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小改動 大收獲

        2014-08-16 19:49:50魏祺茗
        文理導航 2014年23期
        關鍵詞:課堂實驗改進實驗教學

        魏祺茗

        【摘 要】通過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在教材的基礎上,針對一些有局限性,介紹比較簡單的課堂實驗,通過改進、補充實驗,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

        【關鍵詞】課堂實驗;實驗教學;改進

        一、教學實錄:盡信書不如無書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三維目標,課堂的實驗效果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不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的實驗效果最佳呢?以下是筆者進行華師大版八年級(上)《浮力》第一課時教學時,記錄的部分課堂實驗中的學生活動:

        【片段1】P73頁課本活動“感受浮體受到的浮力”:(1)取一只蓋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將其按入水中,你的手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松開手后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2)換一只大一些的有蓋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將其按入水中,體會手上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狀況1:學生將乒乓球按入水中,由于書本沒有說明按入水中的程度,有些學生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的部分較小,浮力的感受不明顯,很難感受到向上的托力。

        狀況2:學生把乒乓球按下去時,若在水槽中進行,由于水槽不透明,觀察不到水面是否上升;當學生將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時按入水中時,書本沒有強調按入的程度,有些學生將乒乓球幾乎整個按入,只將塑料瓶按入一小部分,因此感受不到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狀況3:在討論原因時,有學生根據(jù)浸入水中的物體不同,得出了“浮力的大小與物體體積有關”。

        【片段2】P74頁課本活動“探究浮力的成因”。教材中的實驗器材較難尋找和制作,因此通過播放視頻來完成教學任務。

        狀況4:學生由于視頻播放較快,而且在播放過程中往往附帶實驗解釋,播放過后,學生仍未理解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根據(jù)以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片段,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對于這兩個實驗的處理也頗有疑惑,因此,筆者在第一次教學后,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認知能力后,在課前親自動手操作,對上述實驗進行了簡單的改進,使之便于操作觀察,改進情況如下:

        【改進1】針對片段1所出現(xiàn)的狀況,對實驗做了如下改動:

        (備注:自制塑料瓶,可選用200mL左右的塑料瓶,每個小組所用塑料瓶相同,在瓶身的1/2和5/6處分別用記號筆畫上紅線和黑線,如圖1所示)

        (1)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水,將塑料瓶按入水中,按至瓶身紅線處,體驗手有什么感覺?松開手后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如圖2所示)(2)將塑料瓶按入盛有水的燒杯的過程中(不要浸沒),觀察水面的變化。再將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時按入水槽中,左手按乒乓球,右手按塑料瓶至紅線處,感受浮力的大小。(如圖3所示)紅線和黑線處可研究浮力大小與物體體積的關系,可將塑料瓶依次按至紅線處和黑線處,可是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物體產(chǎn)生的浮力不同,與浸入水中的程度有關,與物體體積無關。

        【改進2】針對片段2所出現(xiàn)的狀況,對實驗做了如下補充:

        可設計輔助實驗,將乒乓球放入去底的塑料瓶(未蓋瓶塞),向塑料瓶內加水(如圖4所示),蓋上瓶塞,乒乓球立即上?。ㄈ鐖D5所示),請學生尋找原因。

        將實驗修正后,投入到課堂中進行實用,得到了較好的反饋,每組學生使用相同的塑料瓶,按至相同的位置,學生的感受幾乎相同,避免出現(xiàn)分歧,得出錯誤結論。通過規(guī)定按入水中的程度,排除了干擾,將水槽換成燒杯,便于學生觀察。在播放視頻前,先補充實驗,使學生有了知識鋪墊與求知欲,避免了教學視頻播放的“自說自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二、教學反思: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此次改進浮力的課堂實驗過程中,雖然僅僅改動了微小部分,但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修改實驗,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實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實驗沒有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果,值得反思。

        【反思1】課堂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

        1.教材內容介紹比較簡單,或具有局限性。一些課堂實驗的描述,書本內容的實驗步驟介紹的比較籠統(tǒng),有些實驗現(xiàn)象不夠明顯,可見度不高。

        2.農(nóng)村學校由于設備不齊全,有的實驗器材過于復雜,無法照搬課本實驗。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農(nóng)村學校的實驗室有了較大的改進,但相對于城區(qū)的實驗設備來說,存在取材難、交流難等問題。雖可采用模擬實驗,但難以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對學生發(fā)展不利。

