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艷
摘 要:語文課堂互動教學不僅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動教學;語文;教育
在這些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小學的語文課堂上還存在不少“填鴨式”教學,不少老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在課堂上賣力地灌輸,課后又是習題戰(zhàn)術,導致學生被動接受,長此下來大部分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了厭倦的情緒,在他們的腦海里逐漸形成了一種不正確的想法:語文是枯燥的,語文不用學也能考出高分數。我自己當年也犯過這樣的錯誤,通過這些年的不斷學習和積累我發(fā)現課堂互動教學是一種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更好地實現新課程教學目標,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
教學《月光曲》這篇課文時,在學生充分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先和學生交流確立學習的目標和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然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扮演貝多芬、鞋匠、鞋匠妹妹這三個角色,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不少學生爭先恐后地要上臺當“小演員”。學生通過表演進入角色后一下子就體會到了主人公復雜的心情,有的學生還感動得哭了起來,這比老師讓學生記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更直接。平常的教學中我也會運用多媒體或者把圖片實物帶到課堂中來,學生看到實物后都眼前一亮,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二、由“我要學”到“我會學”轉變
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的時候,我會讓學生開始討論課文當中的重點句子,例如我會問學生原文中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惫媚镎娴闹皇请S便說說的嗎?學生經過自由討論后舉手回答。
三、由“我會學”到“我學會”轉變
在上完一堂課后我會讓學生回顧一遍課文,比如大家從《月光曲》這篇課文中體會到了音樂的美了嗎?能把自己的體會寫進今天的日記當中嗎?在這種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不再害怕回答錯誤受懲罰和被同學嘲笑。老師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個善意的撫摸都讓他們體會到了慈母般的關懷。
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因地制宜結合學生實際,這個過程老師需要下一番苦功,多參與遠程培訓,與兄弟學校和有經驗的老師多取經。讓學生從苦學變樂學,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參考文獻:
李東升.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0).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