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其 胡小明 李忠利
摘要:為了解銅仁市錦江河小型魚類資源現(xiàn)狀、群落組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對銅仁市錦江河小型魚類進行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共采集鑒定小型經(jīng)魚類502尾,共18種,隸屬2目5科6亞科14屬。種類以鯉科魚類為主,占72.2%。不同的河段的小型魚類的漁獲物組成雖存在差異,但主要以銀飄魚( Pseudolaubuca sinensis)、南方擬餐(Pseudohemiculter dispar)、蛇鮈(Saurogobio dabryi)、棒花魚(Abbottina rivularis)和普櫛蝦虎魚(Ctenogobius giurrinus))等為錦江河小型魚類中的主要種類。多樣性分析表明,銅仁市錦江河不同河段的小型魚類群落多樣性處于較豐富狀態(tài)。
關鍵詞:小型魚類;多樣性;錦江河
長期以來,人們較關注大型魚類,且其開發(fā)利用已成為諸多學者所關注的話題,而對小型魚類關注較少。多數(shù)人把小型魚類如麥穗魚,作為侵害物種或無任何經(jīng)濟價值物種進行清除。但隨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生活污水排放增多,環(huán)境所受到的污染程度也越來越嚴重,很多學者[1-3]在對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中也發(fā)現(xiàn),小型魚類在環(huán)境污染治理過程中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小型魚類是指體重小于50g以下的成熟魚類個體,是溪澗、河流、湖泊等魚類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湖泊中,其種類數(shù)目占魚類總種數(shù)的一半以上,資源量相對比較豐富[4]。小型魚類處于食物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和攝食相近的部分經(jīng)濟魚類如鯉魚、鰱魚、鳙魚等爭奪湖中的餌料生物,也作為餌料魚被食魚性魚類如鱖魚等所食用,在溪澗、河流以及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和漁業(y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國內長江中、下游湖泊食魚性漁業(yè)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4],對小型魚類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種類組成[1.5]和某些種類的年齡與生長、繁殖與食性等方面[6、7、8]。
部分學者在對小型魚類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經(jīng)濟價值的魚類,它們不僅在環(huán)境污染治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但國內對小型經(jīng)濟魚類的研究較晚,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小型經(jīng)濟魚類開始受到關注,有部分學者對天然水域中的小型魚類進行了研究[9-11]。近年來,貴州大學研究生張林達、碩士生導師張小雪等人對麥穗魚的繁殖生物學及其應用潛力評估,研究發(fā)現(xiàn)其繁殖能力較強,是一種易養(yǎng)魚類,還發(fā)現(xiàn)麥穗魚中含有一種較理想的蛋白質來源,可作食物并具有一定開發(fā)價值[12]。小型魚類的研究在國外進行也比較早,有Heincke[13],Ogutu-Ohwayo[14]等對國外小型魚類進行了報道。由此可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是海水還是淡水,小型魚類的研究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利用潛力。本文對銅仁市錦江小型魚類種類組成及資源量進行初步調查,掌握其種類組成、生物量,可為錦江河小型魚類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調查方法
采樣方法主要以地籠、撒網(wǎng)等網(wǎng)具捕獲和當?shù)貪O民幫助采集。小型魚類物種調查方法和多樣性研究參照《梵凈山及鄰近地區(qū)魚類資源的現(xiàn)狀》[7]、《基礎生態(tài)學(第2版)》[15]。通過《貴州魚類志》[16]、《四川魚類志》[17]、《中國動物志》[18-19]等對本次所調查的小型魚類進行鑒定。
2.結果
本次調查共采集測量的小型魚類標本502尾,隸屬2目5科6亞科14屬18種(見表1),共1388.36g(見表1),其中鯉形目魚類為最主要的種群,包括2科11屬14種,占本次調查小型魚類總數(shù)的77.8%;鯉科有6個亞科10屬13種,占本次調查小型魚類總數(shù)的72.2%。鰍科1亞科1屬1種,占本次調查小型魚類總數(shù)的5.6%;鱸形目包括3科3屬4種,占本次調查小型魚總數(shù)的22.2%;蝦虎魚科、塘鱧科和刺鰍科分別只有1屬,其中蝦虎魚科有2種占本次調查小型魚類總數(shù)的11.1%。塘鱧科和刺鰍科各有1種,其分別占本次調查小型魚類總數(shù)的5.6%。
3.討論
本文通過對銅仁市錦江河小型資源的實地調查和標本鑒定,共采集獲得小型魚類18種,根據(jù)姚俊杰、李正友和李建光[20]等人對貴州省魚類種類和資源量進行調查分析,貴州魚類有226種[21];本次所調查的小型魚類占貴州魚類總種數(shù)的7.96%;接近10%,此類魚在貴州省魚類中所占比例較大,由此可見,錦江河小型魚類資源較豐富,本調查結果可為今后小型魚類及小型經(jīng)濟魚類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同時對銅仁市錦江河小型魚類調查分析可知:蛇鮈最多,其次為南方擬餐、常見種類還包括銀飄魚、棒花魚和普櫛蝦虎魚等,在各采集河段均有分布,這些小型魚類數(shù)量繁多,常為野生魚類,但一直不受人們重視,此類魚是否有其利用價值,是否可進行人工養(yǎng)殖,推入市場,還需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