        3.對于一些操作性比較差的實驗,教師往往通過播放視頻來解決問題。使學生無法融入其中,不利于課堂教學,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基于上述幾個原因,找出了一條有效捷徑---巧妙設計“課堂實驗”。在教材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補充實驗,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煉教學內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結合生活元素,在教學設計中予以滲透。當然,不能盲目改進實驗。

        【反思2】在改進課堂實驗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1.改進課堂實驗,必須以教學內容為基準,充分體現(xiàn)“三維目標”。

        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三維目標為指導,適當增加一些構思巧妙、方法科學、效果較好的實驗,突出加強實驗觀察與操作中的趣味性。切忌盲目修改,脫離教材。

        2.改進課堂實驗,必須要有針對性、有效性。

        要有明確的目的,可針對教材中介紹比較簡單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略作補充。教師可根據(jù)書本活動,課前進行實際操作,找出實驗疑點,針對實驗易錯點結合書本的粗略描述,對課堂實驗進行改進。

        搞好科學課堂實驗的改進和補充,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開發(fā)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的課堂實驗,并想方設法地增加實驗效果,以達到使學生過目不忘的教學效果,通過小小改動,得到大大收獲。

        (作者單位: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鎮(zhèn)中學)

        【摘 要】通過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在教材的基礎上,針對一些有局限性,介紹比較簡單的課堂實驗,通過改進、補充實驗,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

        【關鍵詞】課堂實驗;實驗教學;改進

        一、教學實錄:盡信書不如無書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三維目標,課堂的實驗效果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不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的實驗效果最佳呢?以下是筆者進行華師大版八年級(上)《浮力》第一課時教學時,記錄的部分課堂實驗中的學生活動:

        【片段1】P73頁課本活動“感受浮體受到的浮力”:(1)取一只蓋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將其按入水中,你的手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松開手后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2)換一只大一些的有蓋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將其按入水中,體會手上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狀況1:學生將乒乓球按入水中,由于書本沒有說明按入水中的程度,有些學生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的部分較小,浮力的感受不明顯,很難感受到向上的托力。

        狀況2:學生把乒乓球按下去時,若在水槽中進行,由于水槽不透明,觀察不到水面是否上升;當學生將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時按入水中時,書本沒有強調按入的程度,有些學生將乒乓球幾乎整個按入,只將塑料瓶按入一小部分,因此感受不到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狀況3:在討論原因時,有學生根據(jù)浸入水中的物體不同,得出了“浮力的大小與物體體積有關”。

        【片段2】P74頁課本活動“探究浮力的成因”。教材中的實驗器材較難尋找和制作,因此通過播放視頻來完成教學任務。

        狀況4:學生由于視頻播放較快,而且在播放過程中往往附帶實驗解釋,播放過后,學生仍未理解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根據(jù)以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片段,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對于這兩個實驗的處理也頗有疑惑,因此,筆者在第一次教學后,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認知能力后,在課前親自動手操作,對上述實驗進行了簡單的改進,使之便于操作觀察,改進情況如下:

        【改進1】針對片段1所出現(xiàn)的狀況,對實驗做了如下改動:

        (備注:自制塑料瓶,可選用200mL左右的塑料瓶,每個小組所用塑料瓶相同,在瓶身的1/2和5/6處分別用記號筆畫上紅線和黑線,如圖1所示)

        (1)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水,將塑料瓶按入水中,按至瓶身紅線處,體驗手有什么感覺?松開手后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如圖2所示)(2)將塑料瓶按入盛有水的燒杯的過程中(不要浸沒),觀察水面的變化。再將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時按入水槽中,左手按乒乓球,右手按塑料瓶至紅線處,感受浮力的大小。(如圖3所示)紅線和黑線處可研究浮力大小與物體體積的關系,可將塑料瓶依次按至紅線處和黑線處,可是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物體產(chǎn)生的浮力不同,與浸入水中的程度有關,與物體體積無關。

        【改進2】針對片段2所出現(xiàn)的狀況,對實驗做了如下補充:

