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濤
【內容摘要】《初中化學課程改革標準》的內容顯示,初中化學酸堿鹽課堂教學要求有所下降,但是化學酸堿鹽的學習內容仍然是整個初中化學的教學難點,也是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初中升學考試的重難點,因此,初中化學酸堿鹽的教學是相當重要的。但是由于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龐雜,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相當多,而學生學習差異又大,給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開展對于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策略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初中教學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 化學 化學酸堿鹽 教學有效性
當前,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有效性較為低下,學生關于此類內容考試得分率普遍較低,而且呈現出了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就成為了初中化學教師亟需探尋的問題。
一、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現狀
(一)化學教師沒有理解新課改標準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行不久,很多初中化學教師還沒能完全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后的教材內容。部分教師認為教材編寫不完善,針對酸堿鹽的性質表述不清晰。因此,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開展化學酸堿鹽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生硬地將酸堿鹽的溶解性、復分解反應以及酸堿鹽的通性等結合在一起,導致初中化學酸堿鹽實際教學內容超出大綱,學生很難理解,學習難度加大。而且有的化學教師仍然沿用了傳統(tǒng)教學中“一刀切”的課堂教學形式,過分補充一些空泛內容,沒有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上,缺乏差異化教學觀念,導致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無法實現。
(二)難以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酸堿鹽往往與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大部分事物都能聯(lián)系起來,而且有的實驗還能夠充分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教師如果能夠將這個點充分運用到實際教學策略當中,將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但是當下部分初中化學教師都沒能將化學酸堿鹽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對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是持一種懷疑態(tài)度,這就導致學生學習化學酸堿鹽的興趣很難被激發(fā)出來,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課堂教學有效性下降。
(三)日常練習的難度偏大
縱觀歷年來的各省市化學升學考試的內容來看,化學酸堿鹽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考點。因此在日常練習中大量涉及化學酸堿鹽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日常練習的難度加大。此外,某些教師在尚未開始化學酸堿鹽的學習就將化學酸堿鹽的學習難度和學習重要性告知學生,讓學生還未開始學習就產生恐懼,很難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二、提高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策略有效性的對策
(一)積極挖掘教材資源
因為初中化學酸堿鹽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積極挖掘化學酸堿鹽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學習和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的教學情境資源。主要舉例如下:
1.教師可以介紹廚房中的化學,如灶具清潔劑中含有的NaOH、純堿及小蘇打的作用。
2.教師還可以介紹常見的酸、堿、鹽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的價值。如碳酸鈉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
3.把生銹鐵制品、水垢厚重的水壺拿到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用酸清洗的效果。
4.向學生介紹人身體中的胃酸、介紹花朵制作酸堿指示劑。
通過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教學方法,將教材資源充分地挖掘出來。讓學生清楚了解化學酸堿鹽與生活聯(lián)系的同時,也明白其中各項原理,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
在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貫徹《初中化學課程改革標準》的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把以往繁雜的化學作業(yè)改為學生每日進行課堂教學總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每日的學習總結,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多想,逐漸養(yǎng)成化學思維。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主學習性,加強對化學酸堿鹽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巧妙設置化學酸堿鹽學習口訣
初中化學酸堿鹽的溶解性是相當重要的,是判斷復分解反應是否發(fā)生的主要條件。因此,教師可以巧妙的設置化學酸堿鹽的口訣,讓學生容易記憶,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有效性。教師設置化學酸堿鹽學習口訣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中,一定要注意金屬活動性順序。
2.特別強調酸堿鹽溶解性、氫氧化鈉的特性和濃鹽酸的特性。
3.將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納入口訣當中。
4.注意加入稀釋濃硫酸的方法。
(四)多展示化學酸堿鹽實驗樣品
向學生多展示化學酸堿鹽試驗樣品可以充分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獲得化學學習的樂趣。例如濃硫酸色味態(tài)展示和觀察、藍色硫酸銅溶液的配置展示等。
結束語
初中化學酸堿鹽的教學是初中階段化學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今后進行化學學習的銜接。因此,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策略一定要突破教學重點、分化教學難點,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他們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以此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陳鯤. 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研究[D]. 蘇州大學,2011年.
[2] 齊海晶.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平臺應用有效性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邢淑麗. 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探究[J]. 時代教育,2013(02).
[4] 余海生. 淺談初中化學有效性課堂的創(chuàng)建[J]. 新教育,2013(72).
[5] 許茂勇.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7).
(作者單位: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