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指導思想,理論聯(lián)系實踐,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以知識的適用、實用為原則,避免單一教學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重點探討了幾種生化教學最常用的經典的教學方法,并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以提高生化理論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7-0055-02
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領域一門重要的領頭學科,近代醫(yī)學發(fā)展越來越多地運用到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因此,對于醫(yī)學院校的學生而言,生物化學的學習和掌握顯得尤為重要。這門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主要研究生物體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jié),以及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與調控規(guī)律。筆者通過對同行教師和學生的咨詢和調查,以及幾年來自己的教學體會,深知生物化學同樣也是一門抽象難懂、知識點繁雜、課時不足、理論到實踐轉化欠缺的課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將抽象繁復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如何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是我們不斷探索的問題。因此,教學方法的綜合、合理運用就成為重中之重。
傳統(tǒng)的生化教學方法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重理論、輕實踐”,“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學生易產生厭倦情緒,大大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因此,教學方法需要不斷突破和創(chuàng)新,需要針對生化不同板塊合理選擇、有機結合,做到“教學合一,學以致用”。筆者通過幾年的研究學習,不斷探索各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的設計和實施,歸納精簡了四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在生化理論教學中的綜合運用。
一、問題引導法(PBL教學法)
與傳統(tǒng)的LBL教學法不同,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基于授課的學習),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問題的學習)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即“反客為主”,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即“改教為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自學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多采用“提出問題—思考自學—歸納總結—理論升華—實驗驗證”的教學模式。例如:對于酶這一單元的學習,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吃饅頭,為什么會咀嚼出甜味?”——“麥芽糖”?!胞溠刻悄睦飦淼?,我們口腔中有什么特殊的物質嗎?”——“唾液淀粉酶”?!八惺裁醋饔??你還知道我們身體里的其他酶嗎?性質是什么?”——學生思考自學?!拔覀冇眉用赶匆路鄣臅r候用開水、冷水、溫水,哪種洗衣效果更好?”——“哪些條件影響酶”通過這些問題,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問題引導法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思考、討論、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其實踐動手能力,使其在“學中做,做中學”。
二、案例教學法
在教學中引入案例,將基本理論與應用實例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根據學生臨床知識面窄,學習缺乏主動性的特點,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同時運用所學知識和分析方法,對教學案例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到醫(yī)學專業(yè)的案例教學,主要以典型的病例為基礎,通過對病案的學習、討論、總結,大大縮短理論與實踐的差距,使學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以后的臨床工作。鮮活的案例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提高教學效果。尤其是以疾病案例作為載體,以情境貫穿理論知識的學習,達到理論與實踐、書面與臨床相結合的理想效果,學習生化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生物化學可供選擇的案例有很多,關鍵是合理選擇。例如:講解蛋白質的重要性,為什么說“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可以選擇“阜陽大頭娃娃—劣質奶粉橫行”的經典案例;在講解蛋白質含量恒定時,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出凱氏定氮法的優(yōu)缺點,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同時增強人文關懷情感。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是生化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糖代謝是學生首先接觸的,本單元反應極多且復雜,一味按照課件復述反應過程,效果可想而知。這時可引入精選案例。比如臨床十分常見的代謝性酸中毒,其中一個成因是乳酸堆積造成,可引導學生討論乳酸如何產生,產生的途徑,及減少乳酸的方法,通過這些問題學生主動學習糖酵解、糖異生等相關內容,再輔以案例糖尿病的特征“三多一少”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充滿樂趣,并且感覺學而有用。再如脂代謝,提出問題“為什么都說肉類中,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魚類尤其是深海魚為什么營養(yǎng)價值高?引出案例“沿海地區(qū)居民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內地”,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去書本中尋找答案。在講解血漿脂蛋白代謝時,首先提出目前人類健康第一殺手是心腦血管疾病,其中致命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講解這種病理變化的概念,多由脂肪代謝紊亂引起,根據這些知識可以把膽固醇代謝與血漿脂蛋白代謝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就不會感到空洞乏味。
類似案例在生物化學教學中還有很多,應用方式也多種多樣,通常和問題引導結合使用,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興趣的同時,化難為易,實現(xiàn)了抽象與具體、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最重要的是,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盡早樹立職業(yè)意識。
三、比喻教學法
顧名思義,比喻法就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是釋疑解惑的常用方法,看似簡單普通的教學方法,卻也是最容易被學生理解和記憶的。生化難點教學時,善于運用恰當?shù)谋扔?,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出人意料的教學效果。例如,講解蛋白質合成時,可以將其比喻為一項建筑工程,需要建筑圖紙、原料、建筑工地和運輸車隊等,蛋白質的合成也需要圖紙—mRNA模板,原料—20種氨基酸,建筑工地—核糖體大小亞基,運輸車隊—tRNA,蓋成毛坯房后還要經過裝修才能入住,也就是蛋白質合成后期的加工修飾之后才具備生物學功能。通過這個比喻,學生對于抽象的蛋白質合成過程有了形象的理解,對于它們發(fā)揮的作用也自然而然地記住了。再如,酶單元講解酶的誘導契合假說時,可以用夫妻的結合過程解釋,兩個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影響,為對方改變才能走到一起,而酶與底物結合過程中也需要相互影響、相互誘導,進而變形契合,才能形成酶底物復合物ES。而講授酶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催化效率是大大降低反應活化能時,可以用學生經歷的高考為例。比如目標是北大,那么肯定要頭懸梁錐刺股,挑燈苦讀才有可能考取,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大大降低北大分數(shù)線,這樣就可以輕松過關。而加入酶的反應就像是大大降低了入學門檻,簡單省力。類似的比喻教學法還有很多,只要善于總結發(fā)現(xiàn),運用得當,就能起到畫龍點睛、觸類旁通的奇效。endprint
四、多媒體和板書結合教學法
當前,以多媒體為主的教學方法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這是由它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所決定的。將生物化學抽象、繁雜的內容通過色彩鮮明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途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加以表現(xiàn),簡化課堂程序,縮短傳授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尤其對于難以用語言、文字描述的復雜程序,例如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蛋白質合成過程,通過動畫演示,簡單、清晰、直觀地把晦澀難懂的反應過程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加深記憶,這是單純的語言文字講授無法辦到的。多媒體授課如果使用不當,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比如課堂信息量過大,教學進度太快,學生在精力高度集中時接受不了,沒有消化吸收的時間,以至于跟不上進度,慢慢地喪失興趣。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的同時,也要注意兼顧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點”到為止,留出消化時間。在多媒體廣泛應用的時代,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板書教學退出歷史舞臺,相反,多媒體教學必須要結合傳統(tǒng)板書才能相輔相成。板書教學速度慢,但能引起學生注意力,重點一目了然,學生的思路會隨著板書的內容逐漸鋪開,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配合適當?shù)陌鍟O計,會使教學重點突出,學生理解更透徹,更利于生化知識的傳授。
綜上所述,在生化理論教學中,以典型疾病案例為載體,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以目的明確的問題引導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以鮮明直觀的比喻法化繁為簡,輕松理解,配合多媒體教學的形象直觀,一看就懂的特點,使生物化學教學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教無定論,學無定法”生物化學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掌握,有機結合,對于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不同基礎的學生要因材施教,通過這些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踐,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以知識的適用、實用為原則,提高生化理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并牢固系統(tǒng)的掌握生化理論知識,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醫(y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車龍浩.生物化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士出版社,2008.
[2]肖建勇.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2,(2).
[3]徐洪,趙涵芳,章有章.開展生物化學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若干體會[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1,(3).
作者簡介:孟翠麗(1979-),女,河北巨鹿人,邢臺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化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