        可設計輔助實驗,將乒乓球放入去底的塑料瓶(未蓋瓶塞),向塑料瓶內加水(如圖4所示),蓋上瓶塞,乒乓球立即上?。ㄈ鐖D5所示),請學生尋找原因。

        將實驗修正后,投入到課堂中進行實用,得到了較好的反饋,每組學生使用相同的塑料瓶,按至相同的位置,學生的感受幾乎相同,避免出現(xiàn)分歧,得出錯誤結論。通過規(guī)定按入水中的程度,排除了干擾,將水槽換成燒杯,便于學生觀察。在播放視頻前,先補充實驗,使學生有了知識鋪墊與求知欲,避免了教學視頻播放的“自說自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二、教學反思: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此次改進浮力的課堂實驗過程中,雖然僅僅改動了微小部分,但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修改實驗,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實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實驗沒有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果,值得反思。

        【反思1】課堂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

        1.教材內容介紹比較簡單,或具有局限性。一些課堂實驗的描述,書本內容的實驗步驟介紹的比較籠統(tǒng),有些實驗現(xiàn)象不夠明顯,可見度不高。

        2.農(nóng)村學校由于設備不齊全,有的實驗器材過于復雜,無法照搬課本實驗。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農(nóng)村學校的實驗室有了較大的改進,但相對于城區(qū)的實驗設備來說,存在取材難、交流難等問題。雖可采用模擬實驗,但難以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對學生發(fā)展不利。

        3.對于一些操作性比較差的實驗,教師往往通過播放視頻來解決問題。使學生無法融入其中,不利于課堂教學,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基于上述幾個原因,找出了一條有效捷徑---巧妙設計“課堂實驗”。在教材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補充實驗,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煉教學內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結合生活元素,在教學設計中予以滲透。當然,不能盲目改進實驗。

        【反思2】在改進課堂實驗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1.改進課堂實驗,必須以教學內容為基準,充分體現(xiàn)“三維目標”。

        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三維目標為指導,適當增加一些構思巧妙、方法科學、效果較好的實驗,突出加強實驗觀察與操作中的趣味性。切忌盲目修改,脫離教材。

        2.改進課堂實驗,必須要有針對性、有效性。

        要有明確的目的,可針對教材中介紹比較簡單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略作補充。教師可根據(jù)書本活動,課前進行實際操作,找出實驗疑點,針對實驗易錯點結合書本的粗略描述,對課堂實驗進行改進。

        搞好科學課堂實驗的改進和補充,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開發(fā)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的課堂實驗,并想方設法地增加實驗效果,以達到使學生過目不忘的教學效果,通過小小改動,得到大大收獲。

        (作者單位: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鎮(zhèn)中學)

        【摘 要】通過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在教材的基礎上,針對一些有局限性,介紹比較簡單的課堂實驗,通過改進、補充實驗,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

        【關鍵詞】課堂實驗;實驗教學;改進

        一、教學實錄:盡信書不如無書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三維目標,課堂的實驗效果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不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的實驗效果最佳呢?以下是筆者進行華師大版八年級(上)《浮力》第一課時教學時,記錄的部分課堂實驗中的學生活動:

        【片段1】P73頁課本活動“感受浮體受到的浮力”:(1)取一只蓋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將其按入水中,你的手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松開手后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2)換一只大一些的有蓋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將其按入水中,體會手上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狀況1:學生將乒乓球按入水中,由于書本沒有說明按入水中的程度,有些學生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的部分較小,浮力的感受不明顯,很難感受到向上的托力。

        狀況2:學生把乒乓球按下去時,若在水槽中進行,由于水槽不透明,觀察不到水面是否上升;當學生將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時按入水中時,書本沒有強調按入的程度,有些學生將乒乓球幾乎整個按入,只將塑料瓶按入一小部分,因此感受不到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狀況3:在討論原因時,有學生根據(jù)浸入水中的物體不同,得出了“浮力的大小與物體體積有關”。

        【片段2】P74頁課本活動“探究浮力的成因”。教材中的實驗器材較難尋找和制作,因此通過播放視頻來完成教學任務。

        狀況4:學生由于視頻播放較快,而且在播放過程中往往附帶實驗解釋,播放過后,學生仍未理解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根據(jù)以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片段,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對于這兩個實驗的處理也頗有疑惑,因此,筆者在第一次教學后,分析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認知能力后,在課前親自動手操作,對上述實驗進行了簡單的改進,使之便于操作觀察,改進情況如下:

        【改進1】針對片段1所出現(xiàn)的狀況,對實驗做了如下改動:

        (備注:自制塑料瓶,可選用200mL左右的塑料瓶,每個小組所用塑料瓶相同,在瓶身的1/2和5/6處分別用記號筆畫上紅線和黑線,如圖1所示)

