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梅
“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處所。師生之間應當相依為命、甘苦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薄招兄凇段抑畬W校觀》中如是說。
誠然師生互尊,教師互尊,以人教人。即“教師對學生,學生對教師,學生對學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校之中,人與人的隔閡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睂W校教育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主體個性的張揚和發(fā)展。只有不斷創(chuàng)設適應主體性發(fā)展的班級環(huán)境,學生的主體潛能才能得到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對于學生主體地位潛能的激發(fā),現(xiàn)代教育者認為只有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揮,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尊嚴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對于和諧教育對班級管理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影響,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
一、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師生角色換位,建立和諧班級
老師與學生因其角色不同,導致看人、處事的方法不同,這給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學生位置去認識,體驗和思考,要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學生人人不同,個個千差萬別,教師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他們。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身體狀況及學習情況等對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這體現(xiàn)了對不同層次教育對象的尊重,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另一方面應常引導學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應怎樣看待和處理班上的人和事?這樣既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加深師生間的了解,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因此,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把學生看成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像朋友一般去尊重、信任、關心、理解他們,使他們在受尊重的環(huán)境氛圍里,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里,自主地參與班集體的管理。
班主任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zhuǎn)變學生對學習的各種不正確的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和未來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目前許多學生對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學習不僅積極性不高,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厭學思想。因此,班主任在教導學生學習中,首先要重視轉(zhuǎn)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識,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二、班主任運用和諧氣氛在班級管理中要求學生自我管理
所謂學生自我管理,實際上是由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是在班主任指導下,班級主體自身的力量進行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一種管理方法。學生自我管理,單班主任或幾個學生干部的努力,是絕對做不好的,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動員全體學生參與班級日常事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班級管理是提高班級和諧氣氛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找出產(chǎn)生班級問題行為的原因,并隨機應變,采用恰當?shù)姆椒ㄟM行引導,充分發(fā)揚班級民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班主任要幫助他們建立自行運轉(zhuǎn)的且符合班級實際的管理機制,將他們從“被管”的位置上解放出來,交給他們自主的權力,使他們在班集體中明確義務,承擔責任,學會管理,從而提高主人翁意識。這不僅要求班主任逐步完成由教師主管——師生共管——學生自管的班級自行運轉(zhuǎn)機制,還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能力幫助他們選擇施展才能的場所,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展示“成功”的機會,使學生能在班集體管理中找到自身滿意的位置,各盡其能,各顯其長。事實證明,學生的自我管理體現(xiàn)得越充分,積極性就越高,班風學風就越好。
三、在班級活動中要求學生自主設計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班主任不僅要將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還要全力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班級活動情境,由學生自己出主意,自主制定活動的目的,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主組織實施、自主進行活動成果評價。如開展“傳統(tǒng)美德教育”、“文明禮儀伴我行”等主題班會課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找素材,結合身邊人講身邊事,讓學生家長及教師參與活動,通過談體會,小品、情景劇表演及媒體展示等,對學生進行教育,避免了空洞說教,達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又如讓學生獨立編撰“班級小報”,小報的報名、版面設計、插圖、內(nèi)容、打印或謄寫,均由學生自己承擔、自己決定、自己動手。他們將自己畫的畫、寫的作文等登載在小報上,供同學們閱讀。一學期下來,對小報進行量化評比,看誰辦得更好。
總而言之,和諧是班級管理的基本原則。渴望認同、渴望賞識,是每一個人深層的精神需要,賞識是個人精神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它體現(xiàn)的是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百p識”理念下的教育強調(diào)的是接納、寬容、和諧和幸福。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要尊重、理解、關注、幫助、支持、賞識學生,使學生感到被接納、被信任。真正有尊嚴的班主任,是那些懂得自尊與尊重學生的人。讓學生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確立做人的尊嚴與自信。從而創(chuàng)建和諧班集體。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