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廷念
【摘要】農村學校大多偏遠,學校里更多的是一些農民的孩子,這些孩子中許多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孩子行為習慣差,自立、自理能力差,學習能力差,特別是數學能力特別差,需要教師尊重、理解、關心愛護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的樂趣,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尊重理解;愛心;學習能力
我校是少數民族鄉(xiāng)的一所民族中學,屬于典型的農村學校,學校的學生大多是一些農民的孩子,這些孩子中許多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據統(tǒng)計有接近一半的父母都外出打工,還有相當一部分或是父親在外,或是母親在外,孩子們都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父母經常不在身邊,都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為教育,日常生活自理方面不是很好,行為習慣差,自制力差,特別是其父母大多數文化水平低,談不上什么家庭教育,更談不上家庭輔導。加之大多數父母認為讀好書到大學畢業(yè)也很難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讀到初中畢業(y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可以了,從而造成了這些孩子極強的厭學心理。學生對于學習就缺乏學習興趣,那么,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如何培養(yǎng)農村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呢?
一、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力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老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學生很善于觀察與思考,對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在我的工作中,除教學時注意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思想動態(tài)外,還特別留心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況,從生活細節(jié)關心愛護學生。課余時間遇見學生,親切地問一問飯吃了嗎或是這幾天休息得好不好等。我班的一名學生經過我類似的關心與愛護,從不愛學習數學到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勇躍回答問題、問問題,明顯感覺到他的進步。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二、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的學生好奇心強,而好奇心又是激勵人們探索知識的起點,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注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從心理學角度和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規(guī)律看,人們對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初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學習了六年的數學,但是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切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農村學校,很多小學生從小就很少與父母在一起生活,從小就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已經掉了隊,要學習初中數學那就十分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而且對將來在事業(yè)上的選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才能讓學生對這門課產生良好的印象,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呢?數學學習要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實例突出數學的有用性,讓學生知道沒有數學能力是不行的。此外根據初中學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目標的時間不太長的特點,穿插使用講授、實驗、舉例、投影等不同的教學手段是很有用的。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時,應采取易于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最好一節(jié)課中能設計一個或若干個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高潮的階段,使學生一直處在研究、分析、探討問題的興奮之中。例如,我有一堂數學課是上午的第四節(jié)課,隔壁班級是一節(jié)音樂課,且我班的第三節(jié)又是一堂體育課,學生們還處在運動、放松的狀態(tài),聽到隔壁傳來響亮、動聽的歌聲,有的同學不知不覺地小聲跟著哼起來。我笑著問:“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想跟隔壁班的同學賽歌呀?”“想?!蓖瑢W樣異口同聲。于是我說:“跟他們賽兩首后一定要專心聽講啊!”“好。”同學們又是異口同聲。這節(jié)課上下來,同學們都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效果還不錯,同學們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高。改進課堂教學,做大量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小實驗,多參加一些課處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穿插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下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針對情感在學習中作用及其特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通過教師的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并通過教師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從而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以引起積極的學習動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注意理解、尊重學生,其結果必然會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教師訓斥、諷刺學生,會使學生把學習看成壓力、負擔,沒有愉快感與需求感。這樣做必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遵循一條原則:決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習差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心。
參考文獻:
[1]魏傳江.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4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