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洪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8-000-02
摘 要 鑒于高校學生對體育成績結果合理性的高度關注,期待增加體育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的比重。本文通過走訪、問卷等方式對安徽省部分高校學生體育成績評價進行調研,探究體育成績形成性評定的實踐與運用。
關鍵詞 安徽高校 體育成績 形成性評價 思考
一、研究目的
目前,安徽高校學生的體育成績大都是以最終考試成績來衡量,本質是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卻不能對教學過程做出評價。研究形成性評價可以彌補終結性評價的不足,通過形成性評價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及時獲取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二、研究對象及內容
以安徽中醫(yī)學院、安徽農業(yè)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建工學院、合肥師范學院、宿州學院、滁州學院、安徽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等8所高校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為研究對象,調研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定現(xiàn)狀,研究評定的方式,對比分析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探討進行形成性評價在高校體育的發(fā)展空間及趨勢。
三、研究方法
文獻法、訪談法、專家評判法、調查問卷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比分析法。
四、研究路線
調查研究→深入討論→確定形成性評定研究的思路內容→形成研究可行性方案→具體實施→總結評價效果。
五、研究結論
(一)體育成績評定存在的問題
1.評價概念過于狹隘
體育成績評價一直被大部分教師簡單的理解為體育測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根據(jù)其中測試或期末測試的分數(shù)給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評價。調查問卷中有81.2%學生認為體育老師只重視最終體育考試成績。事實上,體育成績評價應該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既包括各種測試還應包括對學生學習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進行評價。
2.評價主體過于單一
目前安徽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評價的主要是體育教師。作為評價對象的學生則很少參與到其中,這種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93%的學生認為體育成績中沒有體現(xiàn)自我評價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本人應該參與到評價當中。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夠為教師提供有關學生本人的極為有用的信息。
3.評價功能缺乏激勵
雖然許多教師承認體育成績評價的重要性,但卻將評價看作是檢驗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手段,只注重評價的檢驗和驗證功能,這使評價分割在教與學之外,通過體育分數(shù)給學生排隊,學生難以看到自己縱向比較的進步空間,82.8%的學生認為體育成績難以發(fā)揮激勵功能。
4.成績評定缺少反饋環(huán)節(jié)
體育教師更為關注的是體育最終測試。對于測試的結果只是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很少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對于常見的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的結果,學生只知道打了多少分,至于為什么,卻不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79%的學生認為教師給出的體育分數(shù)不能對其促進體育學習及習慣的培養(yǎng)有作用,只是一個象征的數(shù)字而已。
(二)形成性評價的必要性
整個研究過程發(fā)放問卷600份,收回548份,回收率為91.3%。沒有進行形成性評價的學校學生98%對自己的體育成績不滿意,特別是對平行班級體育成績之間差距較為關注,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或評價標準模糊,亦或體育教師摻雜個人情感傾向等,致使學生認為體育成績不公平,沒有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相比之下進行形成性評價的學校,86%的學生對體育成績較為可觀實際,95%學生支持形成性評價成為體育成績最終評定方法。從調研和調查問卷中清晰地看出,形成性評價是高校學生體育成績評定的主要發(fā)展趨勢,主要是因為形成性評價注重對教和學過程進行多層次、多元化的分析判斷,能夠為教學雙方提供及時、真實的診斷性信息,有利于教和學過程的完善和發(fā)展。新一輪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正在進行中,評價體系作為大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已不能完全適應改革的需要,而形成性評價恰恰可以適應促進學習者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激發(fā)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等作用。
(三)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越性
1.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
形成性評價則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由被動評價的客體變?yōu)榉e極評價的主體,加強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自我評價與同學間的互相評價,促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方法進行回顧、反思,從而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問卷調查中有86.8%的學生認為體育形成性評價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課堂學習更為主動,體育成績評價更為客觀。
2.評價內容更加全面
終結性評價以體育測試作為檢測學生成績手段和工具,它重視對考試結果的評價,不注重學習的過程。而形成性評價的內容則是全方面的,評價的是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不僅注重評價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及情感因素等方面的評價。問卷顯示有93.4%的學生對評價內容較為關注,有91.7%的學生認為體育學習過程是體育成績評價的重要指標。
3.評價方式更加多樣化
大學體育作為一門獨特學科,它不僅要求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習慣態(tài)度,而這些是測試是無法實現(xiàn)的。而形成性評價的方式的多樣化,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觀察做出評價,也可以通過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及訪談等對學生進行評價。有95.2%學生認為體育學習態(tài)度是高校體育成績評價的關鍵,有85.9%的學生認為高校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最后助推站,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在體育成績評價中要鮮明凸顯。
4.評價結果具有反饋作用
由于形成性評價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的,因而能夠及時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提供反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同時教師也能得到及時的反饋,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要,以便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86.4%學生贊成體育學習過程的反饋,94.1%學生支持以自己為坐標的體育學習縱向比較,關注自我體育成績的進步空間。
(四)形成性評價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形成性評價是貫穿教學全過程的評價。它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才能,精心設計,精心實施,注意到每一個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適時地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式評價,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收到預期的效果。實施形成性評價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評價主體要多元互動
學生需要利用形成性評價來了解自己體育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監(jiān)控自己的發(fā)展,并在這個過程中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自我認識的能力。形成性評價要以自我評價為主,使其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要加強教師、學生間交往互動,加強合作、溝通、協(xié)商、交流。因為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進步需要得到教師的鼓勵。
2.做好形成性評價設計
做好形成性評價設計是成功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關鍵。體育教學中,要圍繞每一節(jié)課、每一項運動項目的課程目標進行評價設計。評價方式要事先告訴學生,以便讓學生明確目標,加強自我監(jiān)控,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
3.及時反饋評價信息,制定和實施改進措施
形成性評價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形成性評價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收集、綜合和分析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信息并進行歸因分析,了解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興趣和需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做出恰當?shù)脑u估和評判。
參考文獻:
[1] 汪正義等.21世紀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
[2] 張雷.高校體育課形成性評價作用于實施方法[J].赤峰學院學報.2012.6.
[3] 朱冬霞.形成性評價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體育教學與研究.2013.5.
[4] 潘雯雯.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評價現(xiàn)狀研究及幾點建議[J].浙江體育科學.2005.01.
[5] 汪英.當前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03.
[6] 劉志紅.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