學生思想教育[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2(6):122-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