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
摘 要:夸美紐斯說過:“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心理學和現代認知學認為:人的思維活動主要是由耳聞目睹的物象和場景刺激各類感覺器官,進而作用于人的內在心理,最終綜合而成的一種認知結構。這是對于新課程理念提倡情境教學法最有力的詮釋和注腳。理論和實踐表明: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創(chuàng)設和合理利用,能在激發(fā)課程學趣、優(yōu)化過程結構、啟迪學生智慧、提高教學質效、促進實踐創(chuàng)新和培養(yǎng)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充分發(fā)揮不可忽視且無可比擬的正能量作用。它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來說,更是顯得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試對此作出簡要性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 情境教學法運用 啟智益能 實踐與探微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10-049-01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實際內容和學生發(fā)展需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并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場景,在引發(fā)學生情感態(tài)度體驗的同時,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得以良好發(fā)展的一種活動方法。其核心就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美好情感,以實現啟智益能之驅動目的。情境教學法的突破口是有效“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科學、合理和巧妙地加以運用則是其中的關鍵性因素。在小學英語課程活動中,積極有效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善加應用,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實際感悟、操作、體驗、探究和發(fā)現,從中收獲寓教于樂和事半功倍的情感智力效應。如何創(chuàng)設并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呢?本文試對此作出拋磚引玉之論。
一、語言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應用。這是一種最常見、最廣泛、最便捷和最通用的情境創(chuàng)設形式。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語言類情境主要是指English,盡量地少用母語,它包括直線性語言、提問式語言和肢體性語言等幾種形式。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教學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時,一位身著藍色的男孩A和女孩B正在傳遞小紙條,許多同學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老師發(fā)現了這一秘密,沒有地直接點名批評他們,而是面向全班提出問題:“Please answer me.Who is the boy in blue? And who is the girl in purple? ”全班同學異口同聲:“He is A and she is B!” 聽到如此有針對性的問答,這兩位學生很快明白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們紅著臉把注意力重新收回到課堂教學上來。由此可見,語言類教學情境既可事先創(chuàng)設,也可是順勢而為的應景之作,卻能從中獲取收放自如的教學效果。
二、直觀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應用。就是把某些實物和直觀性教具用于演示教學活動之中,既可有效地激發(fā)學習情趣,又能給學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這種演示情境是英語課堂中常用的一種輔助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What colour is it?“句式時,可借助某些實物來把之與已學的“Whats this ?”連接起來形成對話,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活潑的直觀性教學情境:教師課前把apple/ banana/ pear/ colour pencil/ toy bear/toy car等實物裝在一個小紙箱里,然后讓學生們推選一名代表來到教師講臺前,蒙住其眼睛,讓他從紙箱里每拿出一件物品,同學們問道“Whats this?”他回答“Its a …”如果猜估正確,大家接著問他“What colour is it?”如果回答錯誤就繼續(xù)下去,直到猜對了為止。如此直觀情境簡單易行,也可分散到多人學習小組和課外活動之中,促使學生在學用結合之中熟練地掌握口語化句式。
三、科技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應用。自多媒體在校園登堂入室以來,以其聲像和諧、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動態(tài)十足、儲量豐富和操作便捷等先進獨特的優(yōu)勢功效,為各類課程活動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良好支撐,贏得了廣大師生的認可、青睞和信賴。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興奮劑”“活化劑”“粘合劑”“膨化劑”等促進性作用。如在教學bed/lamp/dresser等單詞時,教師可把它們所表達的事物制成課件并適時地演示出來。面對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畫面,課堂注意力馬上就集中起來。在如此心境下讓學生反復地練習“Whats this? Its a bed.”既可有效地掌握單詞拼讀、理解詞義,又能學習“Whats…?”“Its…”的口語句型。再如,在教學“Lets eat.”時,可借助“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兒歌來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優(yōu)美曲調和生動畫面很快把學生帶入到野餐美景之中,他們自然而然地開始了“Can I have…?”的熱烈討論。
四、活動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應用。這又稱之為演練情境教學,它主要包括一般活動情境、模擬活動情境和游戲活動情境等幾個方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毙W生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具有求新、求取和求異的心理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采取“普通話套講八股文”的教學模式,則難以聚集他們的注意力且收效甚微;與之相應的是,積極有效地開展喜聞樂見的各類活動情境教學,則能從中贏得寓教于樂的效果。如在教學“Is it an apple? Yes,it is./No,it isnt.”句型時,可創(chuàng)設“l(fā)et me guess”游戲情境:事先準備幾張卡片或者幾樣實物,讓某一學生上臺隨意抽取,其它人則閉上眼睛,然后運用“Is it _____?”句型來競猜.臺上學生用“Yes,it is./No,it isnt.”來回答。猜對者加分,猜錯者減分或者不得分,最后以小組總分得出輸贏,以收“以賽激趣促學”之效。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英語課程而言,情境教學模式是一項方興未艾的情感藝術課題,內中蘊藏著無窮的樂趣和魅力。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并堅持不懈地實踐、探究和完善,努力為之貢獻應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