        (1)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水,將塑料瓶按入水中,按至瓶身紅線處,體驗手有什么感覺?松開手后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如圖2所示)(2)將塑料瓶按入盛有水的燒杯的過程中(不要浸沒),觀察水面的變化。再將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時按入水槽中,左手按乒乓球,右手按塑料瓶至紅線處,感受浮力的大小。(如圖3所示)紅線和黑線處可研究浮力大小與物體體積的關系,可將塑料瓶依次按至紅線處和黑線處,可是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物體產(chǎn)生的浮力不同,與浸入水中的程度有關,與物體體積無關。

        【改進2】針對片段2所出現(xiàn)的狀況,對實驗做了如下補充:

        可設計輔助實驗,將乒乓球放入去底的塑料瓶(未蓋瓶塞),向塑料瓶內加水(如圖4所示),蓋上瓶塞,乒乓球立即上?。ㄈ鐖D5所示),請學生尋找原因。

        將實驗修正后,投入到課堂中進行實用,得到了較好的反饋,每組學生使用相同的塑料瓶,按至相同的位置,學生的感受幾乎相同,避免出現(xiàn)分歧,得出錯誤結論。通過規(guī)定按入水中的程度,排除了干擾,將水槽換成燒杯,便于學生觀察。在播放視頻前,先補充實驗,使學生有了知識鋪墊與求知欲,避免了教學視頻播放的“自說自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二、教學反思: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此次改進浮力的課堂實驗過程中,雖然僅僅改動了微小部分,但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修改實驗,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實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實驗沒有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果,值得反思。

        【反思1】課堂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

        1.教材內容介紹比較簡單,或具有局限性。一些課堂實驗的描述,書本內容的實驗步驟介紹的比較籠統(tǒng),有些實驗現(xiàn)象不夠明顯,可見度不高。

        2.農(nóng)村學校由于設備不齊全,有的實驗器材過于復雜,無法照搬課本實驗。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農(nóng)村學校的實驗室有了較大的改進,但相對于城區(qū)的實驗設備來說,存在取材難、交流難等問題。雖可采用模擬實驗,但難以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對學生發(fā)展不利。

        3.對于一些操作性比較差的實驗,教師往往通過播放視頻來解決問題。使學生無法融入其中,不利于課堂教學,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基于上述幾個原因,找出了一條有效捷徑---巧妙設計“課堂實驗”。在教材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補充實驗,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煉教學內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結合生活元素,在教學設計中予以滲透。當然,不能盲目改進實驗。

        【反思2】在改進課堂實驗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1.改進課堂實驗,必須以教學內容為基準,充分體現(xiàn)“三維目標”。

        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三維目標為指導,適當增加一些構思巧妙、方法科學、效果較好的實驗,突出加強實驗觀察與操作中的趣味性。切忌盲目修改,脫離教材。

        2.改進課堂實驗,必須要有針對性、有效性。

        要有明確的目的,可針對教材中介紹比較簡單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略作補充。教師可根據(jù)書本活動,課前進行實際操作,找出實驗疑點,針對實驗易錯點結合書本的粗略描述,對課堂實驗進行改進。

        搞好科學課堂實驗的改進和補充,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開發(fā)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的課堂實驗,并想方設法地增加實驗效果,以達到使學生過目不忘的教學效果,通過小小改動,得到大大收獲。

        (作者單位: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鎮(zhèn)中學)

        猜你喜歡
        課堂實驗改進實驗教學
        小議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物理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方式
        考試周刊(2017年2期)2017-01-19 00:03:26
        基于實驗法的經(jīng)濟學課堂實驗激勵方案研究
        幾何體在高中數(shù)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9:53
        淺析秦二廠設計基準洪水位提升對聯(lián)合泵房的影響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36:14
        国产精品女老熟女一区二区久久夜| 色婷婷久久免费网站| 九九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三区综合| 伊人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久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456亚洲影院| av在线免费播放网站| 日韩人妻免费视频一专区|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搡老熟女中国老太|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啊啊啊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天堂|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加勒比| 国产电影无码午夜在线播放|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午夜 |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妇女av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午夜大片又黄又爽大片app| 男人的av天堂狠狠操| 日本人妻伦理在线播放|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国内精品大秀视频日韩精品| 第九色区Aⅴ天堂| 亚洲性av少妇中文字幕|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 国产女人18一级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诱惑|