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漢端
摘要:小學畢業(yè)班語文總復習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定位好目標,二是要把握學情,三是要營造氛圍,四是要抓住典型。只有這樣,語文總復習才能有效地梳理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形成語文技能。
關鍵詞:小學 語文 總復習 策略
對小學畢業(yè)班語文進行系統(tǒng)地復習是每位畢業(yè)班語文教師的基本教學任務。由于復習是對學生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回憶,所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有部分教師不知道如何復習,要么天天讓學生做試卷,要么一冊一冊地進行知識重溫。這種機械枯燥的復習形式,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感到身心疲憊。因此,只有找準了總復習策略,才能讓小學畢業(yè)總復習高效地開展。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談如何進行畢業(yè)班總復習。
一、目標定位好,讓復習有方向
語文總復習首先要確定好目標,只有把目標定位好,復習才能有方向。每一節(jié)課要復習什么,要讓學生完成什么樣的復習目標,要達到什么樣的復習效果,在復習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定位好。這樣,才能在復習過程中緊緊圍繞目標開展復習,絕不能像“腳踩西瓜皮”那樣,滑到哪里算哪里。復習時可以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
“查字典”專項復習,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用部首查字法與音序查字法,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要用部首查字法,什么時候要用音序查字法,同時也可以向學生滲透數筆畫查字法。所以,這一節(jié)課復習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前面兩種查字典的方法,而對于數筆畫查字法,我們只要給學生稍微講一講,讓學生知道就可以了。這樣,當我們明確了這一復習目標之后,就會在復習過程中有側重點地進行復習,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復習了。
二、學情把握好,讓復習有基礎
學生通過六年的學習,在語文知識的儲備、語文能力的提高上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在復習時,如果我們把他們放在同一水平上,讓他們解決同一復習問題,就會導致復習效果不佳。要想讓每一位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提升,我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了解學情,哪些學生對將要復習的知識點已經了如指掌了,哪些學生還需要教師進一步地提示或者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復習有的放矢,才能讓復習有基礎,減少一些無效的復習。
在“詩文積累”的專項復習時,有的學生對小學六年的每一首古詩都能流利地背出來,默寫出來,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或多或少地遺忘了前面所學過的古詩。這時候,我們就要在課前進行調查,看看哪些學生能記住小學階段的所有古詩,哪些學生記不全,然后在復習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能記全的學生就不再帶領他們復習教材中的古詩,而是設計一些理解與運用型的題型來讓他們復習。比如1.光讀書,不實踐,得到的知識就不會全面。正如陸游詩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難怪詩人感覺嘆:“__________,__________?!?.《示兒》是寧朝詩人陸游的臨終之作,其中“__________”寫出了詩人的遺憾;“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的遺愿。而對于小學古詩記不全的學生,先安排他們閱讀小學階段的古詩,然后訓練的題型是識記型的。1.千錘萬擊出深山,__________。2.__________,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樣,根據不同的學情進行復習,才能有基礎,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所以,在復習前,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方法了解學情,并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進行分層要求,分別對待,這樣才能取得好的復習效果。
三、氛圍營造好,讓復習有信心
當前,有許多教師認為,復習課所教學的內容都是學生學習過的,根本不需要營造學習情境,其實這是錯誤的。復習課的內容正因為是學生學習過的內容,所以會造成許多學生對復習內容不重視,產生麻痹的思想,讓復習效果大打折扣。復習課也要營造一種樂學的氛圍,要讓學生在一個快樂、平等、民主的氛圍中進行復習。這樣,學生才能對復習內容有興趣,才能積極投入到復習當中來。
在“成語專項”復習時,為了讓大家積極投入到復習當中,我利用小學生好勝這一心理特征,采用成語接龍的形式來進行。教師先說第一個成語,比如,一衣帶( )落石( )生入( )里逃( )離死別。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出一些成語,讓別的學生來接,看看哪一位同學能接到最后,接到最后的學生就是勝利者。這樣,學生為了取得最后的勝利,都在那積極回憶以前學過的成語,從而達到了訓練目的。
所以,在總復習時,我們要盡可能地營造氛圍,調動學生復習的興趣。除了運用各種手段營造學習氛圍之外,我們還要學會表揚學生,激勵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贊美,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復習當中來。
四、典型處理好,讓復習有重點
在進行總復習時,許多教師總喜歡讓學生做大量的試題。即使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知識點,還是讓學生反復做這類的題目。這樣一來,不僅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還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所以,在復習時,我們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地復習,學生已經掌握的,我們可以放下不復習,抓住學生還沒有掌握的,或者還不太精準的典型內容進行復習,讓復習有重點。這樣,一來學生感覺到新,會樂于投入到復習當中,二來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進行查漏補缺。
在“標點符號”的專項復習時,學生對于逗號、冒號、頓號、句號等標點符號都可以熟練應用了,但是對于分號的運用卻分不清,有時候不知道是用逗號好還是用分號好。所以,我在復習時就要抓住這一典型,重點復習分號的使用。比如,我當時出示了這樣一個句子:我班在寒假舉行了三次活動:春節(jié)前,幫助殘疾人打掃衛(wèi)生;義務為鄰居寫春聯(lián);舉行了一次讀書比賽。然后讓學生討論一下,這句話中為什么要用分號。如果把“春節(jié)前”去掉了,那么后面的還能再用分號嗎?這樣,通過討論與交流,學生馬上就可以明白了,分號表示分句之間的停頓,而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從而讓學生更加準確地明白分號的用法。這樣,抓住典型進行輻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總之,小學畢業(yè)班的語文總復習是促進學生對小學階段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梳理。要想讓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復習,我們就要明確目標,了解學情,營造氛圍,抓住典型,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一個更深入的掌握。
參考文獻:
[1]武澤濤.小學畢業(yè)總復習.語文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8).
[2]魏薇.小學語文教學法.齊魯書社,2010(1).
[3]張香竹.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9(6).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