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福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影響語文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在閱讀文章時,也要得法,得法才能提高效率。
關鍵詞:閱讀方法;教師指導;高效語文
一、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對閱讀有興趣,就為學生持續(xù)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在動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第一,注重內容的選擇。如:童話故事《丑小鴨》、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文章,這些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文章。通過這樣文章的選擇便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學生讀懂文章,能讀懂就有收獲,就有成功和快樂。第二,要形式多樣化。如: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聆聽美的聲音、欣賞美的畫面、感受美的形象。例如:在教學《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文時,把香港歌星王菲的DVD碟盤,用多媒體播放。學生就很容易進入角色,閱讀興趣高漲,使閱讀有賞心悅目的感受。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是有多次重復而達到的帶有穩(wěn)定特點的自動化思維或行動方式。良好的習慣可使人終身受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第一,認真指導學生制定讀書計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若完成400萬字的閱讀量,十分困難,所以,制定適宜的讀書計劃,有利于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更有利于對閱讀內容的記憶。第二,鼓勵學生培養(yǎng)購買圖書的好習慣。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每人購買兩本自己喜歡的書。在此基礎上,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作為閱讀課,月末互相交流,從而增進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三、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
第一,把握文章的重點語句。在閱讀中使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語句在具體語境的含義,養(yǎng)成字斟句酌、細心閱讀的習慣。如:《岳陽樓記》作者通過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巧妙結合,對兩種感情加以批判,提出點明主旨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第二,注重對文章整體的感受,注重文章布局與整體的關系。如:《斑羚飛渡》一文,首先感受文章整體場面,使人產生許多聯(lián)想。之后,細心品味加深理解。最后,整體感悟,啟發(fā)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生的世界,增強這種在危難中閃現(xiàn)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榆樹臺鎮(zhèn)第一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