4.利用和保護銅仁市錦江河小型魚類資源的建議
銅仁市正處于迅速發(fā)展中的城市,農村人口向城區(qū)居住量不斷增多,所產生垃圾排放、生活污水量也不斷增多。大量修建水電站(清水塘水電站、漾頭水電站)和高樓,工業(yè)污水也對錦江河水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錦江河魚類生存。為更好保護錦江河小型魚類及其他經(jīng)濟魚類地可持續(xù)發(fā)展,保護魚類資源的多樣性,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小型魚類及其他經(jīng)濟魚類繁殖季節(jié)的保護。建議漁業(yè)相關部門制定合適的管理制度,將禁漁期告知當?shù)鼐用瘢嬖V他們禁漁期禁止捕撈,禁止在各河段毒魚、電魚、炸魚等,遵守當?shù)貪O政管理部門條約,對物種缺少的河段進行人工放養(yǎng),以達到維護該河段魚類物種的多樣性;
(2)小型魚類長期以來受到“冷漠”,不受人們關注,建議漁業(yè)相關部門對野生小型魚類資源進行保護,維護小型魚類的多樣性,同時,對其有經(jīng)濟價值的小型魚類加以利用,充分開發(fā)其利用價值;
(3)建議對錦江河段人類活動較多地段,減少污水的排放量,以保護好錦江河水水質。(作者單位:銅仁學院生物與農林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梵凈山特色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創(chuàng)新人才團隊[黔教合人才團隊字[2012]08號]
參考文獻
[1]李星領,吳常文.浙江北部沿岸海域小型經(jīng)濟魚類的分布與開發(fā)利用[J].1985,4(2):109-115.
[2]劉斌,張遠,渠曉東,等.遼河干流自然保護區(qū)魚類群落結構及其多樣性變化[J].淡水漁業(yè),2013,43(3):50-55.
[3]葉少文,李鐘杰,曹文宣.牛山湖兩種不同生境小型魚類的種類組成、多樣性和密度[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18(7):1590-1595.
[4]Cui Y-B(催奕波),Li Z-J(李鐘杰).2005,F(xiàn)ishery resources and conservation of enveironment in lak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basin. Beijing: Science Press. Azon Basin.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51:399-410.
[5]徐東坡,劉凱,張敏瑩,等.長江常熟江段近岸小型魚類群落結構及多樣性探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2,2(4):449-453.
[6]代應貴,李敏.梵凈山及鄰近地區(qū)魚類資源的現(xiàn)狀[J].生物多樣性,2006,14(1): 55-64.
[7]馮廣朋,李鐘杰,謝從新,等.湖北牛山湖小型魚類的群落結構及多樣性[J].湖泊科學,2006,18(3):299-304.
[8]譚乾開,黎華壽,崔科,等.廣東省恩平市錦江河上游野生魚資源群落生態(tài)特征調查[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2,30(4):5-11.
[9]上海水產學院.太湖漁業(yè)資源調查初步報告[J].上海水產學報,1965.
[10]李星頡,吳常文.浙江北部沿岸海域小型經(jīng)濟魚類的分布與開發(fā)利用[J].浙江水產學院,1985,4(2):109-117.
[11]童合一,劉其根,陳馬康,等.湖類小型化原因及其對策研究[J].上海水產學報.1992,1(3-4):124-135.
[12]張林達,張小雪.麥穗魚的繁殖生物學及其應用潛力評價[D] .貴州大學碩士論文,2009.
[13]Heincke F.Investigation on the plaice, general report. I. Plaice fishery and protective measures.Preliminary brief summary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s,of the report[J]. P.Reun.Cons.Pern.Int.Explor,Mer.1913,17:1-153
[14]Ogutu-OhwayoR,etal.Hunmanimpacts on African Great lakes[J].EnvBiol Fish. 1997,50:117-131.
[15]牛翠娟,婁安如,孫儒泳,等.基礎生態(tài)學(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伍律.貴州魚類志[M].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06.
[17]丁瑞華.四川魚類志.成都市: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01.
[18]樂佩琦.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鯉形目 下卷[M].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0.
[19]陳宜瑜.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鯉形目,中卷[M].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1998.
[20]李正友,李建光,楊興,等.貴州省主要經(jīng)濟魚類種類及開發(fā)應用前景[J].貴州農業(yè)科學 .2009,37(10):142-145.
[21]姚俊杰,李正友,楊興,等.貴州省魚類資源現(xiàn)狀及保護對策[J].現(xiàn)代漁業(yè)信息.2009,24(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