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顯花
摘 要:新課改形勢下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選材思想上體現(xiàn)了對學生在課堂主體地位的尊重;在內容的選擇上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教材編排上適應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強調先學后教的教學順序?;诮滩奶攸c,探究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的新途徑。
關鍵詞: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特點
一、教學課堂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初中數(shù)學學習是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知結構基礎上進行的,數(shù)學學習應是一個學生主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吸收和儲存教師所提供的知識信息的過程。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應該是學習的過程,在注重學習結果的同時,更應該重視過程的豐富,不應簡單地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文字、語言、實物、多媒體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與解疑的過程打破思維定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教學過程的不斷豐富,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營造出靈活性與啟發(fā)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會學與學會。
二、體驗式教學,注重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
體驗式教學是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學生親自參加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印象深刻,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會在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記憶。學生在此過程中得到的知識會運用得更加靈活,可廣泛應用于分析思維和研究中,使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掌握分析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為解決復雜多變的數(shù)學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授圖形的視圖時,教師可以將準備好各種立體圖形模型擺放在一起,然后讓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并將觀察到的圖形畫在紙上。然后,討論對擺放的模型進行怎樣動態(tài)操作就可以得到它的視圖。有的學生的解決辦法是:哪一側的側視圖就相當于從那一側將模型垂直壓扁得到的平面圖形,這是學生在體驗中得到的方法。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提高了課堂效率,并且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提高了課堂質量。
三、先學后教,打造高效數(shù)學教學課堂
初中數(shù)學“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的核心目標就是要引導學生能夠逐步從“學會”轉變?yōu)椤皶W”,在這樣的一個轉變過程中,必須借助于科學有效的練習來加以鞏固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當堂訓練,實現(xiàn)學和練的有機統(tǒng)一,真正地讓初中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最少留出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來動腦筋做一做當堂課的相關習題。通過學生完成習題的具體情況,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對具體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充分了解到哪些學生尚未達到學習目標必須在課后進行輔導,哪些知識點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講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正把握。對于這些問題,教師一定要及時進行相應處理,當堂解決學習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每一堂課上每個學生都能夠當堂掌握所學的新知識,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大通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