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賢梁 林濤
摘 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體系改革,主要應該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理論體系要求真務實;二是教材模式要新穎獨特;三是編寫體例要實用有效。從提高技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出發(fā),強化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把視線從教師移到學生,從教授移到引導,從知識移到潛能,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點。
關鍵詞:技工學校 德育教育 課程體系改革
為了增強技工學校德育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體系改革,在認真總結技工學校政治課改革的經(jīng)驗基礎上,特提出技工學校德育課課程體系改革的意見。
一、應該構建一個求真務實的理論體系
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構建一個求真務實的理論體系是當前形勢的要求。在21世紀,我國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具有法律觀念、道德觀念、職業(yè)素質和政治素質的高素質勞動者。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由法律常識、道德常識、職業(yè)常識和政治理論常識構成的體系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要。對技校學生而言,遵紀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道德品質是全社會的要求,職業(yè)是生存的必經(jīng)階段,理論是人生的指引航標。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的每一本教材都是學生在實際中真正需要的知識。
對教學改革而言,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方法,對技校生來說,通俗易懂、難易適度的常識才是最好的教材。將“技工學校政治課”更名為“技工學校德育課”突破了技工學校政治課的理論體系和傳統(tǒng)思維,有利于構建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內容十分明確,針對技校生的實際對現(xiàn)行教材體系進行了綜合精簡,強化了德育的功能,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完全滿足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技校教育的要求以及形勢發(fā)展的要求。
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與政治課程體系的不同之處在于其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各有側重:德育教育課程針對現(xiàn)實、服務學生、緊跟潮流,政治課程體系注重理論、突出政治、反映時政;德育教育課程涉及面寬,滿足真實需要,講究實際效果,政治課程體系局限性強,滿足政治需要,講究理論效果。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技校教育培養(yǎng)的不是理論家、政治家,應該從實際出發(fā),認真研究、解放思想,打破傳統(tǒng)觀念,重新構建一個求真務實的德育教育理論體系。
二、必須創(chuàng)建一套新穎獨特的教材模式
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的教材模式必須做到理論通俗,適應學生的需求,編出適度的層次。眾所周知,技工學校的生源素質有所下降,而德育教育課程的內容不可能無條件地精簡,這就要求編寫者從教材模式上做文章。形式上要做到新穎獨特,教材的編寫者就必須用最通俗的筆法和日常談話的題材結合專門的理論,使技校學生不必費很大氣力就能夠接受。德育教程用最通俗易懂的談話形式也是理論上的返璞歸真,正如在《論語》中,孔子根據(jù)提問者的實際,對同樣的問題給出不同的回答,針對性很強。李公樸給艾思奇的《大眾哲學》作序時就指出:“把正確的理論通俗化,只要理論不歪曲、不錯誤,是絕沒有庸俗的危險的?!奔热还沤裰型獾拿硕伎粗厣钊霚\出,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的教材模式在形式上更應該通俗化。
三、可以開辟一條實用有效的教學通道
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開辟的教學通道實用有效應該表現(xiàn)在兩個基本方面,一是教師可以輕松地憑借教材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二是學生能夠容易地自學教材主動獲取知識。簡而言之,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的教材編寫必須服務于“學導式”教學法的基本思路,便于學生學,利于教師導。便于學生學的教材是自學教材,其特點是內容明白易懂、循序漸進,形式上有章節(jié)提要和習題答案。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的教材編寫就是要從提高學生素質出發(fā),達到自學輔導教學的教材要求。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的編寫有案例、有資料、有練習及其答案,有意識地在章節(jié)的開始部分概括目的要求、學習提要、重點難點,充分重視章節(jié)提要、習題答案、參考資料和案例在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對技校學生幫助會很大,可以開辟一條實用有效的教學通道,興起一股案例教學法的研討之風。
綜上所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技工學校德育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注意理論體系求真務實,教材模式新穎獨特,編寫體例實用有效。理論體系求真務實的合理性表現(xiàn)在從提高技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出發(fā),強化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編寫體例實用有效的方向性顯現(xiàn)在教材編寫要服務于教學過程中重心的轉移,把視線從教師移到學生,從教授移到引導,從知識移到潛能,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點。
(作者單位:荊門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